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白毛女”脫貧記

夏日的皖西, 雨後初霽, 清涼愜意。

坐在車內, 從六安市沿351省道一路向西, 談起省軍區部隊幫扶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事, 有“扶貧政委”之稱的六安軍分區副司令員趙克信聊得最多的就是“白毛女”。

“白毛女”是誰?同行的全國勞模、全國優秀軍轉幹部周世友最熟悉:“白毛女”原名楊明遙, 曾是他的駐村幫扶對象。 “白毛女”的故事還要從30年前說起。 那時, 楊明遙所在村還叫椿樹村(後改為九十鋪村), 丈夫宣聖保貸款購買一輛運輸車, 可沒跑多久就出了車禍, 欠債30多萬元。 面對沉重的債務、踏破門檻的催賬人, 楊明遙急白了頭,

人稱“白毛女”。

為償還債務, “白毛女”一邊種地, 一邊在村磚廠打工, 連炒菜都捨不得放油。 一年春節, 有幹部送了23斤豬肉到宣家, 沒想到“白毛女”賣掉20斤, 用來還債。 每當家裡來人, 年幼的小女兒總是怯怯地問:“是來要債的嗎?”

事實上, “白毛女”之困僅是當時大別山革命老區貧困群眾中一個縮影。 “老區百姓不脫貧, 子弟兵臉上無光。 ”1992年, 安徽省軍區開始率兵參建, 選派幹部駐點扶貧, 組織力量投入老區脫貧攻堅戰鬥。 “我就是那時被派到椿樹村扶貧一線的。 ”周世友說。

駐村伊始, 周世友拉著復員老兵、時任村民兵營長張定宏訪貧問苦, 在楊明遙家的三間破草房前立下軍令狀:“群眾不脫貧, 老兵不收兵!”經多方努力, 他們為宣家爭取了減免債務,

申請了無償援助, “白毛女”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可好景不長, 一場大病又拖垮了她。 6萬多元手術費, 讓“白毛女”談債色變, 不願治療, 甚至一度想不開……

楊明遙的病情牽掛著眾人心, “白毛女式”案例也擺上了省軍區三級軍事機關案頭, 大家分析感到:貧困村致貧原因多樣, 但基層組織虛弱是通病。 2012年省軍區定點扶貧20周年經驗交流會上, 曾三進金寨任職的趙克信的交流發言引發共鳴:“給錢送物不如幫建好支部。 ”省軍區黨委提出幫扶經濟要向參與基層組織和思想文化建設轉變, 發揮雙向兼職和思想組織建設優勢, 通過“部村掛鉤”, 加強貧困村黨支部建設, 重點培養優秀退伍軍人、民兵示範大戶、大學畢業生和專業技術骨幹,

讓優秀黨員在支部“唱主角”, 致富能手在班子“挑大樑”, 建強“戰鬥堡壘”, 帶領群眾發展致富。

方法對頭, 接下來就是甩開膀子幹。 “白毛女”一家在各級組織説明下, 通過扶貧貸款等籌措啟動資金, 創辦椿樹村第一家制衣廠, 為某外貿公司加工服裝;張定宏、張定玉兩兄弟創辦的雙新建材廠也開張運營, 村民的生活日漸好轉……

發展是第一要務, 綠色發展則是長久之計。 幾年來, 在精准扶貧政策支持下, 九十鋪村致富路越蹚越寬, 村兩委班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加大科技資訊服務等扶持力度, 建設一座現代化糧站, 通過收購、烘乾、存儲一站式服務, 讓農民賣糧方便、不愁銷路;投資興建地面光伏發電扶貧項目,

家家戶戶用上清潔能源;2016年, 張定宏的建材廠重新改建, 購置國家標準化機械設備, 首次引進工業機器人, 實現高效生產、節能環保, 年產值1000多萬元, 被金安區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白毛女”家的日子同樣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大兒子宣興宏在浙江嘉興買房定居, 二兒子宣興兵蓋上了小樓, 開著私家車經營生意。 村民發現“白毛女”越活越年輕, 原來滿頭銀絲竟然生出許多烏髮, 已經70歲的楊明遙笑著說:“好日子滋潤啊, 心情舒暢!全托共產黨的福, 托解放軍的福!”

現如今, 在九十鋪村, 富腦袋比富口袋更時髦。 周世友告訴記者, 過去貧困娃通過省軍區“八一”助學機制圓了求學夢, 如今村裡也拿出資金設立助學基金, 對本村大學生給予獎勵補助,

鼓勵年輕人多學知識、多長見識, 跳出農門看世界。 安徽財經大學畢業生馮成, 大學畢業後回村創辦養雞場, 如今銀源禽業擁有標準化清潔蛋品廠、有機肥料廠、生態種植園, 開啟了“公司+科研+基地+農戶”現代化農業產業綜合開發模式……

“到了。 ”談話間, 車已停在一幢四層白樓旁, 大門口掛著的“椿樹制衣廠”大字招牌赫然入目, 一位身體硬朗的老太太精神矍鑠, 滿臉笑容地迎上前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