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把品牌做死掉?一個顛覆經典行銷理論的認知……

作者:yevon_ou

一)保時捷

前二天, 一條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

學marketing的人, 真心人生毫無樂趣。 看了這條新聞, 懂企業管理的人都心知肚明。 保時捷要搞Line Extension了。 簡稱LE。

什麼叫Line Extension呢?我們先講個故事。

話說2013年4月份的時候, 有位叫Robert Galbreith的作者, 寫了一本新書《杜鵑呼喚》。

這本書在英國的網站上, 被評為4星。 成績也不算太差。 二個月賣了1500本。 眼看慘澹, 出版社坐不住了。 有一個員工“意外”地洩露了, 羅伯特是一個筆名。 真正的作者,

卻是大名鼎鼎的J.K.羅琳。

當周週末, 這本書的銷量, 已經翻了150000%倍。

漲到2250000本, 位列Amazon第一位。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它告訴了我們, 怎樣才能“成功”。

為什麼同樣的商品, 小說。 冠以無名作家Robert時就賣不動, 署J.K.羅琳名字, 立刻就瘋狂大賣呢。

因為消費者吃品牌, 消費者吃J.K.羅琳的品牌。

如果你出差商旅客, 你常常會看見“長得出奇”的酒店名字。

重慶萬達 艾美酒店

北京海澱 永泰 福朋 ‍喜來登酒店

漳州 融信 皇冠假日酒店

雙拼還算好了。 甚至有三拼、四拼。 從學術上來講, 這被稱為“子品牌”策略。 賣的是喜來登, 可是又和萬達合作。 融信則是地方財團, 一般是持固定資產的大房東。

二) Line Extension

“子品牌”有非常大的好處。 一個顯而易見的優點, 子品牌很容易活下來。

J.K.羅琳 ----> 哈利波特

J.K.羅琳 ----> 杜鵑呼喚

“哈利波特”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 連帶著, J.K.羅琳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品牌。

用AB帶AC, “杜鵑呼喚”因此也可以賣幾百萬本。 許多人對商場的“殘酷性”沒有概念。 以為創業如溫室裡的花朵。

目前在中國市場, 如果你想創造一個“知名”品牌, 無論任何品牌, 只要你說得出名字。

任何一款產品, 哪怕象“浪奇”“小熊貓”這樣你完全沒有美譽度, 也絕對不可能去購買的品牌。

只要十億人民都喊得出名字, 他的成本就是:¥5億元

能讓消費者, 在Walmart數以千計的貨架上, 留下記憶的任何一個品牌。

它的成本, 就是5億元。

廣告投放, 至少要達到5億元的數量級。

廣告這玩意, 就是一麻袋一麻袋鈔, 鈔票當火燒。

你做一個App, 指望全中國的人都知道。 光這個“名氣”, 你就得拿5億去燒。 為了節約“品牌”名氣, 所有的廠商, 都絞盡腦汁降低著成本。

一個最常見的做法, 就是以“母品牌---子品牌”, 大帶小的方式去推廣。 好比說, “四川長虹”是以電視機起家的。 長虹TV口碑不錯。

但是你上京東搜一下, 長虹空調,

長虹冰箱, 長虹洗衣機, 長虹電風扇, 甚至還有長虹手機…………

在歐美幾個大牌中, LV以包包出名, Dior主要做繁飾, Chanel香水, Hermes皮製品。 可是Dior現在也出香水, LV做女裝, Hermes甚至賣家居。

大家的產品線, 都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 白色家電齊全。 奢侈品大牌, 也是特色混淆。 再看不清主營業務。

為什麼?原因就是, 你首先要有一個很成功的品牌。 第一個成功是最難的, 而且要靠運氣。

但是在原有的品牌基礎上, 你再搞一個LineExtension, 子品牌延伸, 就會容易很多。 比如:

