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戰場死裡逃生後的沙龍總與上級相處不好,但絕不遺棄孤軍和傷兵

沙龍的名字“阿里爾”在希伯來語裡的意思是“上帝的雄獅”。

要理解一個將軍的勝利, 首先要理解他所經歷的失敗!

以色列獨立戰爭

沙龍一生軍事上的失敗是1948年的拉特朗戰役。

拉特朗戰役是以色列獨立戰爭中以色列國防軍所經歷的一場災難性的潰敗。

拉特朗戰役的起源是約旦的阿拉伯軍團佔領了拉特朗地區的堡壘, 嚴重威脅到作為以色列國政治中心的耶路撒冷與作為經濟中心的特拉維夫之間的交通要道。

沙龍參加以色列獨立戰爭

儘管軍事上的條件並不成熟,但是以色列開國元首本·古裡安擔心聯合國很快會調停停火, 而以實際控制線為基準的停火線會對以色列的安全嚴重不利, 因此拉特朗戰役必須立即發動。

以色列獨立戰爭是一場實力嚴重不對稱的戰爭, 拉特朗戰役更是一場實力嚴重不對稱的戰役:

以色列軍隊所面對的卻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由久經沙場的英國職業軍官指揮的約旦阿拉伯軍團。 而以色列軍隊組建不久, 移民新兵居多, 裝備嚴重不全。

以色列獨立戰爭資料照片

以沙龍率領的拉特朗戰役尖刀排為例:在中東地區酷熱的旱季高峰的1948年5月, 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有水壺;一半士兵只是在戰前最後幾天才拿到步槍, 此前他們只能握著一顆手雷參加戰鬥。

更糟糕的是, 以色列軍情報系統直到戰役爆發前還以為守衛拉特朗地區堡壘的只是一些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阿拉伯遊擊隊, 導致以色列軍隊對戰役的嚴峻程度準備不足。

由於軍事上的條件並不成熟, 軍方指揮部舉棋不定, 結果進攻命令下達時天已大亮, 夜晚的最佳突襲時機被錯過了。 好在進攻開始前漫天大霧, 沙龍的尖刀排迅速進入前沿陣地, 不過老天故意跟以軍作對, 在戰鬥打響之後卻雲消霧散, 將沙龍的尖刀排裸露在阿拉伯軍團絕對優勢的火力網中, 沙龍的尖刀排成了活靶子。

以色列獨立戰爭資料照片

等沙龍的尖刀排突破阿拉伯軍團火力網, 推進到一個小山坡, 建立臨時陣地後, 沙龍清點一下兵力, 發現全排非死即傷, 只剩下四個手腳健全的士兵。 沙龍自己身負重傷——一顆子彈從大腿穿過, 他只能趴著指揮戰鬥。 最糟糕的是步話機被打壞了, 沒法與以色列指揮部聯繫, 尖刀排成了陷入敵陣的孤軍。 阿拉伯軍團的火力壓制, 讓尖刀排隨時處於被消滅的危險之中。

沙龍強撐起身子, 觀察戰場形勢變化, 卻發現周邊阿拉伯村民手執武器正蜂擁向戰場進發。

阿拉伯軍團

這立刻讓沙龍明白大事不妙:在當時,阿拉伯村民通常不參戰,但在以色列軍全線敗退的時候,村民會跟隨阿拉伯軍團打掃戰場,斬盡殺絕被遺棄的以色列傷兵。

沙龍不敢猶豫,立刻下令撤退。

以色列獨立戰爭資料照片

這場跟死亡賽跑的撤退,也是一場外無支援內無無組織的潰敗:四個未受傷的士兵玩命轉身就跑,很快就不見了身影,剩下的傷兵動不了的只好在原地等死,能動的只能靠著自己剩下的力氣逃命。沙龍在另一個傷兵的幫助下爬出戰場,那位傷兵為了幫助他,在撤退中肩膀上又中了一顆子彈。

爬出拉特朗戰場死裡逃生的沙龍,即使遍體鱗傷,仍然不失其雄獅本性。

對沙龍來說,失敗永遠只是故事的開始, 拉特朗之敗正是他一生輝煌戰績的開端。

以色列獨立戰爭資料照片

拉特朗戰敗,對沙龍的軍事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沙龍晚年回憶這場戰鬥時,曾將這種影響歸結為兩個特點:

