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說這是最貴最美的盆栽,你家有沒有?

金彈子又稱瓶蘭花、黑塔子, 刺柿, 它的樹姿優美, 莖幹剛勁挺拔, 自然紮曲, 色澤如鐵, 放在家中作樹樁盆景。 別具一格、

金彈子的果經久不落, 形似彈丸, 故名為“金彈子”。

金彈子是不可以食用的, 有微毒.所以家中有孩子的話, 要注意一下。

養護要點:嫁接

在結果雌株上,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芽體飽滿的結果枝或芽,嫁接到不結果的雄株上,培養出新的結果枝組使其結果。

一般採用靠接或帶木質芽接兩種方式。

靠接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介面長度應是接穗直徑的4倍為宜;帶木質芽接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7月下旬樹液流動最旺盛的時候進行。

施肥

在春季以氮肥為主,常用的氮肥有硫酸銨、人糞尿、餅肥等,可促進枝條生長,多抽新枝,為培養新結果枝做準備。

在花芽分化期多以磷肥為主,促進花芽分化。 自花芽分化前半月開始至分化期末,每週施一次磷肥,如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浸出液等。

在枝條生長的後期以鉀肥為主,常用鉀肥有硝酸鉀、草木灰等。 結合翻盆或在生長緩慢期進行局部換土,同時增施餅肥、骨粉肥、蹄角片等。

修剪

以疏枝為主,輕剪為輔,抹芽摘心相結合。 著重剪掉內膛枝、重疊枝、直立枝、交叉枝、病蟲枝等。

對於徒長枝,旺樹不留,老弱樹或某個部位缺枝時可以保留,待生長一定高度後可以摘心,留做預備枝。

在坐果期至幼果膨大期採取摘心的辦法,控制新梢萌發,避免因營養生長失調而落果。

當年結果枝應將著果節以下的芽疏掉,著果以上的芽從著果節算起,留4片葉子摘心。

水分與光照

在花芽分化期要嚴格控制水分,以幹為主,做到幹透即澆。 結合澆水可增施適量的速效肥,但濃度不宜過大。

金彈子喜潮濕半陰環境,在室內放置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因光照不足而導致整株葉片脫落,影響掛果。

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

在雌花開花較少時,可進行人工授粉。 將其放置於有雄株的環境中,經蜂蝶等傳粉,也可正常結果。

金彈子掛果少常與樹齡、長勢有關,可以結合修剪去除一部分花蕾,疏除畸形花、病蟲花和畸形果、病蟲果。 一般葉與花的比例為3:1,葉與果的比例為15:1。

樹樁盆景是需要通過蟠紮、修剪、整形等方法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缽中表現曠野巨木蔥茂的大樹景象,統稱為樹樁盆景。選取姿態優美、株矮、葉形小巧、壽命長、耐修剪、抗性強、易於造型的植物。

養護要點:澆水:樹樁盆景管理中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技術。澆水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足”。

首先要看樹木的品種。一般針葉樹類表面積小,對水的需求也小;闊葉樹類葉表面積大,對水的需求會比較大。

在生長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需要水分最多,休眠期需要水分較少。一般春、秋二季每天或隔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澆一次或兩次水,冬季視具體情況而定,可幾天才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則幾乎不需澆水。

施肥:樹樁盆景一般不需要施肥太多,多施易使枝葉長得過密,影響造型;但缺肥又會造成樹木瘦黃,並易生病。

一般如果想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如果想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想要根幹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

我們可以把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

或者把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修剪:盆景中的樹木不斷生長,為了保持樹形的美觀,須採取摘心、摘芽、摘葉和修剪。連續進行3-4次。

(摘心:可用手指或剪刀,摘去嫩梢的生長點(前端一小部分),這樣可抑制植物向上生長,促進生長側枝。)

