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武平登協:玩轉王壽山,共用森林浴

王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閩粵邊境的萬山叢中,海拔最高1148米, 東側是龍岩市永定區洪山鄉, 西側是梅州市的松源鎮和桃堯鎮。 汀江河流經東麓,匯入韓江奔向潮汕出海。 “陽持筆、岡甲湖、棋盤石、半天爐、真武殿、隆武岩、風髻石、仙人跡”為山中八景, “登高望八景, 景景醉遊人”。 站立山巔極目遠眺,“上看汀洲八角樓,下看潮洲湘子橋”,閩粵兩省邊境方圓數百里的風光美景盡收眼底。

文:鐘增榮 林映堂

圖:林映堂 鐘增榮 何開寶 曾濤

我們這次登山是從永定區洪山鄉柘林村出發,崎嶇的羊腸古道, 現在修復成一條全程約六公里的石砌路,蜿蜒曲折而上。 沿途古藤盤根交錯, 古樹參天;山澗清泉歡流, 鳥啼蟲鳴。 走在山中林蔭可看到出米石、船首岩、仙人橋、天爐峰與陽持筆、斗笠崠、雙龜奔月、螳螂爬壁、臥佛山、崗甲湖、棋盤石、仙人腳印、三將軍石、帝子岩等諸多岩或峰巒景點, 無不惟妙惟肖;還有仙桃獻佛、千年神龜、蛤蟆出洞、通天蠟燭等栩栩如生, 在翠綠蔥郁的山林中, 構成了千奇百怪、天然成趣的景物,

令人稱奇驚歎!

閩粵分界標誌, 古老的路牌石刻文字:“右過荷佘黃沙,直下洪山圩,左上王壽山”。路牌邊的省界碑石,花崗岩石兩側分別刻“福建”、“廣東”、“15”,描上朱紅,格外醒目。

王壽山有兩座千年古寺,老庵名華光寺,建於唐朝永貞年間;另一寺叫新庵,建於宋朝的千年古刹---祥光寺,該寺早年鼎盛年代曾有過大小和尚200余人。革命時期,紅軍長征留下的劉永生將軍領導的一支遊擊隊,長期活躍於閩粵邊區,曾以祥光寺作為聯絡中心、發展武裝力量。遊擊隊員當年所挖的炭窯和住過的窖洞至今仍有跡可尋。祥光寺自上世紀80年代起陸續修復。如今煥然一新,香火旺盛。

位於峰頂壯麗雄奇的棋盤石,因巨石上刻有象棋盤而得名,傳說八仙常在此對棄。在棋盤石下的左側,有幾塊奇石,形狀如螳螂,鍥而不捨地向山頂爬去,這就是王壽山名勝之一“螳螂爬壁”。

站在王壽山頂遠望,山勢雄奇,高山雲表,風景壯觀,奇峰競拔,怪石聳立。千島湖碧波萬頃,像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崇山峻嶺之中,奇山秀水相依,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王壽山密林中有個太子洞,傳說是明朝末年,李二何攜帶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糧,潛遁歸裡,住在此洞,以待時機。後因清朝勢力日益強大,反清複明大業無望實現。太子把籌集的金銀珠寶埋藏於密洞,隻身到靈光寺削髮為僧。沿途密林洞穴很多,究竟是那個?

感謝本次活動贊助:好日子房地產。

2017年8月6日

閩粵分界標誌, 古老的路牌石刻文字:“右過荷佘黃沙,直下洪山圩,左上王壽山”。路牌邊的省界碑石,花崗岩石兩側分別刻“福建”、“廣東”、“15”,描上朱紅,格外醒目。

王壽山有兩座千年古寺,老庵名華光寺,建於唐朝永貞年間;另一寺叫新庵,建於宋朝的千年古刹---祥光寺,該寺早年鼎盛年代曾有過大小和尚200余人。革命時期,紅軍長征留下的劉永生將軍領導的一支遊擊隊,長期活躍於閩粵邊區,曾以祥光寺作為聯絡中心、發展武裝力量。遊擊隊員當年所挖的炭窯和住過的窖洞至今仍有跡可尋。祥光寺自上世紀80年代起陸續修復。如今煥然一新,香火旺盛。

位於峰頂壯麗雄奇的棋盤石,因巨石上刻有象棋盤而得名,傳說八仙常在此對棄。在棋盤石下的左側,有幾塊奇石,形狀如螳螂,鍥而不捨地向山頂爬去,這就是王壽山名勝之一“螳螂爬壁”。

站在王壽山頂遠望,山勢雄奇,高山雲表,風景壯觀,奇峰競拔,怪石聳立。千島湖碧波萬頃,像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崇山峻嶺之中,奇山秀水相依,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王壽山密林中有個太子洞,傳說是明朝末年,李二何攜帶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糧,潛遁歸裡,住在此洞,以待時機。後因清朝勢力日益強大,反清複明大業無望實現。太子把籌集的金銀珠寶埋藏於密洞,隻身到靈光寺削髮為僧。沿途密林洞穴很多,究竟是那個?

感謝本次活動贊助:好日子房地產。

2017年8月6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