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抗韓裡皮獲勝,高洪波失利,源於對這三人用法不同

短短半年多的時間, 國足12強賽兩次抗韓, 一負一勝。 取得這一截然相反的結果, 根本在於國足主帥由高洪波變成了裡皮。 筆者沒有貶低高洪波之意, 他是國內優秀教練。 但客觀的說, 與世界級大師裡皮相比, 高洪波要學習的地方很多。 單就兩次中韓對決看, 兩人對三人的不同使用, 足以顯示了兩者的差距, 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最後結果。

臉上寫滿霸氣的張琳芃

張琳芃, 鄭智, 馮瀟霆三人, 兩次對陣韓國都首發出場。 首戰高洪波讓鄭智馮瀟霆搭檔中後衛, 並祭出五後衛的防守陣型。 結果, 面對韓國隊的猛攻, 張琳芃被動防守, 鎮守的右路被打爆。 鄭智的烏龍進球, 正是張琳芃右路失位犯規, 孫興慜任意球導致。 很快韓國隊又利用右路突破傳中, 由李青龍和具滋哲連下兩城。 3比0領先的局面, 幾乎殺死了比賽懸念, 表現糟糕的張琳芃也被趙明劍提前換下。

由於高洪波防守思想主導, 鄭智和馮瀟霆全場都是縮守後場, 中國隊場面被動。 面對攻擊力很猛的韓國, 高洪波沒有意識到, 但靠防守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只會讓對手圍攻吊打, 氣焰愈加囂張。 在0比3後, 高洪波如夢方醒, 國足以攻代守, 攻勢加強, 場面很快改觀, 連進兩球。 雖然沒有改寫比賽結果, 但高洪波已經糾正了自己的錯誤。

鄭智能攻能防

3月23日再戰韓國, 裡皮改打4後衛, 讓最習慣後腰的鄭智歸位, 馮瀟霆繼續坐陣後場, 三位球員滿血復活。 右後衛張琳芃, 頻頻插上助攻, 有上次的他竭力防守韓國球員, 並吃到黃牌, 變成對手重點攔防他的突破。 于大寶接王永珀的角球攻門得手, 正是張琳芃帶球高速前插, 起腳射門, 打在倉促回防的洪正好腿上, 球出底線覓得的角球機會。 下半場張琳芃右路高速下底傳中, 王永珀躍起頭球攻門稍稍高出, 再次驚出韓國隊一身冷汗。 擔負中場攻防轉換重任的鄭智, 完全沒有37歲高齡球員的跡象, 他能攻能守, 全場飛奔, 卡位和預判準確,

令韓國攻勢難起。 首戰一直屯積後場的馮瀟霆, 多次帶球長途奔襲, 逼得韓國球員圍追堵截, 多人包夾。 賽後馮瀟霆直言:帶球大膽前插, 就是警告對手別放肆。 這一正一反的改變, 直接導致兩隊邊路局面的倒轉。 三人這一正一反的改變, 直接左右了場上的局勢。 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馮瀟霆高速前插

張琳芃等三位球員的上佳表現, 源于裡皮灌輸的一個理念:只要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水準, 中國隊在亞洲不比任何人差。 張莫斯曾是亞洲第一右後衛, 鄭智是亞洲足球先生, 馮瀟霆是公認的亞洲頂尖中後衛, 實力毋庸置疑。 三人本就有這個實力, 裡皮讓球員充滿自信, 把三人的能力淋漓盡致展現了出來, 而高洪波沒能做到。 特別是他把裡皮, 斯柯拉裡等名帥一直當著鐵打後腰, 善打這一位置的鄭智, 放到中後衛上, 等於自減威力, 本就是大忌。 高洪波不能用好三人, 這就是差距, 也是兩戰韓國結果不同的重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