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給寶寶吃益生菌的8大理由 別只知道抗生素!

我們對益生菌已經不陌生, 但是益生菌對人體的健康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怎麼合理運用呢?請看以下分析吧!

以下8種情況寶寶適宜補充益生菌,

但需要選用適合的菌株類型。

1 便秘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孩子便秘, 如食物過於精細缺少膳食纖維、腸蠕動過慢、過敏等等。 如果不容易分析病因, 建議可以選擇主要含雙歧桿菌、或者鼠李糖桿菌的菌種, 同時要注意增加食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

2 腹瀉

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腸蠕動快、大便稀, 都是腹瀉。 腹瀉時, 腸道正常菌群, 肯定會受到很大的破壞, 這時候是最應該補充益生菌的時期。 不過這個特殊時期, 補充益生菌也是最講究的時候, 有保護腸黏膜減少損傷型的、有意在快速恢復腸道菌群微環境的等等。

3 乳糖耐受不良

這是一種小嬰兒容易出現的不適, 由於缺乏對奶裡邊的乳糖的充分消化能力,

所以會表現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消化不良, 腹瀉、肚子脹、愛哭鬧、容易腸絞痛等等。 一般桿菌類的益生菌, 都可以幫助人體更好地消化乳糖。 此外, 乳酸桿菌、鼠李糖桿菌等也都是桿菌類, 都對乳糖不耐受有很好的效果。

4 過敏性疾病(濕疹、鼻炎、哮喘、反復蕁麻疹等)

過敏性疾病, 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出現了紊亂, 危害大而且持續時間長。 表現多種多樣, 嬰兒時期主要變現為濕疹,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變現為鼻炎哮喘等, 也可能某個成人的偏頭痛、腎臟疾病, 也與過敏有關。 有一些益生菌就對過敏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包括鼠李糖桿菌、羅伊氏桿菌, 可以調節體內免疫球蛋白(IgE)抗體水準, 所以有助於緩解過敏症狀。

5 反復鵝口瘡、口腔黏膜潰瘍

一般小嬰兒容易出現鵝口瘡(一種真菌感染)、大孩子容易出現口腔黏膜潰瘍。 明確原因不明, 可能與飲食、免疫力欠佳、齲齒、過敏、慢性扁桃體炎、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 無論怎樣, 這兩種口腔黏膜問題, 都提示人體消化道出現了菌群紊亂, 適合使用益生菌進行調節, 可以選擇鼠李糖桿菌、羅伊氏桿菌。

6 消化不良

如果孩子大便裡, 持續有很多食物殘渣, 就很有可能是消化不良, 這時候益生菌就會有用武之地了。 因為益生菌可以在胃腸道, 幫助產生消化酶, 這些消化酶能幫助人體更好地消化食物。 幾乎所有的益生菌都有這個作用, 您可以放心選擇。

7 微生物感染

消化道是人體與外界接觸的最重要的途徑,

也是最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襲擊的場所, 所以孩子發生消化道微生物感染的幾率很高, 或者即使是病毒性感冒發燒, 也會多多少少對消化道造成影響。 那麼, 在孩子生病期間, 就可以同時給孩子服用一些益生菌, 幫助消化道的好細菌還能控制住局面, 從數量上仍然能占絕對優勢, 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治療。 簡而言之, 孩子生病期間, 吃益生菌可以好得快一些哦。

8 接受抗生素治療

使用抗生素, 意味著人體腸道內的正常菌群, 也會受影響, 那麼補充一段時間的益生菌, 是非常必要的。 此時益生菌選擇可以比較靈活, 建議選擇二種、三種、四種的複合菌種, 可能對於恢復正常菌群更具優勢。

益生菌的選擇, 要把握3大特點:

——活性、含量、菌種

其外, 益生菌還有三怕:怕高溫、怕胃酸、怕氧氣。 所以兒童益生菌的選擇非常的重要!

1 針對益生菌的怕高溫, 對水溫有嚴格要求在37—40度。

2 怕胃酸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人體的胃要消化食物, 它的酸性很強, 胃酸的酸性PH值在0.9—1.5之間, 酸性跟硫酸差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吃那麼多細菌下去沒事的原因, 因為胃酸是人體抵抗細菌的第一個屏障, 好多細菌在胃裡面都被殺死了, 像前陣子, 絕味鴨脖檢驗出來細菌超標, 但大部分人卻吃了沒事呢, 就是胃酸的原因, 它保護的我們身體。 而我們益生菌卻是怕胃酸的, 拿優酪乳作比方吧, 一杯益生菌優酪乳大約的益生菌含量是10的8次方, 1個億的含量, 但是吃下去後, 只有10的7次方的活菌能到達腸道, 也就是說90%的益生菌都在胃裡被胃酸殺死了。

3 怕氧氣:益生菌是厭氧菌,所以生產益生菌的技術特別重要,不同技術保存方法不一樣。

也就是說90%的益生菌都在胃裡被胃酸殺死了。

3 怕氧氣:益生菌是厭氧菌,所以生產益生菌的技術特別重要,不同技術保存方法不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