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塞罕壩啟示錄|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硬仗

人工林和天然林有著較大的區別, 人工林具有生長快、生長量高、開發方便和獲得效益早、木材規格和品質較穩定、便於加工利用、結實較早和便於管理等特點, 但也存在生物多樣性較低, 易發病害等缺點。 塞罕壩是人工林場, 近年來林場人努力調結構, 塞罕壩林場的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塞罕壩萬畝林海

沙石山上攻堅造林

顧電江是千層板林場的一名技術職工, 如今他有一個大任務:為攻堅造林提供技術支援。

“顧電江:我們這攻堅最高的海拔是1905米。 咱們原來的造林都是在採伐基地上或者是荒灘、荒地上造林, 現在咱們這個攻堅全是在沙石山上造林, 它的區別挺大的。

千層板林場是塞罕壩林場下屬的六個分場之一, 有些地方土層厚度只有薄薄的5釐米, 平均坡度達到了30度, 攻堅造林的難度非常大, 啃的是硬骨頭。

“顧電江:上面都長著野草啥的,

其它的啥也不長, 底下全是石頭。 扶培的土刨下來放在一邊, 完了再用鎬刨, 和那個石頭一起再撿出去。 那個土不夠用再擱別處把土運到這個坑裡再栽, 因為那個土質太薄了。

塞罕壩林場

當年, 在風沙荒山中栽樹才有了今天的塞罕壩, 眼下, 礫石陽坡也得進行綠化,

這是林場人的決心。 顧電江說, 清除石頭、運送土壤累的是身, 在山嶺薄地上把樹栽活累的是心。

“顧電江:要求又是不一樣, 三鍬半不能折了根, 也不能栽深了, 也不能栽淺了。 有的樹種多少淺點行, 有的樹種多少深點行, 有的多少讓它深點的樹種, 你稍微埋淺了它又不活了。

撫育間伐改變林層和樹種結構

塞罕壩裡的樹是數不清的, 它們都是栽出來的, 凝聚了林場人的心血。 顧電江的任務是攻堅造林, 他的同事——四道溝營林區的劉國卻有另外的任務——“砍樹”。

“劉國:撫育間伐就是把密的地方根據方案往稀里間一間, 采下一些東西來。 長得不太好的, 比較雜亂的地方進行人工的促進。

撫育間伐就是砍掉生長不好的樹,

栽培新樹, 並為優良生長的樹提供空間。 每年春季造林工作結束後, 根據林子實際的生長情況, 劉國和其他職工們要上報生產計畫, 批復下來後, 林子的撫育間伐工作就開始了。

林場造林工劉國(右一)接受記者採訪

林場副場長陳智卿說,

有的樹即使長得不好, 也是人工栽出來的, 撫育間伐是一種忍痛割愛。 林場的健康發展, 需要科學的運營, 也需要守舍和心理難關的攻克。

“陳智卿:我們是人工林, 人工林是必須要進行經營的。 長到一定的林齡, 長到一定的密度, 有的出現黑心, 生長緩慢, 採伐完之後重新再造林, 讓它重新煥發生機。

在沒有間伐的地方, 林子確實是不健康的, 這是人工林與自然林的區別之一, 是繞不開的問題。

“陳智卿:你看它太密了, 樹冠都是不圓的, 全是偏冠的, 你發現了吧, 它必須得間開。 它是人工林合理經營的一種必然的步驟。

塞罕壩林場的功勳樹——一棵松

撫育間伐的過程,也是改變林層結構和樹種結構的過程。在林場管理人員中,森防檢疫站站長國志峰承受的壓力算是比較大的。人工林有純林和混交林之分,國志峰說,純林的蟲害防治是每天都要直面的問題。

“國志峰:這個純林生態結構,一旦某一個蟲種,它佔據優質蟲種,它的數量突然上升了之後,它就很難控制,它不是說像天然林和混交林為各種生物之間互相節制。一旦它這個環境條件適合松毛蟲了,它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松毛蟲。

撫育間伐,給了栽種其他樹種的空間,是結構調整的機會。

“國志峰:你有白樺、有落葉松、有樟子松,我落葉松有松毛蟲了,我白樺沒松毛蟲,它之間互相制約,現在咱們大面積在推行混交林,也是基於這方面考慮。

就如同班級裡有男學生,有女學生,才是一個正常的班級,結構調整可以增強林子的抗逆性,這是它的生態效益;而不同樹種間的搭配,形成了利潤上的高低搭配,也符合市場多樣化的需求,這是它的經濟效益。不過,從人工純林向人工混交林轉變,並逐漸向自然林的生態體系靠攏,期間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林場副場長陳智卿說,塞罕壩人經歷了長時間的艱苦奮鬥,有能力有意志繼續下去。

塞罕壩萬頃林海

促進林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林場一角,有一片苗圃,這片苗圃也是林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

“陳智卿:因為單純的從我們長遠發展來看,單純的靠這個木材蓄積,我們認識到肯定不是林場長遠發展的一個方向,而且我們守著我們這麼好的生態資源,為什麼不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怎麼可持續發展,就是發揮森林這種最大的生態效益,這樣什麼最好?那就是綠化苗木。