Dior香水

Dior唇膏

Dior腕表

Dior珠寶

Dior手袋

三) LE的好處和壞處

Line Extension的好處和壞處一樣明顯。

好處是:極易賺錢, 幾乎就是棵搖錢樹。

壞處是:損害核心品牌。

香港的倪匡當年被譽為“白字天書”。 意思是, 因為在《衛斯理》系列的巨大成功。 粉絲們衷心擁護。

哪怕倪匡的下一部作品是白紙,照樣都會全城熱銷。

聽起來很偉大。倪匡也的確這麼幹的。

為了賺錢,他以光速般的寫作速度,又出了《原振俠系列》《花木蘭系列》。大爛書,連我都看不下去。倪匡的名譽也砸了。

同樣道理,“哈利波特”是一部巨大的成功作品。圍攏起了龐大的粉絲群。死忠骨灰粉絲,衍生了無數周邊。

這保證了J.K.羅琳的名譽。和她下一部作品的熱銷。

但是J.K.羅琳 ----> 杜鵑呼喚,並不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

在收穫了250萬冊銷量及金錢版稅的同時,也在消耗著自己的粉絲基礎。

讓我們看Porsche。保時捷無疑在中國車迷心目中,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極高的美譽度。

Porsche如果出30萬元“低端”的入門級產品;

一定可以大賣,為集團賺一大筆錢。

但是會損害到保時捷“尊貴體面”的核心商譽。[3]

懂Marketing的人一看到這新聞,頓時心知肚明。

公司裡一定是CFO壓倒了CEO,又或者某些基金公司插手。

KPI變成了主要考核指標。

四) 市場行銷中LE的地位

“市場部”是整間公司的大腦。對於市場部,我們通常會畫這樣一張表格。

橫軸表示“價格”,豎軸表示“品質”。綠線依次由低到高。

通常情況下,任何企業都不可能靠一款“產品”,來覆蓋全部的市場。

譬如汽車市場,A,B,C,E,S就是不同汽車等級。

100W和10W,絕對不是同一款車

此外,資本家都是很貪婪的。

華爾街都是很殘酷的。對業績的索取,分秒都不會停止。時間久了,Line Extension不可避免。公司遲早要把所有的“細分市場”都填滿。

對於市場部而言,他唯一真正頭疼的,是Line Extension要不要用回母公司的名字。

我們知道,小米手機雷軍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小米的賣點是“超高性價比”。1499元的定位,但是小米手機可以做到“低價高配”。性價比遠遠拋出競爭對手一個時代。

這個巨大的創意,帶給小米公司驚人的成功,海量的銷售額和利潤。以及一大群Geek級別的粉絲擁躉者。

可是此後“小米”又成立了一整打的事業部,進入了一系列新的行業領域。甚至誕生了所謂“小米全家桶”,包括但不限於:

淨水器,空氣淨化器,檯燈,電視機,電燈泡,插線板,乳膠彈簧床墊,沙發,枕頭,襪子,電動牙刷,濾水壺,咖啡機,兒童手錶,加濕器,投影儀,小冰箱,無人機…………

這些東西,都屬於典型的Line Extension。當一個“平平無奇”的代工品牌,貼上“小米”的招牌,再加一個Wifi晶片,頓時可以賣出幾倍的毛利。

所有的週邊“毛利”。都靠母品牌拉動。

弄砸了就吸母品牌的血。

我相信,當一個品牌經理,看到“咖啡壺”“熱水器”事業部。也過來要求使用“小米咖啡壺”“小米熱水器”品牌名。

心裡一定是翻江倒海,恨不得砍人的。這些平庸無奇的產品,嚴重傷害了“小米”的品牌價值,但是卻提升了集團的總利潤。

五) 公司的態度

許許多多年之前,當我作為Marketing的培訓生,在上企業級的Trainin培訓課時。教官就提了一個問題:

Windows基本是被鮑爾默玩死掉的。他在Windows上捆綁了太多的目標,為了帶動微軟其他產品線。

QQ基本是被騰訊玩死掉的。為了帶動“騰訊全家桶”,QQ才變得如此臃腫不堪。

支付寶是給馬雲玩死掉的,可憐的支付寶社交。

只有微信,因為張小龍的一再堅持。還能保持簡練。

教官問:“對核心品牌的傷害,和LE擴展利潤之間,企業應該選哪一個”,長期利益,和短期利潤之間,應該選擇哪一個。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幾乎不假思索地,立刻按照東方文化給出了答案:

“各有千秋。如果一定要選擇的話,捍衛長期利益”。

嗯,因此我就毫不客氣地,被吃了一個叉✘。請記住教官的教導。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

“把品牌做死掉!”