(摘芽:如果任其生長,既影響樹形的美觀,又消耗養分,還阻礙空氣流通和陽光透射,且易招致蟲害。所以除必須保留外,其餘全部摘去。

樹木盆景在其幹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摘葉:觀葉類樹木最適宜的觀賞期是新葉剛出的時候。摘葉能使一年發芽一次的樹木,變成一年發芽二至三次,並且這樣形成的枝條細而密

,比較美觀。)

(修剪:如果想要保持其樹形不變,就要把剛長出的新枝條修剪掉。如果有病蟲害枝,更要及時剪除,並立即燒掉。)

翻盆: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鬚根密佈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

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

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有利盆景樹木健壯生長,提高其觀賞效果。

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

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並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環境: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必須空氣流通,陽光充足。

病蟲害的防治:

防治病蟲害要掌握防重於治的原則。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要做好下列工作:

施用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以免帶入或引誘病菌和害蟲;保持場地的清潔;做好修剪工作;盆土可用蒸氣或消毒劑消毒;

盆土不要過濕,施肥要適度;定期洗滌盆景樹木的枝葉,洗去塵土等汙物;在陽光和空氣充分的地方培養。

火棘樹的形優美,夏有繁花,秋有紅果,果實存留枝頭甚久。是一種極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觀果植物。而且火棘樹具有良好的濾塵效果,對二氧化硫有很強吸收和抵抗能力。

養護要點:土壤:火棘對土壤要求不嚴,我們可以選擇疏鬆,富含有機質,較肥沃,排水良好,pH5.5~7.3的微酸性土壤種植。

澆水:火棘耐乾旱,但春季土壤乾燥,可在開花前澆肥1次,要灌足。

開花期保持土壤偏幹,如果花期正值雨季,要注意挖溝、排水,避免植

株因水分過多造成落花。

果實成熟收穫後,在進入冬季休眠前要灌足越冬水。

環境:火棘要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才能多結果,大大增加觀賞效果。

修剪:每年要對徒長枝、細弱枝和過密枝進行修剪,以利通風透光和促進新梢生長。

施肥:火棘在修剪之後,要施2次15%的餅肥水,此時如遇風雨,要移入室內,以免影響授粉結實。

在開花期間應施1次複合肥。進入秋季後,在果實膨大期應再施2次餅肥水。

蟲害:火棘白粉病是火棘的主要病害之一,侵害火棘葉片、嫩枝、花果。

發病期間噴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每半月一次,堅持噴灑2~3次,炎夏可改用0.5:1∶100或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枝葉婆娑,蒼古嬌健,姿態動人。生長季節萌發新梢,其嫩綠新葉點綴于濃綠葉叢之間。頗為美觀,是一種上等的盆景製作材料,尤其對製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選對象。

養護要點:環境:羅漢松在夏季應放在溫暖、濕潤、空氣流通的地方,冬天應放在高於5℃的室內。但溫度不宜過高,以免影響其休眠。

澆水:羅漢松喜濕潤的土壤,生長季應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盆內不能漬水。夏季,經常向葉片或地面噴水,可保持葉色亮麗。

施肥:如果成型的羅漢松就不要施太多的肥。通常在生長季節,每隔1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入秋後就不再施肥。

修剪:羅漢松要經常修剪,以保持樹形。開花時最好及時將花蕾除去,以免消耗養分。

翻盆:羅漢松通常每2—3年翻一次盆。一般在3—4月份進行。

病蟲害防治:要注意防治病蟲害,特別是在夏季和高溫季節,要注意介殼蟲和紅蜘蛛的防治 常見病害有煤汙病、葉斑病,

可用0.5%~1%波爾多液,在梅雨季節前一個月,每10天噴藥l次,連續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主要蟲害有大蓑蛾、紅蠟介殼蟲、紅蜘蛛等,可用敵敵1200~1500倍液噴殺之,也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用三角楓製作的盆景,初春嫩葉滿枝,猩紅誘人;入夏綠葉扶疏,瀟灑靈秀;深秋黃葉滿樹,橙豔飄逸;隆冬葉落枝現,典雅高潔。