苗木規格一致,成活率高的標準化苗木,是當前市場上綠化苗木中的翹楚,而對於這種苗木的培養,塞罕壩機械林場有著巨大的優勢,包括人力、技術、經驗、規模品牌效應等等。挖一棵種兩棵,梯隊化培養,苗圃裡的樹越來越多。

“陳智卿:人有我優,人無我有。現在咱們塞罕壩的苗木可以說是咱們當地的一個品牌,主打是北京、天津,最遠到甘肅、陝西、山西,內蒙,這些小苗基本全是咱們的。因為苗木它的資源是可持續利用的,因我挖了之後就栽,而且它的價值是木材採伐價值的幾倍。

塞罕壩機械林場

所以,塞罕壩機械林場裡樹就是多!藍天白雲之下,微風襲來,林木輕輕地悅動,它們吸收著二氧化碳,釋放著清潔的氧氣;北京環境交易所裡,18.3萬噸造林碳匯正在掛牌出售,全部475萬噸碳匯實現交易,可獲益1億元以上。

“陳智卿:這是中央黨校一個老師講課的時候說的,他說這個碳匯相當於什麼,相當於原來的黃金,後來的石油,今後的最大的一個支柱產業就是碳匯。我們要把握這個話語權,這個碳匯是很厲害的,也是塞罕壩今後發展的一個很大的空間和增長點,大有文章可做。

是的,塞罕壩人做出了生態文章。美麗的塞罕壩,一座又一座的高嶺長滿了參天的大樹,是林場人勇攀高峰的見證!美麗的塞罕壩,一片又一片的樹林裡悄然發生著變化,是林場人把握時代脈搏所譜出的新曲!

圖片源於互聯網綜合

記者:李鑫 // 編輯:李雨楠 // 責編:劉思思 // 監製:曹暢

塞罕壩林場的功勳樹——一棵松

撫育間伐的過程,也是改變林層結構和樹種結構的過程。在林場管理人員中,森防檢疫站站長國志峰承受的壓力算是比較大的。人工林有純林和混交林之分,國志峰說,純林的蟲害防治是每天都要直面的問題。

“國志峰:這個純林生態結構,一旦某一個蟲種,它佔據優質蟲種,它的數量突然上升了之後,它就很難控制,它不是說像天然林和混交林為各種生物之間互相節制。一旦它這個環境條件適合松毛蟲了,它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松毛蟲。

撫育間伐,給了栽種其他樹種的空間,是結構調整的機會。

“國志峰:你有白樺、有落葉松、有樟子松,我落葉松有松毛蟲了,我白樺沒松毛蟲,它之間互相制約,現在咱們大面積在推行混交林,也是基於這方面考慮。

就如同班級裡有男學生,有女學生,才是一個正常的班級,結構調整可以增強林子的抗逆性,這是它的生態效益;而不同樹種間的搭配,形成了利潤上的高低搭配,也符合市場多樣化的需求,這是它的經濟效益。不過,從人工純林向人工混交林轉變,並逐漸向自然林的生態體系靠攏,期間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林場副場長陳智卿說,塞罕壩人經歷了長時間的艱苦奮鬥,有能力有意志繼續下去。

塞罕壩萬頃林海

促進林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林場一角,有一片苗圃,這片苗圃也是林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

“陳智卿:因為單純的從我們長遠發展來看,單純的靠這個木材蓄積,我們認識到肯定不是林場長遠發展的一個方向,而且我們守著我們這麼好的生態資源,為什麼不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怎麼可持續發展,就是發揮森林這種最大的生態效益,這樣什麼最好?那就是綠化苗木。

苗木規格一致,成活率高的標準化苗木,是當前市場上綠化苗木中的翹楚,而對於這種苗木的培養,塞罕壩機械林場有著巨大的優勢,包括人力、技術、經驗、規模品牌效應等等。挖一棵種兩棵,梯隊化培養,苗圃裡的樹越來越多。

“陳智卿:人有我優,人無我有。現在咱們塞罕壩的苗木可以說是咱們當地的一個品牌,主打是北京、天津,最遠到甘肅、陝西、山西,內蒙,這些小苗基本全是咱們的。因為苗木它的資源是可持續利用的,因我挖了之後就栽,而且它的價值是木材採伐價值的幾倍。

塞罕壩機械林場

所以,塞罕壩機械林場裡樹就是多!藍天白雲之下,微風襲來,林木輕輕地悅動,它們吸收著二氧化碳,釋放著清潔的氧氣;北京環境交易所裡,18.3萬噸造林碳匯正在掛牌出售,全部475萬噸碳匯實現交易,可獲益1億元以上。

“陳智卿:這是中央黨校一個老師講課的時候說的,他說這個碳匯相當於什麼,相當於原來的黃金,後來的石油,今後的最大的一個支柱產業就是碳匯。我們要把握這個話語權,這個碳匯是很厲害的,也是塞罕壩今後發展的一個很大的空間和增長點,大有文章可做。

是的,塞罕壩人做出了生態文章。美麗的塞罕壩,一座又一座的高嶺長滿了參天的大樹,是林場人勇攀高峰的見證!美麗的塞罕壩,一片又一片的樹林裡悄然發生著變化,是林場人把握時代脈搏所譜出的新曲!

圖片源於互聯網綜合

記者:李鑫 // 編輯:李雨楠 // 責編:劉思思 // 監製:曹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