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世人誰懂任正非?

鄧斌

書享界發起人

轉型家聯合創始人

曾任職華為11年資深諮詢顧問

越是艱難的時候, 越要不斷學習, 使得日子好的時候, 我們能集中精力去打仗。

在這崇尚學習的時代, 學霸是非常正能量的詞, 全球偉大的企業家幾乎都是學霸。

2005年, 約伯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典禮的時候, 就提到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因為約伯斯名氣大, 很多人認為這這句話出自約伯斯, 其實出自於《全球概覽》創始人 斯圖爾特·布蘭德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是一個人標準學霸的入口和出口。 你會發現, 那些真正牛逼的人, 學習能力超強, 其表現在:在入口側必定是求賢若穀、虛懷若谷, 在出口側是大智若愚, 通俗易懂。 其實, 中國老祖宗已經用一個更加簡單的成語概況了, 那就是:“深入淺出”。

作為我心目的終身學習者榜樣, 任正非先生完全具備這個特徵, 今天我們從三個視角, 作為學霸的任正非、作為學委的任正非、人性大師任正非,

來一起聊聊這位傳奇企業家。

1、作為學霸的任正非:如何做到Stay hungry?

閱讀量極廣的任正非:

任正非73歲高齡, 但還是保持著大量閱讀的習慣, 據說一本400頁的書, 他在飛機上5-6小時就能讀完, 而且還能快速能抓住書中要點。 在華為的新年賀詞、市場大會、研發大會上, 他會隨口說出很多新潮的詞彙, 比如說石墨烯, 烏龜追上龍飛船, 耗散架構, 熵減等, 有些詞彙是當時很多員工都不知道, 令年輕人自歎勿如。

他也特別希望華為的員工能夠愛上讀書, 華為鼓勵員工“3+1”計畫:“3”是 愛上一項運動、交一個朋友、有一項愛好, “1”是週末讀一本好書。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他創辦華為30年,

秉承一點, 始終與有智慧的人在一起。

華為人自嘲是農民出身, 不會喝咖啡,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華為領航全球市場, 而我們還是按照老習慣, 就吸收不到世界級的一些先進理念, 也沒法和世界級真正領先的科學家打成一塊, 因為前沿的這些科學家都是喝咖啡的。 所以任總就一直鼓勵各級的幹部, 要改變原來的習慣, 要學會喝咖啡, 通過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共用人類的精神文明成果。 (喝咖啡只是風趣打比喻, 意為希望華為人用世界語言, 與世界級人才溝通)

其實從1998年開始, 華為就用世界級的領先思想, 來武裝華為, 目的就是為了讓歐美磚換掉我們的漢陽造。 從1998年開始, 華為一路上都在向全球那些頂尖老師學習管理, 不惜重金白銀, 比如IBM, 埃森哲等。 到目前為止, 據說已經支付了30多億美金諮詢費。 2001-2003年, 是華為的冬天, 但是任總指出, “越是艱難的時候, 越要不斷學習, 使得日子好的時候, 我們能集中精力去打仗”。 所以, 當時華為請了IBM的洋顧問過來幫助華為, 顧問的薪酬高達600美金1小時,

非常昂貴, 任總風趣地說“IBM教會我們爬樹, 我們不能虧待老師”, 爽快地簽字支付了。 所以, 我們也能看出, 這30億美金諮詢費的背後, 是任總堅定不移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管理理念的決心。

總是在跨界學習:

作為學霸, 如果只向同行學習, 往往很難超越, 但如果總是能跨界學習, 那就厲害了。 這裡舉三個例子:都江堰的例子。 金一南將軍的例子。 華為基本法的例子。 通過三個例子, 看出任總的跨界學習能力。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對四川很多建築損傷很大, 但都江堰沒啥影響。 秘訣就是都江堰源頭石碑寫的六個字“深淘灘、低作堰”, 這是2000多年前的李冰父子留下的古訓。 都江堰每年都需要對河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 如果清理不及時, 就會把河床抬高,水就蔓延上來引發災難。一個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把企業內部的淤泥、腐敗、各種落後的東西挖出來,別人就不會和我們玩,也就沒有了合作夥伴。同時,你不能把堤壩建的太高,太高的話水就溢不出來,在企業場景中,水就是財富,別人沒有便宜可占,也就沒人和你玩了。所以任總就主張大力學習都江堰,第一,要學習都江堰的魚嘴結構,是個好的產品架構,能用兩千年,同時代的羅馬澡堂、巴比倫花園都已灰飛煙滅,它還在潤澤四川平原。第二,深淘灘、低作堰。這句話點出了一個企業管理的本質,你既要自己內部管理是耗散架構,還要捨得分錢給你的合作夥伴和員工,這才能做的更好。

