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石嘴山市精准脫貧“瞄準”產業 增強“造血”功能

8月1日, 記者來到平羅縣陶樂鎮廟廟湖村文化大院, 20多名村民正在這裡參加制衣培訓。 “我家孩子今年就該上小學了, 我也有時間出來做事了。 聽說正在建設的服飾廠要招制衣工, 我就報了名。 基本技能已經掌握了, 就是熟練度還不夠, 速度慢一些。 ”參加培訓的馬銀花說。

“從6月16日開工建設以來, 我們在加緊趕工期, 確保一期項目10月投入生產的同時, 從7月18日開始, 就對招錄的制衣工帶薪培訓, 確保一期專案建成投產後, 人員及時上崗。 目前, 有300名當地移民參加培訓。 培訓期間, 每人每月發600元工資。 ”寧夏新絲陸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落戶廟廟湖村的寧夏新絲陸服飾廠項目, 分三期建設, 總投資1.5億元, 設計年產量400萬件。 項目一期完成後可提供500個就業崗位, 三期專案全部建成後可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 不僅為移民群眾提借就業崗位, 實現就近就業,

也為我市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新動力。

(正在建設的寧夏新絲陸服飾廠項目)

經多輪建檔立卡“回頭看”和層層摸底, 我市農村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平羅縣紅瑞、紅翔、廟廟湖3個移民村, 占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0%以上, 人數近萬人。

產業是實現貧困群眾可持續脫貧的重要依託。

為了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早日脫貧, 我市以產業項目建設為突破口, 編制了《平羅縣“十三五”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平羅縣農業產業精准扶貧規劃》, 出臺《平羅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扶持辦法》, 探索貧困戶增收多元模式, 鼓勵支援貧困村發展沙漠瓜菜、草畜、林果、庭院養殖等特色產業, 在重點移民區建立以瓜菜、草畜、林果、生態旅遊為主打的脫貧產業帶, 並將24個產業項目分解到27個市直部門, 集聚各界力量, 精准施策施力, 培育脫貧產業, 增強“造血”功能。

在寧夏華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瓜菜基地, 馬梅花等十幾名移民婦女正在清除瓜秧、雜草。 “我一直在華泰農打工。 每年從3月份能幹到10月份, 一年下來能掙個八九千,

夠一家人一年的生活開銷和孩子的學費。 孩子他爸打工掙的錢, 就可以用在其他方面了。 ”馬梅花說。

寧夏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利用平羅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在陶樂鎮流轉土地建成12800畝特色瓜菜種植基地,

大力發展瓜菜產業, 開展沙漠生態建設, 年產各類瓜菜1.7萬噸, 不僅成為我市最大的外銷沙漠西瓜種植基地, 也成為生態移民和周邊農民掌握新技術的培訓實訓基地、移民勞務就業基地, 帶動農戶3000多戶, 帶動當地移民增收2000多萬元。 在廟廟湖移民村, 已有150多人成為集約化育苗和西瓜嫁接育苗的技術骨幹, 20多人成為從事農產品流通服務的經紀人。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 公司每年僅勞務支出就達300余萬元。

進企業打工掙錢實現增收, 自己發展產業同樣實現增收。 今年40歲的馬尚林能吃苦, 肯思考。 2013年11月移民到廟廟湖村後, 他就開始琢磨幹啥。 2014年4月, 他就在寧夏精細化工基地找了一份爐前工的工作。 不僅如此, 還在自家院子建牛圈, 在村裡的集中養殖園區兩間羊圈,搞起了養殖。雖然每天都很忙,但一家人的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2014年,馬尚林的家庭收入一萬多元,2015年收入3萬多元,2016年,加上牛羊獲得國家扶持政策補貼資金,家庭收入達到6萬多元。

截至目前,3個貧困村建成沙漠瓜菜產業園、枸杞番茄加工、紅崖子鄉草畜一體化等13個扶貧產業項目,帶動周邊移民就業穩定在500餘人/月,月增加收入2300元。廟廟湖村集中養殖園區入園發展養殖產業的建檔立卡戶52戶,羊只存欄量為4000餘隻,帶動建檔立卡戶發展庭院養殖246戶;紅崖子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庭院養殖880戶,庭院拱棚種植2000棚。插花移民鄉鎮貧困戶發展庭院養殖152戶。

2016年,我市實際完成建檔立卡脫貧人口1125戶5957人,國家建檔立卡系統認定脫貧戶594戶3189人,貧困面由2015年的5.6%下降到4.2%,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500元增加到4200元,增長16%。(作者:張芳霞 劉豔)

在村裡的集中養殖園區兩間羊圈,搞起了養殖。雖然每天都很忙,但一家人的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2014年,馬尚林的家庭收入一萬多元,2015年收入3萬多元,2016年,加上牛羊獲得國家扶持政策補貼資金,家庭收入達到6萬多元。

截至目前,3個貧困村建成沙漠瓜菜產業園、枸杞番茄加工、紅崖子鄉草畜一體化等13個扶貧產業項目,帶動周邊移民就業穩定在500餘人/月,月增加收入2300元。廟廟湖村集中養殖園區入園發展養殖產業的建檔立卡戶52戶,羊只存欄量為4000餘隻,帶動建檔立卡戶發展庭院養殖246戶;紅崖子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庭院養殖880戶,庭院拱棚種植2000棚。插花移民鄉鎮貧困戶發展庭院養殖152戶。

2016年,我市實際完成建檔立卡脫貧人口1125戶5957人,國家建檔立卡系統認定脫貧戶594戶3189人,貧困面由2015年的5.6%下降到4.2%,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500元增加到4200元,增長16%。(作者:張芳霞 劉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