第一、桀驁不馴。在他看來,戰役應該由親臨火線、有分析判斷能力的將領來指揮,而不應該聽命於參謀部依靠圖表和數位中發出的軍令。

第二、救死扶傷。沙龍體悟到無論出現何種情況,都絕不應該遺棄陷入敵陣的孤軍和傷兵;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把他們救出來。

這兩個特點貫穿了沙龍的戎馬生涯,而在贖罪日戰爭的西奈戰役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贖罪日戰爭(埃及藝術作品)

1973年10月6日,埃及與敘利亞軍隊趁贖罪日以色列舉國閉門不出之際發動突然襲擊,以色列軍猝不及防,在南北兩條戰線均嚴重受挫:

北線敘利亞軍隊突入戈蘭高地,以色列軍的防禦中心黑蒙山要塞陷落;

在南線,埃及軍隊全線度過蘇伊士運河,一天突破由以色列前總參謀長巴列夫精心構築的巴列夫防線,西奈告急!

沙龍一向對靜態防禦的巴列夫防線不以為然,與時任總參謀長巴列夫之間唇槍舌劍,為了這條防線吵得天翻地覆。後被巴列夫以沙龍服役年限已到為由,強制沙龍退伍。

如今沙龍要挽狂瀾於既倒,正在內蓋夫家中過節的沙龍臨危受命,率領預備役裝甲師出征西奈半島。

沙龍抵達前線

在沙龍抵達前線之後,沙龍所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卻不是攻過蘇伊士運河,而是如何救出困在巴列夫防線幾個據點內的以色列守軍。這些守軍在被埃及軍隊包圍之後,仍在頑強抵抗。

沙龍遵循自己“救死扶傷”的原則,制定了兩個作戰計畫。

A計畫:10月7號請求率一百輛坦克進攻,把巴列夫防線被困的部隊救出來。這一計畫因為8日的大反攻計畫而遭到否決。

B計畫:10月8日夜間,當普爾坎據點的守軍突圍後受困沙漠時,沙龍連續派出了手下的一名營長、一名炮兵旅長和一名裝甲旅長率部隊前往救援,付出了多人陣亡的代價,將這支孤軍救了出來。

巴列夫防線

渡蘇伊士運河攻擊埃及軍隊,是沙龍的西奈半島作戰的既定方針,但是以達楊為首的以色列軍高層否決了沙龍的激進方案。

當時西奈前線的以色列軍有8萬余人,對手20萬埃及軍隊擁有750餘輛坦克、370架飛機和地空導彈的掩護。

以色列軍高層根據埃及軍隊進攻的力量與以色列軍反攻失敗的慘痛教訓,希望致力於全線防守,力求穩住陣線,逐步積蓄力量。

此時,沙龍桀驁不馴的特質顯露無疑:

10月8日以色列軍反攻失敗,損失慘重,上級命令全線固守。西奈戰區司令戈南將軍熟知沙龍秉性,特意繞過沙龍,直接向他的阿姆農裝甲旅傳達不許進攻的命令。

贖罪日戰爭西奈戰役

10月9日上午,沙龍藉口“追擊撤退中的敵軍不算進攻”,命令第143裝甲師一裝甲旅出擊。

在西奈戰區司令戈南和總參謀長以利亞撒聞訊後三令五申不許進攻的情況下,沙龍下午又派出沒有出戰的阿姆農裝甲旅援助,進攻靠近蘇伊士運河渡口的兩個據點。

沙龍的反攻動作讓西奈戰區裝甲部隊一天戰損約五十輛坦克,戈南和以利亞撒怒不可遏,要將沙龍就地撤職!

在這種情況下,沙龍仍然命令已經損失慘重的阿姆農旅繼續向大苦湖挺進。

10月9日晚上,沙龍終於等來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消息。阿姆農在向大苦湖挺進的過程中竟然沒遇到任何抵抗。在仔細研究了地圖之後,沙龍意識到自己無意中發現了埃及第二軍和第三軍的結合部,而如果沿著這個結合部繼續前進的話,只要拿下一個佈防不多的被稱為“中國農場”的定居點(真實情況是1967年以前曾有日本農墾專家在此建立示範農場,牆面上的文字實際是日文),通向蘇伊士運河坦克秘密渡口的道路就算打通了。

贖罪日戰爭的蘇制t -55型 坦克

沙龍立刻打電話給自己在總參謀部的朋友,要他幫忙說服總參謀長以利亞撒,讓沙龍師當夜渡河突襲!