當我第一次知道這個答案時,俺直接從凳子上摔了下來。太過於震驚,以至於十幾年後記憶猶新。

教官對此的解釋是,“品牌”並不是真正的財富,品牌並不是美金。

就好比上次去愛建園朋友家。朋友有一塊光緒二十六年的普洱茶餅。價值200W人民幣。

這麼珍貴的茶餅,你是否應該捧著跪著,好好奉獻在保險箱裡供著呢。

不是的。我去了以後,李先生把茶餅掰碎了喝茶,請大家喝茶。這樣連續喝了二十幾天,漸漸地也喝光了。

對此,李先生的解釋是:“茶餅並不是真正的財富,茶才是”。

把大塊的茶餅,以最合理的熱水,最典雅的茶具,和朋友們一起喝光,這才是對“老茶”的最大化利用。

而如果你把茶餅跪著奉著,鎖在保險箱裡。則你的生活水準並沒有任何提高。

這才是東方思維和西方思維的核心差異。

饑餓民族和商業民族的三觀迥異啊。

同樣道理,對於“品牌”這樣東西。如果你細心維護,Bigger格很高,則他並不能帶給你很高的利潤。

就象“茶餅”一樣。你要把茶餅掰碎了,一點一點泡茶喝到肚子裡。茶餅最終消失殆盡,這才是消費最大化的做法。

對於品牌運作,要一點點抽母品牌的血。有序地,精緻地,把無形品牌賣成有形金錢,最終把品牌做死掉。這樣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今天諸位喜愛的LV,Prada,Gucci等諸大品牌。終有一天,也會淪為街貨爛大街,沒有任何品牌價值。

如果在公司倒閉之前,品牌沒有賣到零,這才是對公司最大的不負責任。

END

當然,討論品牌,我們還可以在優質的市場公關總監社群——

【PR人】市場公關總監社群只為群友提供免費招聘和求職服務(2017年已經持續第7期了)只為群友提供免費異業合作服務,已經第16期了,定期還有免費的大咖分享乾貨(已經第13期了)。(更多社群詳情,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已經有4W+市場公關總監加入【PR人】市場公關總監社群,我們只邀請市場公關領域部門負責人及以上人士,符合條件者,加群請掃碼——

粉絲們衷心擁護。

哪怕倪匡的下一部作品是白紙,照樣都會全城熱銷。

聽起來很偉大。倪匡也的確這麼幹的。

為了賺錢,他以光速般的寫作速度,又出了《原振俠系列》《花木蘭系列》。大爛書,連我都看不下去。倪匡的名譽也砸了。

同樣道理,“哈利波特”是一部巨大的成功作品。圍攏起了龐大的粉絲群。死忠骨灰粉絲,衍生了無數周邊。

這保證了J.K.羅琳的名譽。和她下一部作品的熱銷。

但是J.K.羅琳 ----> 杜鵑呼喚,並不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

在收穫了250萬冊銷量及金錢版稅的同時,也在消耗著自己的粉絲基礎。

讓我們看Porsche。保時捷無疑在中國車迷心目中,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極高的美譽度。

Porsche如果出30萬元“低端”的入門級產品;

一定可以大賣,為集團賺一大筆錢。

但是會損害到保時捷“尊貴體面”的核心商譽。[3]

懂Marketing的人一看到這新聞,頓時心知肚明。

公司裡一定是CFO壓倒了CEO,又或者某些基金公司插手。

KPI變成了主要考核指標。

四) 市場行銷中LE的地位

“市場部”是整間公司的大腦。對於市場部,我們通常會畫這樣一張表格。

橫軸表示“價格”,豎軸表示“品質”。綠線依次由低到高。

通常情況下,任何企業都不可能靠一款“產品”,來覆蓋全部的市場。

譬如汽車市場,A,B,C,E,S就是不同汽車等級。

100W和10W,絕對不是同一款車

此外,資本家都是很貪婪的。

華爾街都是很殘酷的。對業績的索取,分秒都不會停止。時間久了,Line Extension不可避免。公司遲早要把所有的“細分市場”都填滿。

對於市場部而言,他唯一真正頭疼的,是Line Extension要不要用回母公司的名字。

我們知道,小米手機雷軍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小米的賣點是“超高性價比”。1499元的定位,但是小米手機可以做到“低價高配”。性價比遠遠拋出競爭對手一個時代。

