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那麼多生鮮電商倒閉了,為什麼?

有一天我去算卦, 先生給我算了一卦說我不適合吃海鮮, 我問大師原因, 大師說, 你不只不適合吃海鮮, 還建議我多運動, 不要買飲料, 多喝白開水, 多坐公交或者步行, 不要在外面吃飯, 儘量吃素, 少吃水果, 少吃肉類和海鮮。 我點了點頭問問他:我是啥毛病啊?先生說:收入太低, 壓力太大, 不適合高消費, 一花錢就上火!我:……

給大家講個笑話活躍一下氣氛, 其實在2015年, 伴隨著政府“互聯網+”號角的吹響, 各路資本、各色人等打了雞血似地紛紛湧入互聯網行業, 一度沉寂的生鮮電商行業再一次變成了人人追逐的“香餑餑”, 江湖上流傳著“2.5萬億電商生鮮市場機會”的傳說。 一年下來, 曾經的“雞血”已然變成了“雞毛”, 曾經的“藍海”“香餑餑”轉眼變成了“血海”“燙手山芋”。

為什麼生鮮電商缺少市場機會

不少資本將生鮮電商視作為互聯網投資的最後紅利, 是因為看到了生鮮市場的巨大規模。 然而, 在巨大市場規模的背後, 生鮮電商到底有多大的市場機會, 我們不妨運用前述電商的基本邏輯來說明。

1、行業特徵

傳統的生鮮市場主要有農貿市場(社區店)和大型超市兩種類型。

對於普通的農貿市場來說, 200元左右就可以搞一個攤位,

進入門檻極低;遵循“產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消費者”的途徑, 交易鏈條很短, 加價環節少, 同時, 市場競爭充分, 不少商品是賺五毛錢就可以賣, 毛利率很低;在終端市場, 大量的同類商品、大量的商家、大量的客戶彙聚, 資訊充分, 達成交易的成本較低。

由此, 生鮮商販掙取的基本上就是勞動工資, 幾乎不存在因為資本投資而產生的超額利潤。

就大型超市而言, 生鮮價格偏高, 在周邊區域缺乏農貿市場的情況才獲得了一定的市場空間, 受制於消費規模, 所獲利潤也較為有限。 甚至不少大型超市將生鮮作為顧客引流的手段, 生鮮定價較低, 從中獲取的利潤就更為有限。

從行業特徵看, 生鮮行業進入門檻低、毛利率低、交易成本低,

缺乏電商存活的超額利潤, 是電商的禁入行業。

2、商品特徵

與衣服、3C、家電等商品相反, 生鮮商品具有單價低、非標品、高損耗的特點, 在跟傳統生鮮市場的競爭中, 難以獲得成本優勢。

(1)單價低導致生鮮電商物流成本占比高。 市場商販用三輪車就能解決的物流問題, 生鮮電商需要冷鏈物流才能解決;市場商販用幾個塑膠袋就能解決的問題, 生鮮電商需要大量的塑膠盒、紙盒才能解決。 由此, 傳統市場擁有比生鮮電商更低的物流成本, 生鮮電商是“豆腐搬成了肉價錢”。

(2)非標品增加了生鮮電商的人工成本。 農貿市場商販通過顧客自行挑選、商販分時定價(售賣初期生鮮品質好, 定價較高;後期品質較差, 降價出售)解決了蔬果的非標品問題,

生鮮電商需要通過雇人進行商品分級, 增加了人工成本。

(3)高損耗增加了生鮮電商的貨物成本。 市場商販基於經驗的積累, 對市場需求有相當精准的把握, 即使市場判斷失誤或者因為天氣原因, 賣不完的蔬菜總是能及時地送往長期聯繫的餐館, 賣不完的水果或者打折或者送往熟悉的餐館做水果拼盤, 因而損耗極低。

由於生鮮商品品類繁多、季節變化較大, 生鮮電商對市場把握的精准度有限, 賣不出的貨品容易形成積壓, 同時, 物流過程中的多次搬運也容易造成商品損耗, 導致複購率低, 京東、天貓生鮮商品下面的差評曬單最能說明這一問題。

