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鎂客·請講」圖靈機器人郭家:多數AI玩家應考慮“接地氣”

在郭家看來, 對於下一步人工智慧的發展, 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從“飄忽”狀態變得接地氣。

從2015年開始, “人工智慧”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並快速的形成了一股風潮。 而在今年的兩會期間, “人工智慧”更是首次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這些情形無一不提醒著我們人工智慧的產業的再次崛起。 同時我們注意到, 在眾多湧現出的人工智慧企業中, 有些前瞻者早在這股風潮成形之前就開始了自己的佈局。

在2010年, 郭家與自己的大學校友俞志晨聯合創立了現在的圖靈機器人公司。 從最初的聊天機器人開放平臺到現在的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

身處人工智慧第一梯隊的圖靈機器人一如既往地繼續開拓者自己的戰局。

創業念頭起源一本書, 現在專注於投資自己

“孫正義當時寫過一本書, 講到他的人生軌跡是20歲選擇一個可以為之奮鬥十年以上的行業,

24、5歲在這個行業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 到了30歲則是拿著這個公司的第一桶金去做投資。 我們當時挺欣賞他的, 就按照他的這個軌跡來設計了自己的一個創業路線。 ”談及創業初衷, 郭家這樣告訴我們。

如今已年過三十, 依據規劃走的他也創業到了第三階段“投資”。 不過, 與孫正義不同, 前者是在30歲的時候拿著自己的第一桶金去投資了自己喜歡的公司, 而郭家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更像是投資自己。

其解釋道, 他跟俞志晨幾個夥伴也商量過, 發現最終喜歡的還是現在所做的東西, 所以就希望自己能夠繼續把它做下去。

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 圖靈機器人的團隊也從當初的幾人擴充到了150多人。 與我們常見的公司體制不同,

圖靈機器人的團隊被乾脆俐落的劃分為兩大部門:一個部門主要負責演算法、產品的創新, 另一個部門則包攬了銷售、產品和研發, 負責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至於郭家, 他是後一個大部門的管理者, 承擔著市場品牌、產品研發、產品運營的職能。

從開放平臺做到機器人作業系統, 都離不開“語義分析”

郭家表示, 人工智慧是伴隨大資料和雲計算起來的, 所以網路、雲服務是它的一個很重要的載體。 而在演算法能夠實現當地語系化的配合下, 本地+雲端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夠帶來更高的效能。 由此一來, 在研發人工智慧作業系統turing os的時候, 圖靈機器人也較為傾向於雲端。

創業之初, 圖靈機器人的產品主要是聊天機器人開放平臺, 並在2012年3月份發佈了蟲洞語音助手。 然而, 到了2015年11月, 其出人意料的對外發佈了旗下的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 這兩者之間的轉變相當大。

“機器人作業系統主要是我們聊天機器人開放平臺的一個延伸。 ”郭家表示。 其向我們闡述, 當初在做聊天機器人開放平臺的時候,

他們以時間、人物、地點、話題這樣的維度去進行展開。 他稱, 真正的聊天機器人是可以把聊天內容細分為無數個細微的話題, 以能夠適應話題之間的深入探討、切換和跳躍。 而就在語義分析分析做的越來越深入的時候, 他們發現, 如果想要把這事做好, 就得將其承載於一個作業系統的大框架下。

同時, 郭家還向我們舉了一個跟“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有關的例子。 在一次採訪中, 馬文·明斯基表示人工智慧領域最終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就是“語義分析”。 借助這個舉例, 郭家也表示, 人腦是讓人類擁有無限智慧的原因, 是真正體現“智慧”的一個表現。 所以說, 在開發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的時候, 語義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

不僅僅是語義分析,為了達到一種像人和人一樣的最自然的對話模式,圖靈機器人還提出了一個“多模態交互”的概念,就是一個將多種交互手段融合在一起的維度。而這一概念也在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中得到了體現。除了自主研發的語義分析,通過與其他視覺技術公司達成合作,圖靈機器人也在系統中促進語義技術和視覺技術的結合,從而達到一種更為自然的交互。

在當前的人工智慧領域,大多數玩家還是一個“飄忽”的狀態

上個月,針對人工智慧,國家首次出臺了國字型大小檔《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對我國未來的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一番規劃,包括戰略目標的三步走、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等等。其中的“三步走”規劃了我國未來人工產業的規模,比如核心產業規模,在2020年、2025年、2030年這三個時間段將分別達到1500億、4000億和1萬億。由此來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在未來的發展潛力是極大的。

與此同時,基於現有玩家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新玩家也在躍躍欲試。對於當前的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狀況以及下一個機會,郭家依據自己的行業觀察進行了一番解讀。

“人工智慧已經火了兩年多了,但是人們並沒有感受到因為它的出現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這就是因為人工智慧現在還是飄在空中的的一個狀態。大多做人工智慧的公司給我的感覺,就像在拉著自己的頭髮想把自己提上天空一樣,是一種異想天開的狀態。”郭家說到。