養護要點:施肥:生長期每月施薄肥一次。並適當補充磷、鉀肥,以使秋葉豔麗。夏冬季節不施肥。

修剪: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形狀去把一些長枝修剪掉。

環境:炎熱夏天三角楓不能暴曬。可以放在向陽處培育。夏季高溫期要注意遮蔭,冬季要移入室內越冬。

澆水:生長季節嚴格控水,改澆水為噴水,以新葉略焉為宜,可使葉片變得細小厚實。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入秋以後,葉片轉紅時可稍幹。

換盆:在種植三角楓1年就需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季2—3月份,是換盆的最佳時期。

蠟梅淩霜鬥雪,傲寒而放,鬱香四溢,沁人心脾,故有誰見小園春雪裡,破春一萼更驚人之譽。

古人詠頌《蠟梅》之詩句甚多,諸如:一花香千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鬥香來?

此花最幽遠,素淡勝似梅,風味極不淺,香氣殆過梅,均為對蠟梅清香俊逸的稱譽。

養護要點:環境:蠟梅盆景要放在避風向陽處,夏季高溫的時候須遮蔭,冬季盆栽的在氣溫低於1℃時應移至室內越冬。

澆水:蠟梅較耐旱,有旱不死的蠟梅之稱,但也不可過旱。平時盆土可略帶幹些,澆水要見幹見濕,不澆則已,澆則澆透。

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應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落葉時,盆土可偏幹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10天施一次餅肥水。

6月底至入伏前,每週追施一次氮磷相結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後再施1次即可。

換盆時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餅等。

修剪:修剪一般在3~6月間,8月後停止。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長只留15~20釐米。

待新枝長出2~3對芽之後,就摘去頂芽,不久又長出旁枝,待長至10釐米後,再摘芽一次,如此反復數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

還要疏剪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

翻盆:蠟梅盆1~2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冬末春初花謝後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發的芽,約經5天后,隱芽萌動膨大時再移植。

翻盆時去掉舊土,剪去爛根、枯根,修除過長的老根。換以凍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礱糠灰和沙土。

病蟲害防治:如果發現有刺蛾、大蓑蛾、蚜蟲、介殼蟲等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迎春花是在眾多花卉中開花最早的一火爆農資招商網種花,迎春花的枝條生長的非常迅速,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吧迎春花製作成盆景。

養護要點:環境:剛栽或剛換盆的迎春花盆景,先澆透水,放在蔽蔭的地方10天左右,再放到半陰半陽處;

養護一周,然後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比較濕潤的地方養護。

澆水:迎春喜濕潤,尤其在炎熱的夏季,除每日上午澆一次水外,在下午還應適當澆水。還有就是要經常向地面噴水。

迎春怕盆內積水,在梅雨季節,連續降雨時,應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處。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少,應少澆水。

施肥:栽種迎春花盆景時,應在盆缽底部放幾塊動物蹄片作基肥。在迎春生長期,要每月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

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應施含磷較多的液肥,以利花芽的形成。在開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可使花色豔麗並延長花期。

修剪:迎春花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摘心,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條,才能保持樹形。

花凋後應把枝條剪短,一般僅留2~3個芽,主枝可適當多留幾個

芽,新枝生出後,如養護得當,花蕾叢生。

樹樁盆景是需要通過蟠紮、修剪、整形等方法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缽中表現曠野巨木蔥茂的大樹景象,統稱為樹樁盆景。選取姿態優美、株矮、葉形小巧、壽命長、耐修剪、抗性強、易於造型的植物。

養護要點:澆水:樹樁盆景管理中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技術。澆水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足”。

首先要看樹木的品種。一般針葉樹類表面積小,對水的需求也小;闊葉樹類葉表面積大,對水的需求會比較大。

在生長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需要水分最多,休眠期需要水分較少。一般春、秋二季每天或隔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澆一次或兩次水,冬季視具體情況而定,可幾天才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則幾乎不需澆水。

