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017深圳將完成59個內澇點整治 已整治完成16個內澇點

導語:告別“看海”, “甯水行動”防治城市內澇!2017年深圳將完成59個內澇點整治, 定期開展三防隱患檢查。 據悉, 截至目前, 已整治完成16個內澇點的整治, 還有14個內澇點的整治工程正在實施。

3月已近尾聲, 隨著雨季的到來, 深圳即將進入汛期。 去年底, 《深圳市水務發展“十三五”規劃》發佈, 實行防治內澇災害的“甯水行動”。 日前, 記者從市三防辦獲悉, 為做好迎接汛期的準備, 儘早為深圳上一道“防護鎖”, 市三防辦已基本完成今年各水務設施的汛前檢查。 今年內, 深圳將完成59個內澇點的整治, 包括2016年因為突發暴雨新增的30個內澇點。

治理現場:

梅華片區內澇點

整治工程趕在4月底完工

3月下旬, 一場小雨過後, 深晚記者來到福田區梅華片區的安德街內澇整治工程現場。 這是深圳市18個嚴重內澇片區之一, 也是距離居民區最近的內澇點, 施工現場的道路僅有兩條車道的寬度, 與周邊社區僅相隔不到10米。 彼時, 工人們正在安裝地下箱涵, 頭頂的驕陽照射著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 不到10分鐘, 記者已經滿頭大汗。

“由於福田區的地下水位較高, 而近年的強降雨量已遠超地下雨水管道可承載的水量。 因此, 在汛期時極易產生內澇。 ”福田區梅華片區安德街內澇整治工程易尚林對記者說。 據他介紹, 該工程是從2016年9月底開工的, 梅華片區地下的流沙層和錯綜複雜老舊管道是工程的兩大難點,

偶爾突如其來的小降雨也容易導致工地積水, 增加了施工難度。

記者在易尚林的指引下在現場看到, 地下箱涵的埠前是一個直徑1米有餘的雨水管道的洞口。 易尚林介紹, 專案主體工程, 是將地下的混凝土雨水管道換成更大容量也更堅固的鋼筋混凝土箱涵, 施工總長度為2.7公里。 新的箱涵可承載的水量是原先雨水管道的2倍, 工程完工後, 可解決梅華片區32萬平方米的內澇問題。 大家在烈日下快馬加鞭地趕工, 就是為了在今年的汛期前能夠結束工程, 該專案的主體工程預計將在今年4月底完工。

治理計畫:

年內整治59個內澇點

定期開展三防隱患檢查

據瞭解, 按照深圳市治水提質工作計畫要求,

2017年深圳市計畫完成59個內澇點的整治工作, 包括2016年因突發暴雨新增的30個內澇點。 截至目前, 已整治完成16個內澇點的整治, 還有14個內澇點的整治工程正在實施。

市水務局有關領導向記者介紹說, 2016年是深圳三防工作面臨嚴峻挑戰、經受重大考驗的一年。 去年全市受到“妮妲”“海馬”等共7場颱風和49場暴雨的影響, 累計降雨量較近5年同期多61%。 面對極不尋常的氣候, 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統籌部署下, 深圳市各級各部門全力防禦, 市主要領導通宵坐鎮市三防指揮部並深入重點區域督導, 最終實現無重大災情及人員傷亡發生。 今年在汛期來臨之前, 市三防辦已基本完成今年各水務設施的汛前檢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