至於人工智慧行業接下來的機遇,他認為主要在於兩個領域。首先是工農業,郭家稱現在中國的產能其實是過剩的,需要往更具備科技含量的方向去走,而美國、德國等國家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去做一些比較機械的事情。比如BlueRiver這家美國公司,他們讓拖拉機可以自動識別雜草並注射化肥,在不傷害周圍農作物的前提下既可以節約成本,又能夠實現綠色環保。對於農業來說,這項技術就是一個改變。

不過,前面也說了,當前大多人工智慧公司還是一種“飄忽”的狀態,所以如何跟產業結合是一個問題。郭家表示,當下做人工智慧的人很多都是飄在空中,不夠接地氣,而那些做接地氣產業的人,他們又不懂人工智慧技術。基於當前對行業的考察,他認為人工智慧下一步發展需要先邁過一個坎兒,就是資訊的一個互通、技術的普及以及行業的冷靜,如此才能讓大家在這個領域內做出一點實際的東西來。

此外,除了對人工智慧與工農業結合的看好,兒童消費級產品也是被郭家看做另一個人工智慧機會的市場,而這也是圖靈機器人目前正在佈局的領域。“人工智慧演算法都逃不過兩個數字,一個叫準確率,一個叫召回率。為什麼有這兩個比例呢?因為現在的演算法沒法做到百分之百的解決問題。”郭家稱。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更能讓他們接受的一個產品,因此他認為往娛樂性方向走更靠譜一些。

同時,對兒童消費級市場得看好不僅僅是出於郭家對解決用戶問題的考量,另外他還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不管是對於他們公司,還是對於全行業來講,接下來人工智慧的一個發展方向將會是做場景化。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導科技創新專案;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不僅僅是語義分析,為了達到一種像人和人一樣的最自然的對話模式,圖靈機器人還提出了一個“多模態交互”的概念,就是一個將多種交互手段融合在一起的維度。而這一概念也在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中得到了體現。除了自主研發的語義分析,通過與其他視覺技術公司達成合作,圖靈機器人也在系統中促進語義技術和視覺技術的結合,從而達到一種更為自然的交互。

在當前的人工智慧領域,大多數玩家還是一個“飄忽”的狀態

上個月,針對人工智慧,國家首次出臺了國字型大小檔《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對我國未來的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一番規劃,包括戰略目標的三步走、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等等。其中的“三步走”規劃了我國未來人工產業的規模,比如核心產業規模,在2020年、2025年、2030年這三個時間段將分別達到1500億、4000億和1萬億。由此來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在未來的發展潛力是極大的。

與此同時,基於現有玩家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新玩家也在躍躍欲試。對於當前的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狀況以及下一個機會,郭家依據自己的行業觀察進行了一番解讀。

“人工智慧已經火了兩年多了,但是人們並沒有感受到因為它的出現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這就是因為人工智慧現在還是飄在空中的的一個狀態。大多做人工智慧的公司給我的感覺,就像在拉著自己的頭髮想把自己提上天空一樣,是一種異想天開的狀態。”郭家說到。

至於人工智慧行業接下來的機遇,他認為主要在於兩個領域。首先是工農業,郭家稱現在中國的產能其實是過剩的,需要往更具備科技含量的方向去走,而美國、德國等國家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去做一些比較機械的事情。比如BlueRiver這家美國公司,他們讓拖拉機可以自動識別雜草並注射化肥,在不傷害周圍農作物的前提下既可以節約成本,又能夠實現綠色環保。對於農業來說,這項技術就是一個改變。

不過,前面也說了,當前大多人工智慧公司還是一種“飄忽”的狀態,所以如何跟產業結合是一個問題。郭家表示,當下做人工智慧的人很多都是飄在空中,不夠接地氣,而那些做接地氣產業的人,他們又不懂人工智慧技術。基於當前對行業的考察,他認為人工智慧下一步發展需要先邁過一個坎兒,就是資訊的一個互通、技術的普及以及行業的冷靜,如此才能讓大家在這個領域內做出一點實際的東西來。

此外,除了對人工智慧與工農業結合的看好,兒童消費級產品也是被郭家看做另一個人工智慧機會的市場,而這也是圖靈機器人目前正在佈局的領域。“人工智慧演算法都逃不過兩個數字,一個叫準確率,一個叫召回率。為什麼有這兩個比例呢?因為現在的演算法沒法做到百分之百的解決問題。”郭家稱。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更能讓他們接受的一個產品,因此他認為往娛樂性方向走更靠譜一些。

同時,對兒童消費級市場得看好不僅僅是出於郭家對解決用戶問題的考量,另外他還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不管是對於他們公司,還是對於全行業來講,接下來人工智慧的一個發展方向將會是做場景化。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導科技創新專案;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