施肥:樹樁盆景一般不需要施肥太多,多施易使枝葉長得過密,影響造型;但缺肥又會造成樹木瘦黃,並易生病。

一般如果想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如果想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想要根幹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

我們可以把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

或者把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修剪:盆景中的樹木不斷生長,為了保持樹形的美觀,須採取摘心、摘芽、摘葉和修剪。連續進行3-4次。

(摘心:可用手指或剪刀,摘去嫩梢的生長點(前端一小部分),這樣可抑制植物向上生長,促進生長側枝。)

(摘芽:如果任其生長,既影響樹形的美觀,又消耗養分,還阻礙空氣流通和陽光透射,且易招致蟲害。所以除必須保留外,其餘全部摘去。

樹木盆景在其幹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摘葉:觀葉類樹木最適宜的觀賞期是新葉剛出的時候。摘葉能使一年發芽一次的樹木,變成一年發芽二至三次,並且這樣形成的枝條細而密

,比較美觀。)

(修剪:如果想要保持其樹形不變,就要把剛長出的新枝條修剪掉。如果有病蟲害枝,更要及時剪除,並立即燒掉。)

翻盆: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鬚根密佈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

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

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有利盆景樹木健壯生長,提高其觀賞效果。

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

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並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環境: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必須空氣流通,陽光充足。

病蟲害的防治:

防治病蟲害要掌握防重於治的原則。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要做好下列工作:

施用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以免帶入或引誘病菌和害蟲;保持場地的清潔;做好修剪工作;盆土可用蒸氣或消毒劑消毒;

盆土不要過濕,施肥要適度;定期洗滌盆景樹木的枝葉,洗去塵土等汙物;在陽光和空氣充分的地方培養。

火棘樹的形優美,夏有繁花,秋有紅果,果實存留枝頭甚久。是一種極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觀果植物。而且火棘樹具有良好的濾塵效果,對二氧化硫有很強吸收和抵抗能力。

養護要點:土壤:火棘對土壤要求不嚴,我們可以選擇疏鬆,富含有機質,較肥沃,排水良好,pH5.5~7.3的微酸性土壤種植。

澆水:火棘耐乾旱,但春季土壤乾燥,可在開花前澆肥1次,要灌足。

開花期保持土壤偏幹,如果花期正值雨季,要注意挖溝、排水,避免植

株因水分過多造成落花。

果實成熟收穫後,在進入冬季休眠前要灌足越冬水。

環境:火棘要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才能多結果,大大增加觀賞效果。

修剪:每年要對徒長枝、細弱枝和過密枝進行修剪,以利通風透光和促進新梢生長。

施肥:火棘在修剪之後,要施2次15%的餅肥水,此時如遇風雨,要移入室內,以免影響授粉結實。

在開花期間應施1次複合肥。進入秋季後,在果實膨大期應再施2次餅肥水。

蟲害:火棘白粉病是火棘的主要病害之一,侵害火棘葉片、嫩枝、花果。

發病期間噴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每半月一次,堅持噴灑2~3次,炎夏可改用0.5:1∶100或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枝葉婆娑,蒼古嬌健,姿態動人。生長季節萌發新梢,其嫩綠新葉點綴于濃綠葉叢之間。頗為美觀,是一種上等的盆景製作材料,尤其對製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選對象。

養護要點:環境:羅漢松在夏季應放在溫暖、濕潤、空氣流通的地方,冬天應放在高於5℃的室內。但溫度不宜過高,以免影響其休眠。

澆水:羅漢松喜濕潤的土壤,生長季應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盆內不能漬水。夏季,經常向葉片或地面噴水,可保持葉色亮麗。

施肥:如果成型的羅漢松就不要施太多的肥。通常在生長季節,每隔1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入秋後就不再施肥。

