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丟失的烈屬證又回到貧困戶手裡

無為縣陡溝鎮華龍社區位於陡溝鎮以東, 與鳩江區湯溝鎮後堡村接壤, 現有人口7000多人, 耕地面積近9000畝。 從1986年算起, 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工作了31個年頭。

我平時喜歡做的事就是串串門瞭解情況, 哪家兒子新娶媳婦了, 哪家姑娘生二胎了, 哪家小孩考上大學了……大家喜歡叫我“赤腳書記”, 大概是覺得我和赤腳醫生一樣, 靠雙腳丈量家鄉每一寸土地。

今年元月, 我在走訪貧困戶時瞭解到, 社區有兩戶烈士子女遺失了烈士家屬證, 無法享受烈屬補貼政策。 兩戶烈屬年齡大了, 身體也不是很好, 往返縣裡補辦證明對他們來說的確有困難。

作為村幹部, 村民有困難, 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他們。

我先到無為縣民政局諮詢, 問清了補辦程式和相應的補貼政策。 如果能把證補辦下來, 每戶每月可以領到300多元的補貼金。 這筆錢, 對於貧困戶來說可不是小數目。

為了證明他們的烈屬身份, 我又去了無為縣檔案局查閱史料, 翻查了一天, 最終找到了建國初期縣級《革命烈士下發烈屬證登記表》, 找到了兩位烈士及家屬姓名。

帶著準備好的材料, 我又去了縣民政局、縣烈士陵園, 眼看遺失補發手續就要辦好了, 沒想到又出了新狀況。

原來, 因第一次登記工作失誤, 其中一戶貧困戶身份證上名字是楊葉樹, 但烈屬證上登記的是楊業樹, 一字之差,

又時隔幾十年, 如何證明兩人同為一人呢?

滿臉無助的楊葉樹幾次對我說, 要不就不辦了, 不好意思再讓我跑了。

看著他沮喪的表情, 我一次次給他打氣, 告訴他事情總有辦法解決。

其實, 那時候, 我心裡也沒底, 後來想, 可以去派出所試試。 當我向派出所說明事情原委後, 派出所負責人很重視, 當即和民警商量解決方案。 沒過幾天, 派出所召開了一次群眾座談會, 在村民的證實下, 為楊葉樹出具了相關證明。

名字的問題解決了, 我又帶著楊葉樹來到蕪湖日報社無為工作站, 在報紙上刊登烈屬證遺失聲明。

終於, 這兩戶貧困戶的烈屬證補辦完成, 我也松了口氣。

楊葉樹拿到新領的烈屬證後, 激動地握著我的手說:“真沒想到這個證還能回到我手裡,

要知道, 這是我那從未謀面的父親留給我的唯一念想啊。 ”聽到老人這一句話, 我覺得自己連日的奔波是這麼有意義。

我覺得, 我們幹扶貧工作, 其實就是在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幫助貧困戶的, 他們跑不動的路我們幫著跑, 他們不認識的字我們代著念, 踏踏實實地開展扶貧工作, 真心實意地為貧困戶著想, 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想問題, 扶貧才能做好。

作者系陡溝鎮華龍社區總支書記 楊克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