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通訊:“回家,一切痛苦皆可治癒”

新華社大馬士革8月5日電 通訊:“回家, 一切痛苦皆可治癒”——“伊斯蘭國”控制區百姓戰後返鄉記

新華社記者 鄭一晗 車宏亮

“終於回家了, 現在我的感覺就像女王回到了宮殿。 ”雖然家已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洗劫一空, 能夠重回故園還是讓55歲的薩阿迪亞·穆罕默德激動不已。

薩阿迪亞是敘利亞北部阿勒頗省馬斯卡納縣居民, 過去3年多, 這裡一直處在“伊斯蘭國”的統治下。 6月初, 馬斯卡納被敘利亞政府軍收復, 成為阿勒頗省最後一個被解放的極端分子據點。

得知解放的消息後, 逃離家園的百姓們近期陸續返鄉。

一周前, 薩阿迪亞帶著5個女兒返回這裡, 成為首批返鄉的居民。 此刻, 這個身形瘦削、披著黑袍的婦女正握著大掃帚在家裡打掃衛生, 絲毫沒有倦意。

“雖然沒水沒電, 糧食也不夠, 但最重要的是, 我們又回家了。 ”薩阿迪亞說。 “伊斯蘭國”霸佔了她的家, 把這個坐落在主幹道旁的兩層民居變成了徵收苛捐雜稅的辦公室。 她對極端分子的殘酷統治依然心有餘悸, 稱他們即便對婦女也毫無尊重。

薩阿迪亞說, 自己15歲的女兒摔傷了腳需要到大城市去醫治, 但極端分子不許百姓離開“伊斯蘭國”控制區, 只許她到伊拉克的摩蘇爾去看病。

馬斯卡納距“伊斯蘭國”在敘大本營拉卡省僅10公里。 收復後的馬斯卡納, 街道上隨處可見激戰留下的碎石瓦礫,

許多商鋪門口還留有沙袋壘砌的掩體。 縣城入口的廣場上立著一個鐵架子, 旁邊矮牆上寫著“部落戰士”幾個醒目大字, 當地百姓說這裡是極端分子當眾行刑的場所。

不遠處的一間地下辦公室, “伊斯蘭國”曾在這裡進行財務活動, 地上散落著一些帳本和檔。 其中一份看上去是工資發放收據, 金額從幾百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 其他一些檔有的是交稅收據, 有的是車輛、電腦等資產的審批和登記材料。

“伊斯蘭國”控制這裡的時候, 除了制定所謂的宗教法律、對百姓徵稅或處罰外, 還肆意施刑。 49歲的阿邁勒·賽義德告訴新華社記者, 她15歲的兒子僅僅因為沒去清真寺做禮拜, 就被極端分子處以鞭打50下的殘酷刑罰。

為逃避這人間地獄, 賽義德一家決定逃往鄰近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的控制區。 她們先坐船沿阿薩德湖北上, 在荒漠裡艱難跋涉多日, 才到達60公里外的巴蔔市。

沿著佈滿彈孔的殘垣斷壁向縣城深處走去, 曾經安靜整潔的建築已是人去樓空, 野草瘋長。 “伊斯蘭國”將一棟兩層高的民宅改造成了“監獄”, 很多房間被安裝了黑色的鐵絲網大門, 牆上用紅色顏料寫滿了極端口號。 一處墓園裡, 墓碑已被恐怖分子搗毀, 碑石碎落一地。

駐守馬斯卡納的軍官告訴記者, 軍方已將“伊斯蘭國”武裝埋設的地雷和爆炸裝置排除乾淨, 而後才向百姓們開放返鄉。 兩周來, 已有至少150戶超過500人返回了馬斯卡納。

18歲的姑娘哈塞奈說:“現在我每天都打電話給逃到外地的好朋友,

勸她回來, 這樣我們又能重聚了。 ”她說, “伊斯蘭國”控制期間不允許學校開課, 現在她最大的願望就是重新上學。

回憶起多年來顛沛流離的恐怖歲月, 百姓無不痛苦難抑。 但聊起重返家園, 他們的喜悅溢於言表。 正如薩阿迪亞所說:“只要能回家, 一切痛苦皆可治癒。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