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沒入口、資料不夠“大”,小程式的今天會是微信指數的明天嗎?

資料含金量幾何, 值得商榷有待印證

首先是大資料不夠“大”。

其次是用戶的行為不夠“真”。

最後是騰訊的大資料分析和挖掘能力不夠“強”。

行業公認的是, 騰訊強於產品, 而弱於技術。 在技術影響因數大的搜索、地圖、雲、大資料等等細分領域, 騰訊的成績都鮮有亮點, 也直觀印證了這一標籤。

這不僅僅是一個資料, 更是一個標籤問題

張小龍此前說過一句話, 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 雖然這跟大家普遍的認知, 產品儘量增加使用者的使用黏性、增加用戶的使用時長等完全相反, 但是因為是張小龍說的, 因此仍舊被奉為圭臬。 可惜的是, 這些人並不知道, 像張小龍這種身位的人, 是有立言的需求的。 古代有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時至今日, 仍舊一樣。 私德我們不做評價, 張小龍立功自然也不必多說, 那剩下的就是立言了。 就像孔穎達所說的, “立言, 謂言得其要,

理足可傳, 其身既沒, 其言尚存。 ”

而談及立言, 要牢記的是, 不是所有言論都是真實意思的顯示, 所有表達皆有目的。 張小龍的這句話, 或者是展現個性, 或者是戰略忽悠, 又或者是單純的積攢語錄, 總之不是真實的想法。 要聽其言, 還要觀其行。 你們看看, 張小龍說過這句話之後所做的, 哪一個是真正的想讓用戶“用完即走”?

(本文首發鈦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