由於生鮮電商在物流、分級、降耗上的成本高於線下市場, 如果要盈利,其定價必然高線下市場,定價高於線下市場的電商顯然是活不下去的。

3、客戶特徵

大爺、大媽是生鮮客戶市場的主體,他們的典型特徵是對價格極為敏感。日常所見退休金還不算太低的大爺、大媽,為了買到便宜五毛的蔬菜水果,不惜徒步或坐公交(免費哈)輾轉多個菜市。原因很簡單,大爺、大媽退休了,時間不值錢,買菜是能便宜一塊是一塊,走走路同時也是鍛煉身體。

並且,菜市場品類更多,價格低廉,也不用戴上老花眼鏡在手機上劃來劃去(相當多的人不知道如何劃),因此,生鮮市場的主力客戶基本上對生鮮電商是絕緣的。

中年人顯然也成不了生鮮電商的主力,儘管他們時間精貴,但很多也面臨著養房養車養孩子的巨大壓力,他們通過購買大冰箱、到菜市場或超市批量購買蔬果解決了生鮮價廉物美的問題。

電商的希望在年青人,然而不巧,沒幾個俊男靚女是願意做飯的,外賣火爆之後,想做飯的就更少了。

因此,從客戶特徵分析,沒有人願意為成本更高、更高價格的電商生鮮付費,電商生鮮的市場機會也就變得很飄渺。

生鮮電商是不是就完全死定了

報導說生鮮電商99%的處於虧損,那就是說還有1%的贏利。那1%贏利的是哪些?報導沒有說,我們還得根據電商的基本邏輯來尋找。

實際上,生鮮品類中,也有高門檻、高毛利率、高單價、標準品的商品,比如大閘蟹、進口牛肉、進口水果。

由於經營這些商品具有一定的門檻,毛利率較高,單品物流成本占比不高,資本可以獲得可觀的超額利潤,因此,這類商品的電商市場存在並且有較大的生存機會。

但是,高價必定意味著市場狹小。因此,生鮮電商市場即使存在,在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它也只能是一個小眾市場。

放完那張大閘蟹的圖片,我咽了口口水,默默地拿起了我桌上的海鮮味的速食麵……

如果要盈利,其定價必然高線下市場,定價高於線下市場的電商顯然是活不下去的。

3、客戶特徵

大爺、大媽是生鮮客戶市場的主體,他們的典型特徵是對價格極為敏感。日常所見退休金還不算太低的大爺、大媽,為了買到便宜五毛的蔬菜水果,不惜徒步或坐公交(免費哈)輾轉多個菜市。原因很簡單,大爺、大媽退休了,時間不值錢,買菜是能便宜一塊是一塊,走走路同時也是鍛煉身體。

並且,菜市場品類更多,價格低廉,也不用戴上老花眼鏡在手機上劃來劃去(相當多的人不知道如何劃),因此,生鮮市場的主力客戶基本上對生鮮電商是絕緣的。

中年人顯然也成不了生鮮電商的主力,儘管他們時間精貴,但很多也面臨著養房養車養孩子的巨大壓力,他們通過購買大冰箱、到菜市場或超市批量購買蔬果解決了生鮮價廉物美的問題。

電商的希望在年青人,然而不巧,沒幾個俊男靚女是願意做飯的,外賣火爆之後,想做飯的就更少了。

因此,從客戶特徵分析,沒有人願意為成本更高、更高價格的電商生鮮付費,電商生鮮的市場機會也就變得很飄渺。

生鮮電商是不是就完全死定了

報導說生鮮電商99%的處於虧損,那就是說還有1%的贏利。那1%贏利的是哪些?報導沒有說,我們還得根據電商的基本邏輯來尋找。

實際上,生鮮品類中,也有高門檻、高毛利率、高單價、標準品的商品,比如大閘蟹、進口牛肉、進口水果。

由於經營這些商品具有一定的門檻,毛利率較高,單品物流成本占比不高,資本可以獲得可觀的超額利潤,因此,這類商品的電商市場存在並且有較大的生存機會。

但是,高價必定意味著市場狹小。因此,生鮮電商市場即使存在,在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它也只能是一個小眾市場。

放完那張大閘蟹的圖片,我咽了口口水,默默地拿起了我桌上的海鮮味的速食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