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金寨燕子河鎮楊樹村脫貧致富典型代表李遠安側記

家住金寨縣燕子河鎮楊樹村的李遠安是一名地道的農民, 現齡50歲的他, 不僅缺資金、缺技術, 更缺智力、缺志氣, 獨自一人生活,

日子過得也是混混沌沌、得過且過, 是遠近聞名的“懶漢”。 因無力勞作, 也不肯勞作, 李遠安對生活無規劃、也無盼頭, 幾乎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整天就是閒散釣魚, 無所事事。 因生活得不到保障, 2014年, 他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但“貧困戶”的名頭, 對他並沒有任何的敦促作用。 2016年受七一特大洪災影響, 李遠安家的土坯房因年久失修, 全部倒塌, 不得已只能借住在隔房親戚家。

如何讓李遠安摒棄“懶漢”思想, 做一些實實在在能脫貧的事情, 不僅讓村兩委愁眉不展, 更是牽掛著幫扶幹部程有發的心。 隨著扶貧政策的不斷出臺, 程有發一次又一次的前往李遠安家中, 同他談心交流, 做其思想工作。 終於, 在今年年初的某一天, 李遠安被程有發說動了,

同意去參加在鎮上舉辦的特色種養殖專業技術培訓班。

在培訓班上, 燕子河鎮鎮長楊林涵鼓勵貧困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要知道別人給的始終都不是自己的, 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一番鼓勵的話, 不僅讓李遠安聽在了耳裡, 更記在了心上, 暗暗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現狀。

回去後的李遠安丟棄了魚竿, 即刻規劃起未來的生活。 他拿出了自己僅有的維持生活的錢, 購買了8只山羊, 每天清早將山羊趕上山, 並在一旁看守、細心養殖。 經過悉心的照料, 2016年年底, 又出生了15只小羊, 成群結隊的羊群為幽靜的山林增添了別樣風味。 今年年初, 李遠安在村裡的號召下, 申請了1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

5000元用於集體光伏入股, 用剩下的5000元入股了楊樹苗木種植合作社, 承包拋荒土地, 種植了近4畝的桔梗、黃精, 預計年底可收入2000餘元。 同時, 他還申報了特色養植業發展項目, 用得到的種苗補助款1500元, 又購買了一批山羊。 近期, 李遠安將已經長大的山羊出賣了2只, 不僅賺了4000元, 還得到了1000元的貧困戶產業發展獎補。

為提高李遠安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楊樹村聘用了李遠安為村保潔員, 每月收入500元。 幫扶幹部程有發替李遠安購買了35只雞苗, 為其暢通增收管道, 還簽訂了2000元幫售協定, 解決了後期銷售難題。 與此同時, 本年度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時, 李遠安主動申請, 希望在安置點購買一間房基, 建設新房。 現新房即將建設完成,

預計9月底可入住。

現在的李遠安一掃頹廢形象, 整天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散發著生機與活力。 他清早起床, 便開始沿道路清理垃圾, 隨後回到家中悉心照料山羊和土雞, 不時前往承包的土地上, 為桔梗、黃精除草施肥, 生活過的很充實。 他不止一次的對身邊群眾說, 感謝黨和政府給予的幫助和鼓勵, 讓他找到生活的意義, 重燃了生活的信心, 並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了勤勞致富。 他還鼓勵周邊的貧困戶, 只靠別人、自己不幹, 終究只能解一時之需, 不是長久之計, 只有辛勤勞動才是脫貧致富真正的“法寶”。 (王燕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