這個巨大的創意,帶給小米公司驚人的成功,海量的銷售額和利潤。以及一大群Geek級別的粉絲擁躉者。

可是此後“小米”又成立了一整打的事業部,進入了一系列新的行業領域。甚至誕生了所謂“小米全家桶”,包括但不限於:

淨水器,空氣淨化器,檯燈,電視機,電燈泡,插線板,乳膠彈簧床墊,沙發,枕頭,襪子,電動牙刷,濾水壺,咖啡機,兒童手錶,加濕器,投影儀,小冰箱,無人機…………

這些東西,都屬於典型的Line Extension。當一個“平平無奇”的代工品牌,貼上“小米”的招牌,再加一個Wifi晶片,頓時可以賣出幾倍的毛利。

所有的週邊“毛利”。都靠母品牌拉動。

弄砸了就吸母品牌的血。

我相信,當一個品牌經理,看到“咖啡壺”“熱水器”事業部。也過來要求使用“小米咖啡壺”“小米熱水器”品牌名。

心裡一定是翻江倒海,恨不得砍人的。這些平庸無奇的產品,嚴重傷害了“小米”的品牌價值,但是卻提升了集團的總利潤。

五) 公司的態度

許許多多年之前,當我作為Marketing的培訓生,在上企業級的Trainin培訓課時。教官就提了一個問題:

Windows基本是被鮑爾默玩死掉的。他在Windows上捆綁了太多的目標,為了帶動微軟其他產品線。

QQ基本是被騰訊玩死掉的。為了帶動“騰訊全家桶”,QQ才變得如此臃腫不堪。

支付寶是給馬雲玩死掉的,可憐的支付寶社交。

只有微信,因為張小龍的一再堅持。還能保持簡練。

教官問:“對核心品牌的傷害,和LE擴展利潤之間,企業應該選哪一個”,長期利益,和短期利潤之間,應該選擇哪一個。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幾乎不假思索地,立刻按照東方文化給出了答案:

“各有千秋。如果一定要選擇的話,捍衛長期利益”。

嗯,因此我就毫不客氣地,被吃了一個叉✘。請記住教官的教導。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

“把品牌做死掉!”

當我第一次知道這個答案時,俺直接從凳子上摔了下來。太過於震驚,以至於十幾年後記憶猶新。

教官對此的解釋是,“品牌”並不是真正的財富,品牌並不是美金。

就好比上次去愛建園朋友家。朋友有一塊光緒二十六年的普洱茶餅。價值200W人民幣。

這麼珍貴的茶餅,你是否應該捧著跪著,好好奉獻在保險箱裡供著呢。

不是的。我去了以後,李先生把茶餅掰碎了喝茶,請大家喝茶。這樣連續喝了二十幾天,漸漸地也喝光了。

對此,李先生的解釋是:“茶餅並不是真正的財富,茶才是”。

把大塊的茶餅,以最合理的熱水,最典雅的茶具,和朋友們一起喝光,這才是對“老茶”的最大化利用。

而如果你把茶餅跪著奉著,鎖在保險箱裡。則你的生活水準並沒有任何提高。

這才是東方思維和西方思維的核心差異。

饑餓民族和商業民族的三觀迥異啊。

同樣道理,對於“品牌”這樣東西。如果你細心維護,Bigger格很高,則他並不能帶給你很高的利潤。

就象“茶餅”一樣。你要把茶餅掰碎了,一點一點泡茶喝到肚子裡。茶餅最終消失殆盡,這才是消費最大化的做法。

對於品牌運作,要一點點抽母品牌的血。有序地,精緻地,把無形品牌賣成有形金錢,最終把品牌做死掉。這樣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今天諸位喜愛的LV,Prada,Gucci等諸大品牌。終有一天,也會淪為街貨爛大街,沒有任何品牌價值。

如果在公司倒閉之前,品牌沒有賣到零,這才是對公司最大的不負責任。

END

當然,討論品牌,我們還可以在優質的市場公關總監社群——

【PR人】市場公關總監社群只為群友提供免費招聘和求職服務(2017年已經持續第7期了)只為群友提供免費異業合作服務,已經第16期了,定期還有免費的大咖分享乾貨(已經第13期了)。(更多社群詳情,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已經有4W+市場公關總監加入【PR人】市場公關總監社群,我們只邀請市場公關領域部門負責人及以上人士,符合條件者,加群請掃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