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核心是“為農”

日前, 多個省份陸續公佈了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專案情況。 繼特色小鎮之後, 田園綜合體成為新一輪縣域投資熱點。 總體看, 各地試點進展順利, 取得了初步成果。 不過, 一些地方田園綜合體建設出現了脫農情況, 以延伸農業產業鏈之名拿地, 卻行房地產之實;還有一些企業建設田園綜合體, 雖做的是農村產業融合, 卻忽視農民利益甚至試圖把農民趕走。

田園綜合體是今年中央一號檔提出的新概念, 不同於一般的農業園區建設, 也不是傳統的鄉村旅遊, 更多的是從農村發展角度對鄉村資源實行合理開發,

涉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生產生活生態協調。 其本質上是三產融合體和鄉村複合體, 通過資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 使得城與鄉、工與農元素在田園綜合體中相得益彰。 筆者認為, 其核心是“為農”, 特色是“田園”, 關鍵在“綜合”。

田園綜合體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 以空間創新帶動產業優化、鏈條延伸, 構建農業發展新動能, 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田園綜合體要展現農民生活、農村風情和農業特色, 核心產業是農業, 並不是“農村+地產”或“農村+旅遊”, 絕不能將綜合體建設搞成變相的房地產開發, 也不能搞成大興土木、改頭換面的旅遊度假區, 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定位不走偏。

城鎮化發展的巨輪並不一定要輾壓田園的詩意。

建設田園綜合體, 以田園特色為基底, 留住鄉愁, 保護好青山綠水, 有利於城鄉融合發展。 在壯大農村產業的同時, 為農民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 既保持田園特色, 又實現現代居住功能;在保持田園肌理的基礎上強調城鄉互動, 既服務“原來的人”, 又服務“新來的人”。

建設田園綜合體, 關鍵在“綜合性”, 不是搞新型農村社區, 讓農民離土上樓, 而是要建設宜居宜業的新農村, 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 由於其建設涉及財政支農投入機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經營模式創新、建設用地保障等諸多領域, 因此建設田園綜合體, 不是在生產、生活和生態等領域單一地試點探索, 而是對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全域性變革,

是引領“三農”改革發展的重大政策創新。

在實踐中, 田園綜合體投資大、週期長, 不可避免地引入較多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為農村帶來了資金和技術, 但也要避免社會資本對農村資源的過度侵佔、對農民權益的擠出效應。 要保護好農民的就業創業、產業發展、鄉村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權益利益, 使農民全程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 強化企業、合作社和農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使農民從中廣泛受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