1998年,華為出了一個檔,叫《華為基本法》,這是中國第一個企業基本法,背景是1997年華為快速發展,內部的創新非常多,任總為了把大家的創新力量歸口,力出一孔,就參考1997年香港基本法的模式,請人大六君子把華為基本法起草出來。這個基本法對華為的意義非常大,它統一了華為全體人員的步伐,直到現在,也被很多人模仿。

小結:任總是終身學習者。可以說華為的30年,是向世界先進學習對標的30年。因此作為學霸的關鍵素質是:Stay hungry。

2、作為學委的任正非:如何做到Stay foolish?

作為學委,責任要更大,因為如果你自己讀了很多書,領悟了很多道理,但底下的人跟不上,是沒用的。你得帶著團隊往前走,還要讓兄弟們理解你的意圖。

任學委的獨門絕技:把一個複雜的東西解讀得通俗易懂,是中國商界領袖打比方的高手。

案例1:互聯網—— 豆腐、豆芽(工匠精神)

針對互聯網這個詞,任正非覺得它只是一個工具,可以使資訊的分享,傳播更加便捷。如果你的產品不好,嫁接太多的互聯網理念和精神,別人也不會買單,所以他說到,不要管什麼互聯網,首先你要磨好你的豆腐,發好你的豆芽。很形象。

案例2:人才觀——歪瓜裂棗

任正非對創新性人才,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就提到一個詞“歪瓜裂棗”,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歪瓜和裂棗雖然不好看,但是卻很甜。任總認為,歪瓜裂棗在普世的觀念來看不是最佳選擇。但華為未來要做一個領航的企業,必須要吸納那種奇葩的人才,讓他帶著我們前行。在人才觀方面,任總還有一句話,“都江堰疏導不了太平洋、八百里秦川何曾出過霸王、秦淮河邊上產生不了世界領袖”。他就是通過這麼通俗易懂的話,把他要表達的內容清楚的傳遞了出來。

案例3:變革目標—— 多打糧食、增強土地肥力。

華為是每2~3年都會變革的一個公司,業界都會覺得華為的變革是一個顛覆式的變革,但任總從來不談顛覆,他是個比較慎重的決策者,不要動不動談什麼革命,華為的每次變革只不過是占到華為的5%而已,剩餘95%的東西是不能動的,(陳春花老師《領先之道》一書中談到所有成功企業領袖都是慎重決策,任正非是典型的改良主義者,不是激進主義者)。 為了把變革的目標說明白,任總又談了一句話,說我們為什麼要變革啊?變革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多打糧食; 第二:增強土地肥力。這樣表述出來以後,前方做銷售,後方做研發和服務的員工也就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管理思想語錄化:

華為有兩本書,分別是《以客戶為中心》 和《以奮鬥者為本》,就是把任正非先生30年管理思想語錄化,更加簡單易懂,就能快速地把任總的思想傳播的更廣。這些書也成為中國眾多企業家的案頭書。

看長江堤壩的老人:

任正非雖然是70多歲的老人了,但是他還是盡職的學委,經常給那些偷懶的同學們敲邊鼓。在2016年9月6日,福布斯楊琳在和任正非對話後,寫了一篇文章《與任正非的一次花園談話》,在最後一個問題,任總就談到他的定位,他現在就是看長江堤壩的人,如果看到長江堤壩水位沒有問題,我就不會敲邊鼓,如果發現問題,我就要發出預警。

小結:作為學委的關鍵素質是:Stay foolish。輸出必須通俗易懂,兄弟們才能明白。中國古代有一個人,白居易,他的詩歌就是這個水準。

3、人性大師任正非:如何回歸“人性”治企

一切商業問題的背後都是人的問題,有入口側的stay hungry,有出口側的stay foolish,我們還得回歸“人”字,回歸這一撇一捺背後的人性。

洞悉人性的本質:以萬眾之私,成就一人之公。

華為是一個知識型員工構成的公司,而這些員工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個東西能夠觸動他內心積極性的時候,他就會把事情做好。任總就洞悉到,得激發員工,幹活不是給別人幹,是為了給自己的未來有更多選擇而幹活。所以就有了這麼一句話:以萬眾之私,成就一人之公。有很多客人去華為交流,都會問到我一個問題,華為給我最深刻是什麼?我會說,華為給我最深刻就是“分贓文化”。

