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的區別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 財政全額撥款。

事業編制分三種, 財政全額撥款, 差額撥款, 自收自支。

1、經費來源不同。

2、升遷不同。 公務員除了熬年頭,

即工齡長薪級工資漲, 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

而事業單位, 除了熬年頭, 升職之外, 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 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 就說你專業扎實, 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 甚至還高。

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 而且可以一直升, 直到頂。 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 所以升遷機會很少, 因為職數少。

4、事業單位未必工資比公務員低, 一是看哪個單位, 比如煙草專賣就比公務員多得多, 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 副高相當於副處待遇, 很不錯的。 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混到副處的很少。 當然我指的是基層。 省市和國家的除外, 省裡公務員起步就是處級。

事業編制

開放分類: 社會、政治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

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 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 位元、教育單位、文化單位, 新聞、廣播、出版單位, 衛生單位, 體育單位, 勘察設計單位, 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 社會福利單位, 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 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 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管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 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 採取自 收自支, 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編制的分類】

1、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

參照公務員管理, 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 多為一 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 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 差額事業編制, 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 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 如醫院和 部分景點等。 自籌自支事業編制, 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 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 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 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2、事業編制一般都是要考的, 比如煙草局、海關、檢察院之類。

3、以前有經濟員警、現在的港口員警、鐵路員警等, 他們是事業編制, 現在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編制, 現在員警中的公安就要求統一編制, 即是公安即是公務員。

公務員編制的待遇最穩定。

事業編制分三種:1、全額撥款事業;2、差額撥款事業;3、自收自支事業

其中, 以1為最穩定, 但工資較少;2的待遇形式比較靈活, 電臺、電視臺等都屬此類, 雖然財政撥款只占一部分, 但每月拿錢卻很多;3不是財政撥款, 退休時拿 的是和企業職工一樣的養老保險退休金。 退休後, 上述四種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補貼不同, 由大到小, 依次是:公務員、全額、差額、自收自支。

事業編制的和公務員待遇是不一樣的, 事業編制比公務員待遇低。 但是還是國家工作人員。

從金碗到鐵碗, 公務員似乎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人最優的職業選擇, 進了機關就如同嫁入豪門一樣, 不管大家懷著怎樣的就業心態。 然而大家只知道龐大的考公人員 中學生是主體, 因為他們有著迫切的就業要求;還有一些是在職但工作不穩定的企業人員,

主要想獲得一份安逸穩定的工作;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機關事業 編人員, 他們在以公務員為主體的機關中, 幹著與公務員一樣甚至更多更累的工作, 拿著比公務員少的工資, 承受著幾乎沒有晉升空間的職業壓抑感, 忍受著從低級 到高級公務員們暗地裡的歧視, 對外還要強顏歡笑的接受外界對機關幹部群體的羡慕, 整日為職稱考試、外語考試、電腦考試辛苦備戰, 還要被逼加入到千軍萬馬 中勇闖“考公”獨木橋。

人為的鴻溝:身份標籤

在機關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 機關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 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雇員。這幾大群體,不僅僅是名稱不同,而且待遇差別也很大,是人為貼上的以區別身份的標籤。

其中公務員和參公事業編處於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科以下幹部只要不犯錯三年一小提已成了不成文的慣例。所有優勢政府資源都向這個群體靠攏,所有提拔條件也必然傾斜於這個群體;

其二就來說說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這個群體承擔著和公務員沒有任何差別的工作,而且由於近年來公務員進口太緊,凡是需要用人的單位就想方設法成立事業 單位,招考事業編人員,這也是考公失敗大學生們的次優選擇。所以這一群體年齡結構相對較輕、知識水準相對較高,大多數人還擁有技術職稱,部分能力強的事業 編年輕人往往被借調到政府最需要用人的部門,承擔著高於一般勞動強度和難度的工作。比如:拆遷部門、應急機構、建設一線以及文案工作複雜的辦公室等。

其三就是差額撥款事業編和自收自支事業編人員,這部分人在機關中非常少,多數集中在醫療衛生、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單位,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收入報酬機制;

其四就是工勤編、臨時工和政府雇員。工勤編主要是技術工人,有手藝,沒學歷,工資待遇比照事業編略低,但比社會上技術工人收入高很多。臨時工和政府雇員在 政府機關中沒有正式編制,只是臨時性的在政府工作,他們的工資待遇往往比較低,大約在1000元左右,基本享受不到各項福利補貼。

不公正的待遇:同工不同酬,低薪幹重活

這裡主要想談談公務員(包括參公)和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的差別。在政府中,這兩大群體承擔著別無二致的工作,甚至在基層政府中事業編多於公務員,但他 們卻享受著不同待遇。公務員工資改革早就結束了,以前的陽光補貼、考核獎和年終一次性獎金都平分到了各月,科員最低每月可拿3500元,逐級遞增。事業編 還在執行老的工資辦法,而且以前公務員每月500的考核獎被拿掉了,事業編科員最低每月2400多元,再加上節假日5000元的獎金。這樣算下來事業編平 均每月比公務員少拿600多元,這還不算公務員的電話補貼。這僅僅是經濟待遇不同等。

