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市民幸福感

呼和浩特新聞網8月8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環境是一個城市的“臉面”, 卻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表面”。 2016年7月, 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全面開啟, 市委、市政府把提升城市環境與改善民生相結合, 用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來衡量城市發展的品質, 努力讓群眾生活水準提高、生態環境改善與城市發展同步。

“道路整齊了, 再看不見污水和垃圾, 社區裡就有綠地和花園, 心情當然好多了, 最關鍵是暖氣也熱了。 ”家住團結社區的白女士在接受採訪時對老舊社區改造工程大加稱讚。 老舊社區改造, 是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中的一項“攻堅”任務, 其中不乏觸及私人利益的涼房和臨建違建拆除。 “過程不容易, 可效果出來了, 老百姓都滿意。 ”麗苑社區居委會主任劉龍說出了許多基層幹部的心聲, 他們的獲得感就來自于老百姓的滿意。

“先後投入資金36.14億元,

完成老舊社區改造1471個, 受益人口30.5萬戶、76.6萬人。 35個棚戶區(城中村)、138處城市邊死角、75個片區、296個老舊社區供排水管網和二次加壓設備被改造, 1554個老舊社區實現准物業長效管理, 水、電、氣、暖等市政管理服務延伸入戶。 ”一組資料告訴我們老舊社區改造取得的成效。

老舊社區改造讓居民住得舒心, 處處遊園綠地則讓人心曠神怡。 “從擔心電站的輻射到擁有一個處處美景的大公園, 幸福感來得太突然!”家住萬達廣場的郝女士從今年4月開始就有了每天傍晚的“固定動作”, 就是帶著四年級的女兒到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裡跑步健身。 僅在幾年前, 呼市人提起公園時還只能夠想到滿都海公園和青城公園, 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

位於城市中心區的兩座公園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休閒娛樂的需求。 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 廢棄空地、渣土堆、沉陷沙坑等等原本被市民厭棄的地方搖身一變, 成為一批功能各異的城市公園。 其中100畝以上的公園就有10處, 新建遊園綠地144處。 2017年, 市委、市政府為城市定下了增綠5000畝的任務——聞到香、看到綠、觸到蔭, 我們的城市越變越美, 倘徉其中的市民幸福感能不油然而生!

城市相容並蓄、包羅萬象、不斷發展, 身處其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樣不一而足。 環衛工人李敬業, 忙碌之後如今能在青城驛站中歇歇腳;計程車司機劉福來, 滿眼街旁的鬱鬱蔥蔥讓他心情不錯, 運氣好時還能見到“霧炮”車噴灑後在街心留下的一道彩虹;路長方蘋,

在聽到社區的大姐親切的叫她一聲“方兒”時心滿意足的繼續巡視;城管隊員卜騰格爾在遇到曾被清退的占道經營商販對他講起搬進便民市場後收入穩定提高;今年80歲的李枝華在79歲時成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 還和幾個熱心的老兄弟組成了社區環境巡查員……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效果顯著, 城市在變, 生活在變, 人同樣在變。 隨著城市品位的提升, 市民素質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 帶來的是整個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 市委、市政府明確表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只有進行時, 沒有完成時, 將不斷以群眾的幸福感為尺規, 持續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深入推動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