洞悉商業的本質:價值買賣

商業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說,商業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啊,但任正非極度反對這個看法,他認為這背離了商業的本質,商業的本質就是價值買賣,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是一種擊鼓傳花的方式,這種方式在2B方面尤其危險,一旦中間某個鏈條出現問題,就會全部斷裂。

堅持自我批判: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永遠謙虛向客戶學習

任正非有個好的習慣,就是堅持自我批判。他會營造一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下,你把做的不好的地方講出來,這樣大家在探討碰撞的過程中,就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當然堅持自我批判有個邏輯,首先要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這方面任正非把握的很准,他知道自己不太擅長演講,也不擅長對外接洽,所以他就推薦了孫亞芳女士來當董事長,他當總裁,這種情況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見到的,一把手總裁,二把手董事長。正是因為這點,才能看出任正非他時刻明白自己的局限,他知道自己很擅長邏輯推理,做戰略的佈局,對戰略的推演,回歸自己強項。所以這個世界上正在的強者,才敢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進行自我批判。

華為不管是做什麼產品,到目前為止基本都很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抓住了本質套路,這個本質就是向客戶學習。客戶最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東西,但有時候他們不會告訴我們,覺得我們太高傲了。華為反其道而行之,在全球和客戶成立了36個創新實驗室,這樣做出來的產品才最能符合客戶需求。所以任總經常會說一句話:“你不要站隊,如果你要站隊,請站到客戶那一隊去,絕對是最安全的。”

小結:回歸自我認知的原點,反求諸己,才有朋友。

就會把河床抬高,水就蔓延上來引發災難。一個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把企業內部的淤泥、腐敗、各種落後的東西挖出來,別人就不會和我們玩,也就沒有了合作夥伴。同時,你不能把堤壩建的太高,太高的話水就溢不出來,在企業場景中,水就是財富,別人沒有便宜可占,也就沒人和你玩了。所以任總就主張大力學習都江堰,第一,要學習都江堰的魚嘴結構,是個好的產品架構,能用兩千年,同時代的羅馬澡堂、巴比倫花園都已灰飛煙滅,它還在潤澤四川平原。第二,深淘灘、低作堰。這句話點出了一個企業管理的本質,你既要自己內部管理是耗散架構,還要捨得分錢給你的合作夥伴和員工,這才能做的更好。

1998年,華為出了一個檔,叫《華為基本法》,這是中國第一個企業基本法,背景是1997年華為快速發展,內部的創新非常多,任總為了把大家的創新力量歸口,力出一孔,就參考1997年香港基本法的模式,請人大六君子把華為基本法起草出來。這個基本法對華為的意義非常大,它統一了華為全體人員的步伐,直到現在,也被很多人模仿。

小結:任總是終身學習者。可以說華為的30年,是向世界先進學習對標的30年。因此作為學霸的關鍵素質是:Stay hungry。

2、作為學委的任正非:如何做到Stay foolish?

作為學委,責任要更大,因為如果你自己讀了很多書,領悟了很多道理,但底下的人跟不上,是沒用的。你得帶著團隊往前走,還要讓兄弟們理解你的意圖。

任學委的獨門絕技:把一個複雜的東西解讀得通俗易懂,是中國商界領袖打比方的高手。

案例1:互聯網—— 豆腐、豆芽(工匠精神)

針對互聯網這個詞,任正非覺得它只是一個工具,可以使資訊的分享,傳播更加便捷。如果你的產品不好,嫁接太多的互聯網理念和精神,別人也不會買單,所以他說到,不要管什麼互聯網,首先你要磨好你的豆腐,發好你的豆芽。很形象。

