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講述桂林興安的鄉愁故事

新朋友請“+關注”吧!

千年靈渠

桂林市興安縣, 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 地處北緯25°18′~ 26°55′、東經110°14′~110°56′之間, 屬桂林市轄縣, 是湘漓二水之源,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的所在地, 自古以來即是楚越文化交匯之區。 湘桂鐵路和國道322線一級公路斜貫全境, 縣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區57公里。 總面積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萬, 其中農村人口31.1萬。 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 另有瑤、壯等少數民族1.3萬人。 轄6鎮4鄉, 縣城興安鎮, 位於全縣中部, 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興安地勢由西北部以貓兒山為主峰的越城嶺山地和東南以盤皇殿為主峰的都龐嶺海洋山餘脈相對傾斜,

形成兩大山之間的狹長地帶, 俗稱“湘桂走廊”。

小編曾在這工作過一年, 這兒的人, 這兒的山和水, 這兒的點點滴滴都使我難忘, 有種割捨不掉的情懷, 這也許就是一種“緣”吧!

千年靈渠

最近中央電視臺在這拍攝《記住鄉愁》—《第55集 興安鎮 義勇立世》專題片, 這兩天在央視也在播放, 真是讓我再次陷入其中, 從“緣”到“愁”。 我們一起看看吧

“吃米粉嘍……”一聲清亮的吆喝, 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 興安人的一天由此開始。 位於廣西東北部的興安鎮, 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 行走在古鎮, 每一處景致似乎都在訴說著一段段悲壯故事, 故事裡飽含著世代相傳的義勇精神。

桂林米粉發源地—興安的米粉

古鎮至今還蕩漾著宋、明兩朝的遺風, 古老的石橋連接靈渠兩岸, 柳樹垂垂, 水街漫漫, 安靜而美好。 古老的靈渠水, 仿佛能夠連接秦時氣韻至當代時空, 將這座千年古鎮的歷史和文化, 經久不息地輸送到現代人們的記憶中。 興安鎮, 因靈渠而繁盛至今, 代代接力的義勇精神, 更造就了古鎮人獨特的氣質, 令他們在新的時代再續輝煌。

生死兄弟築靈渠

湘江北去, 漓水南流, 千百年來不聚頭。 西元前214年, 秦國決定修建一條運河, 連接湘、漓兩大水系。 當時, 興安古鎮有三位結拜石匠技藝超群, 應徵修建靈渠。

然而, 工程的複雜程度超乎想像, 為確保工程進度, 秦王朝又制定了嚴苛的律法。 施工過程中, 大哥因延工被斬首,

二弟也因暴雨衝垮新修的水渠被砍頭。 這個時候, 三弟將如何抉擇?又將面臨怎樣的境遇?

勇救紅軍

興安人, 有著“識大義、勇向前”的精神, 在國家大義面前總是挺身而出。 1934年,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 著名的湘江戰役就發生在興安。

慘烈的戰爭, 刺痛著興安人的心, 但是骨子裡的忠勇之魂, 卻不允許他們當一個冷漠的看客。 他們開始行動了, 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説明著紅軍;而稍有不慎, 國民黨軍隊的槍口, 就會對準他們……

醫者仁心阻不斷

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 興安古鎮只有謝序忠一位專業醫生。 而古鎮的周邊, 是大山大河, 萬般險阻都要靠兩隻腳來踏破。 謝序忠曾雪夜出診, 滑落山谷, 但初心不改,

依然故我。 他的兒子謝本合, 本來有機會留在大城市, 卻在父親影響下接過藥箱, 回到家鄉, 做了一名鄉村醫生。

崎嶇的山路不變, 湍急的河水依舊。 在一次出診中, 謝本合突遇山洪, 唯一的木橋被沖毀。 對岸是翹首等待醫生的患者, 腳下是齊腰深的洪流。 謝本合涉過洪水, 病人能得到及時救治嗎?

她讓興安精神綻放在南蘇丹

喝著靈渠水長大的90後女孩兒陳秋岑, 自小就有一個軍人夢。 2015年, 她成為中國維和部隊的一名女兵, 到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 戰爭的殘酷, 超過了她所有的想像。 機槍聲在耳邊炸響, 火箭彈在四周墜落, 兩名戰友在衝突中犧牲……一幕一幕, 把曾經美好的夢想擊打得七零八落。

陳秋岑還能堅持她的夢想嗎?這一次,

關乎正義與勇氣的考驗, 在等待著她的回答。

更多感人故事, 在《興安鎮——義勇立世》

節目播出後

朋友們第一時間發來走心評論:

(您的留言也上榜了嗎?)

看了大家的評論, 您想說點啥在下面留言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