提拔標準的傾斜:看身份、看資歷,就是不看能力

提拔看身份。眾所周知,在機關中工作,提拔就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激勵措施,但在幹部使用和提拔上,事業編卻沒有多少空間。以黨委辦公室為例,這在各級政府 機構中都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但就是這樣整天在書記、常委身邊工作的人員也有行政編和事業編之分。行政編二三年基本可以動一動,流動性比較強。事業編卻是 十幾年如一日,都是老面孔。工作任務繁重,行政編制一定,領導就擴充事業編,充實新鮮血液和生力軍,但提拔是事業編就得靠邊站。因為行政和事業就是無法逾 越的鴻溝,低級別的事業編永遠也不可能被提拔到高一級的行政崗位上去,因為提拔看的是身份,不是能力,提拔條件裡尤其是破格提拔的條件裡往往都會加上一 條:具有公務員身份。

而事業單位領導崗位及其有限,再加上近幾年事業編人員不斷擴充,領導指數卻控制得很嚴,事業編人員就只能選擇考職稱這條提高工資待遇的道路。考職稱其路漫 漫啊,既要準備全國統一的專業考試,還要通過電腦和外語考試,所以年輕的事業編幹部大多都很愛學習,下班後不敢有什麼娛樂活動,只能悶在家裡鑽研專業知 識,背誦英文單詞。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路也被去年進行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控制的越來越難了,技術職稱崗位也定崗定編了,10個人按照1比3比6的比例,只能 有1個高級、3個中級和6個初級,這還是在沒有管理崗位的前提下。試想哪個事業單位能沒有一把手、二把手等管理崗位呢,又特別是在基層政府中超過10個人 的部門幾乎沒有,所以技術職稱崗位現在也成了香餑餑,只要沒有崗,你考出職稱證來也無濟於事,只能等。於是就會出現畢業好幾年的大學生光幹活不提拔,只能 拿著助理職稱的工資,表面上看你還占著一個初級崗,但事實上本科畢業生的工資待遇就等同與初級職稱。不甘落後的人就只能終日沉浸在考職稱、國考、省考等一 大堆考試中。

提拔不看能力。要說年輕的事業編幹部整年學這學那,考這考那,又幹著任務重難度大的一線工作,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應該很強了吧,提拔幹部不就是應該 提拔這樣的人嗎?對不起,不是。組織人事部門提拔不看能力和貢獻,一是看身份,擁有了公務員身份才會考察你的能力和貢獻;二是看資歷,你前面有年紀的的人 占著崗就不能越級提拔你,你必須等大媽大叔們提拔了或者退休了,你才有出頭之日。大媽大叔也就是40多歲,55退休,那時其實你已經邁入中年,青春不在、 激情不復了!

基於以上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強烈呼籲事業單位改革能加快推行,不要自欺欺人的以身份劃分群體,這樣既是對人才的不尊重和浪費,也是對黨的事業不負責任。行 政編一定了,事業編不斷擴大,請問這就是機構精簡嗎?當政者做出某一項改革決策可能只要動動腦、動動筆、動動嘴,但這些不公平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時 就飽含著酸甜苦辣的情感。中央、省級機關中的事業編想方設法轉成了參照,對基層政府中的業務下級棄之不管。如此劣待事業編人員,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生、碩士 生,他們耗費的不僅是青春、激情,浪費的不僅是體力、智慧,更是對未來生活的失望啊!所以,幾行文字,幾句呼喊,想為機關事業編振臂一呼,為改變這種既不 公平也不明智的現狀略進綿薄之力。

在機關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機關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雇員。

公務員最好,其次是參公的事業編,然後是工勤都是參公的。

全額事業編:還可以,工資比公務員低點

差額撥款:這個有點保障,至少財政給錢

自收自支:這個工資沒有保障了

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雇員。這幾大群體,不僅僅是名稱不同,而且待遇差別也很大,是人為貼上的以區別身份的標籤。

其中公務員和參公事業編處於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科以下幹部只要不犯錯三年一小提已成了不成文的慣例。所有優勢政府資源都向這個群體靠攏,所有提拔條件也必然傾斜於這個群體;

其二就來說說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這個群體承擔著和公務員沒有任何差別的工作,而且由於近年來公務員進口太緊,凡是需要用人的單位就想方設法成立事業 單位,招考事業編人員,這也是考公失敗大學生們的次優選擇。所以這一群體年齡結構相對較輕、知識水準相對較高,大多數人還擁有技術職稱,部分能力強的事業 編年輕人往往被借調到政府最需要用人的部門,承擔著高於一般勞動強度和難度的工作。比如:拆遷部門、應急機構、建設一線以及文案工作複雜的辦公室等。