修剪:羅漢松要經常修剪,以保持樹形。開花時最好及時將花蕾除去,以免消耗養分。

翻盆:羅漢松通常每2—3年翻一次盆。一般在3—4月份進行。

病蟲害防治:要注意防治病蟲害,特別是在夏季和高溫季節,要注意介殼蟲和紅蜘蛛的防治 常見病害有煤汙病、葉斑病,

可用0.5%~1%波爾多液,在梅雨季節前一個月,每10天噴藥l次,連續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主要蟲害有大蓑蛾、紅蠟介殼蟲、紅蜘蛛等,可用敵敵1200~1500倍液噴殺之,也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用三角楓製作的盆景,初春嫩葉滿枝,猩紅誘人;入夏綠葉扶疏,瀟灑靈秀;深秋黃葉滿樹,橙豔飄逸;隆冬葉落枝現,典雅高潔。

養護要點:施肥:生長期每月施薄肥一次。並適當補充磷、鉀肥,以使秋葉豔麗。夏冬季節不施肥。

修剪: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形狀去把一些長枝修剪掉。

環境:炎熱夏天三角楓不能暴曬。可以放在向陽處培育。夏季高溫期要注意遮蔭,冬季要移入室內越冬。

澆水:生長季節嚴格控水,改澆水為噴水,以新葉略焉為宜,可使葉片變得細小厚實。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入秋以後,葉片轉紅時可稍幹。

換盆:在種植三角楓1年就需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季2—3月份,是換盆的最佳時期。

蠟梅淩霜鬥雪,傲寒而放,鬱香四溢,沁人心脾,故有誰見小園春雪裡,破春一萼更驚人之譽。

古人詠頌《蠟梅》之詩句甚多,諸如:一花香千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鬥香來?

此花最幽遠,素淡勝似梅,風味極不淺,香氣殆過梅,均為對蠟梅清香俊逸的稱譽。

養護要點:環境:蠟梅盆景要放在避風向陽處,夏季高溫的時候須遮蔭,冬季盆栽的在氣溫低於1℃時應移至室內越冬。

澆水:蠟梅較耐旱,有旱不死的蠟梅之稱,但也不可過旱。平時盆土可略帶幹些,澆水要見幹見濕,不澆則已,澆則澆透。

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應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落葉時,盆土可偏幹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10天施一次餅肥水。

6月底至入伏前,每週追施一次氮磷相結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後再施1次即可。

換盆時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餅等。

修剪:修剪一般在3~6月間,8月後停止。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長只留15~20釐米。

待新枝長出2~3對芽之後,就摘去頂芽,不久又長出旁枝,待長至10釐米後,再摘芽一次,如此反復數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

還要疏剪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

翻盆:蠟梅盆1~2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冬末春初花謝後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發的芽,約經5天后,隱芽萌動膨大時再移植。

翻盆時去掉舊土,剪去爛根、枯根,修除過長的老根。換以凍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礱糠灰和沙土。

病蟲害防治:如果發現有刺蛾、大蓑蛾、蚜蟲、介殼蟲等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迎春花是在眾多花卉中開花最早的一火爆農資招商網種花,迎春花的枝條生長的非常迅速,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吧迎春花製作成盆景。

養護要點:環境:剛栽或剛換盆的迎春花盆景,先澆透水,放在蔽蔭的地方10天左右,再放到半陰半陽處;

養護一周,然後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比較濕潤的地方養護。

澆水:迎春喜濕潤,尤其在炎熱的夏季,除每日上午澆一次水外,在下午還應適當澆水。還有就是要經常向地面噴水。

迎春怕盆內積水,在梅雨季節,連續降雨時,應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處。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少,應少澆水。

施肥:栽種迎春花盆景時,應在盆缽底部放幾塊動物蹄片作基肥。在迎春生長期,要每月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

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應施含磷較多的液肥,以利花芽的形成。在開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可使花色豔麗並延長花期。

修剪:迎春花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摘心,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條,才能保持樹形。

花凋後應把枝條剪短,一般僅留2~3個芽,主枝可適當多留幾個

芽,新枝生出後,如養護得當,花蕾叢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