案例2:人才觀——歪瓜裂棗

任正非對創新性人才,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就提到一個詞“歪瓜裂棗”,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歪瓜和裂棗雖然不好看,但是卻很甜。任總認為,歪瓜裂棗在普世的觀念來看不是最佳選擇。但華為未來要做一個領航的企業,必須要吸納那種奇葩的人才,讓他帶著我們前行。在人才觀方面,任總還有一句話,“都江堰疏導不了太平洋、八百里秦川何曾出過霸王、秦淮河邊上產生不了世界領袖”。他就是通過這麼通俗易懂的話,把他要表達的內容清楚的傳遞了出來。

案例3:變革目標—— 多打糧食、增強土地肥力。

華為是每2~3年都會變革的一個公司,業界都會覺得華為的變革是一個顛覆式的變革,但任總從來不談顛覆,他是個比較慎重的決策者,不要動不動談什麼革命,華為的每次變革只不過是占到華為的5%而已,剩餘95%的東西是不能動的,(陳春花老師《領先之道》一書中談到所有成功企業領袖都是慎重決策,任正非是典型的改良主義者,不是激進主義者)。 為了把變革的目標說明白,任總又談了一句話,說我們為什麼要變革啊?變革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多打糧食; 第二:增強土地肥力。這樣表述出來以後,前方做銷售,後方做研發和服務的員工也就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管理思想語錄化:

華為有兩本書,分別是《以客戶為中心》 和《以奮鬥者為本》,就是把任正非先生30年管理思想語錄化,更加簡單易懂,就能快速地把任總的思想傳播的更廣。這些書也成為中國眾多企業家的案頭書。

看長江堤壩的老人:

任正非雖然是70多歲的老人了,但是他還是盡職的學委,經常給那些偷懶的同學們敲邊鼓。在2016年9月6日,福布斯楊琳在和任正非對話後,寫了一篇文章《與任正非的一次花園談話》,在最後一個問題,任總就談到他的定位,他現在就是看長江堤壩的人,如果看到長江堤壩水位沒有問題,我就不會敲邊鼓,如果發現問題,我就要發出預警。

小結:作為學委的關鍵素質是:Stay foolish。輸出必須通俗易懂,兄弟們才能明白。中國古代有一個人,白居易,他的詩歌就是這個水準。

3、人性大師任正非:如何回歸“人性”治企

一切商業問題的背後都是人的問題,有入口側的stay hungry,有出口側的stay foolish,我們還得回歸“人”字,回歸這一撇一捺背後的人性。

洞悉人性的本質:以萬眾之私,成就一人之公。

華為是一個知識型員工構成的公司,而這些員工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個東西能夠觸動他內心積極性的時候,他就會把事情做好。任總就洞悉到,得激發員工,幹活不是給別人幹,是為了給自己的未來有更多選擇而幹活。所以就有了這麼一句話:以萬眾之私,成就一人之公。有很多客人去華為交流,都會問到我一個問題,華為給我最深刻是什麼?我會說,華為給我最深刻就是“分贓文化”。

洞悉商業的本質:價值買賣

商業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說,商業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啊,但任正非極度反對這個看法,他認為這背離了商業的本質,商業的本質就是價值買賣,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是一種擊鼓傳花的方式,這種方式在2B方面尤其危險,一旦中間某個鏈條出現問題,就會全部斷裂。

堅持自我批判: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永遠謙虛向客戶學習

任正非有個好的習慣,就是堅持自我批判。他會營造一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下,你把做的不好的地方講出來,這樣大家在探討碰撞的過程中,就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當然堅持自我批判有個邏輯,首先要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這方面任正非把握的很准,他知道自己不太擅長演講,也不擅長對外接洽,所以他就推薦了孫亞芳女士來當董事長,他當總裁,這種情況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見到的,一把手總裁,二把手董事長。正是因為這點,才能看出任正非他時刻明白自己的局限,他知道自己很擅長邏輯推理,做戰略的佈局,對戰略的推演,回歸自己強項。所以這個世界上正在的強者,才敢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進行自我批判。

華為不管是做什麼產品,到目前為止基本都很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抓住了本質套路,這個本質就是向客戶學習。客戶最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東西,但有時候他們不會告訴我們,覺得我們太高傲了。華為反其道而行之,在全球和客戶成立了36個創新實驗室,這樣做出來的產品才最能符合客戶需求。所以任總經常會說一句話:“你不要站隊,如果你要站隊,請站到客戶那一隊去,絕對是最安全的。”

小結:回歸自我認知的原點,反求諸己,才有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