其三就是差額撥款事業編和自收自支事業編人員,這部分人在機關中非常少,多數集中在醫療衛生、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單位,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收入報酬機制;

其四就是工勤編、臨時工和政府雇員。工勤編主要是技術工人,有手藝,沒學歷,工資待遇比照事業編略低,但比社會上技術工人收入高很多。臨時工和政府雇員在 政府機關中沒有正式編制,只是臨時性的在政府工作,他們的工資待遇往往比較低,大約在1000元左右,基本享受不到各項福利補貼。

不公正的待遇:同工不同酬,低薪幹重活

這裡主要想談談公務員(包括參公)和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的差別。在政府中,這兩大群體承擔著別無二致的工作,甚至在基層政府中事業編多於公務員,但他 們卻享受著不同待遇。公務員工資改革早就結束了,以前的陽光補貼、考核獎和年終一次性獎金都平分到了各月,科員最低每月可拿3500元,逐級遞增。事業編 還在執行老的工資辦法,而且以前公務員每月500的考核獎被拿掉了,事業編科員最低每月2400多元,再加上節假日5000元的獎金。這樣算下來事業編平 均每月比公務員少拿600多元,這還不算公務員的電話補貼。這僅僅是經濟待遇不同等。

提拔標準的傾斜:看身份、看資歷,就是不看能力

提拔看身份。眾所周知,在機關中工作,提拔就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激勵措施,但在幹部使用和提拔上,事業編卻沒有多少空間。以黨委辦公室為例,這在各級政府 機構中都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但就是這樣整天在書記、常委身邊工作的人員也有行政編和事業編之分。行政編二三年基本可以動一動,流動性比較強。事業編卻是 十幾年如一日,都是老面孔。工作任務繁重,行政編制一定,領導就擴充事業編,充實新鮮血液和生力軍,但提拔是事業編就得靠邊站。因為行政和事業就是無法逾 越的鴻溝,低級別的事業編永遠也不可能被提拔到高一級的行政崗位上去,因為提拔看的是身份,不是能力,提拔條件裡尤其是破格提拔的條件裡往往都會加上一 條:具有公務員身份。

而事業單位領導崗位及其有限,再加上近幾年事業編人員不斷擴充,領導指數卻控制得很嚴,事業編人員就只能選擇考職稱這條提高工資待遇的道路。考職稱其路漫 漫啊,既要準備全國統一的專業考試,還要通過電腦和外語考試,所以年輕的事業編幹部大多都很愛學習,下班後不敢有什麼娛樂活動,只能悶在家裡鑽研專業知 識,背誦英文單詞。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路也被去年進行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控制的越來越難了,技術職稱崗位也定崗定編了,10個人按照1比3比6的比例,只能 有1個高級、3個中級和6個初級,這還是在沒有管理崗位的前提下。試想哪個事業單位能沒有一把手、二把手等管理崗位呢,又特別是在基層政府中超過10個人 的部門幾乎沒有,所以技術職稱崗位現在也成了香餑餑,只要沒有崗,你考出職稱證來也無濟於事,只能等。於是就會出現畢業好幾年的大學生光幹活不提拔,只能 拿著助理職稱的工資,表面上看你還占著一個初級崗,但事實上本科畢業生的工資待遇就等同與初級職稱。不甘落後的人就只能終日沉浸在考職稱、國考、省考等一 大堆考試中。

提拔不看能力。要說年輕的事業編幹部整年學這學那,考這考那,又幹著任務重難度大的一線工作,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應該很強了吧,提拔幹部不就是應該 提拔這樣的人嗎?對不起,不是。組織人事部門提拔不看能力和貢獻,一是看身份,擁有了公務員身份才會考察你的能力和貢獻;二是看資歷,你前面有年紀的的人 占著崗就不能越級提拔你,你必須等大媽大叔們提拔了或者退休了,你才有出頭之日。大媽大叔也就是40多歲,55退休,那時其實你已經邁入中年,青春不在、 激情不復了!

基於以上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強烈呼籲事業單位改革能加快推行,不要自欺欺人的以身份劃分群體,這樣既是對人才的不尊重和浪費,也是對黨的事業不負責任。行 政編一定了,事業編不斷擴大,請問這就是機構精簡嗎?當政者做出某一項改革決策可能只要動動腦、動動筆、動動嘴,但這些不公平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時 就飽含著酸甜苦辣的情感。中央、省級機關中的事業編想方設法轉成了參照,對基層政府中的業務下級棄之不管。如此劣待事業編人員,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生、碩士 生,他們耗費的不僅是青春、激情,浪費的不僅是體力、智慧,更是對未來生活的失望啊!所以,幾行文字,幾句呼喊,想為機關事業編振臂一呼,為改變這種既不 公平也不明智的現狀略進綿薄之力。

在機關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機關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雇員。

公務員最好,其次是參公的事業編,然後是工勤都是參公的。

全額事業編:還可以,工資比公務員低點

差額撥款:這個有點保障,至少財政給錢

自收自支:這個工資沒有保障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