要求被拒絕了,但是埃及軍隊的弱點已經暴露在沙龍眼前,他像捕食中的雄獅使出渾身解數,盯死了這個弱點,不願放棄致命一擊的機會。在隨後的時間裡,“渡蘇伊士運河”成了沙龍不斷提出的要求。10月12號夜間,在戈南拒絕了沙龍的新的渡河計畫之後,沙龍吵醒了已經入睡的此時是西奈戰區實際最高長官的巴列夫,後來又打電話給國防部長達揚的女兒,要她說服達揚支持他的計畫.....

不勝其擾的長官們都覺得沙龍已經失去了理性,再次提出了將其就地撤職的建議。

西奈半島坦克戰

10月14日,分處西奈大苦湖兩側的埃及第2、3軍坦克部隊全線進攻,西奈半島上爆發了自斯大林格勒之戰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結果是埃及的進攻部隊被毀坦克多達120餘輛,而沙龍自己只損失約13輛坦克,埃及軍士氣大挫。

坦克戰剛結束,沙龍再次提出渡蘇伊士運河進攻的要求,卻再次被巴列夫拒絕。

美國“大鳥”偵察衛星

當天晚上,暗中支持以色列的美國送上“大鳥”偵察衛星拍攝的照片,再次從技術角度明確埃軍防線漏洞就是“中國農場”。以色列總理在聽取了總參謀長的戰局彙報之後,拍板決定實施沙龍的計畫,渡河作戰終於被付諸實施!

戰局如沙龍預想,“中國農場”被攻佔,但以色列軍因此付出重大的傷亡。沙龍的第243傘兵旅和第14裝甲旅、第600裝甲旅坦克打通了渡河的通道,架起了渡橋,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的以色列坦克切斷了埃及第三軍的後路,打到了據開羅101公里處,“在(蘇伊士運河)對岸結束了戰爭”。

贖罪日戰爭資料照片

沙龍“桀驁不馴”的作戰特徵,讓沙龍與上級的關係總是處於緊張狀態。然而,沙龍“救死扶傷”的作戰特徵,取得了部下對他的絕對擁戴,沙龍的部隊是士氣最旺的部隊。

不遺棄孤軍和傷兵,也成為以色列軍隊約定俗成的慣例。

模擬二戰軍事基地沙盤玩具 美國兵人士兵大兵戰爭對戰場景模型兒童軍事玩具兵人模型模型男孩益智 WML-668-A5 ¥33 購買

阿拉伯軍團

這立刻讓沙龍明白大事不妙:在當時,阿拉伯村民通常不參戰,但在以色列軍全線敗退的時候,村民會跟隨阿拉伯軍團打掃戰場,斬盡殺絕被遺棄的以色列傷兵。

沙龍不敢猶豫,立刻下令撤退。

以色列獨立戰爭資料照片

這場跟死亡賽跑的撤退,也是一場外無支援內無無組織的潰敗:四個未受傷的士兵玩命轉身就跑,很快就不見了身影,剩下的傷兵動不了的只好在原地等死,能動的只能靠著自己剩下的力氣逃命。沙龍在另一個傷兵的幫助下爬出戰場,那位傷兵為了幫助他,在撤退中肩膀上又中了一顆子彈。

爬出拉特朗戰場死裡逃生的沙龍,即使遍體鱗傷,仍然不失其雄獅本性。

對沙龍來說,失敗永遠只是故事的開始, 拉特朗之敗正是他一生輝煌戰績的開端。

以色列獨立戰爭資料照片

拉特朗戰敗,對沙龍的軍事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沙龍晚年回憶這場戰鬥時,曾將這種影響歸結為兩個特點:

第一、桀驁不馴。在他看來,戰役應該由親臨火線、有分析判斷能力的將領來指揮,而不應該聽命於參謀部依靠圖表和數位中發出的軍令。

第二、救死扶傷。沙龍體悟到無論出現何種情況,都絕不應該遺棄陷入敵陣的孤軍和傷兵;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把他們救出來。

這兩個特點貫穿了沙龍的戎馬生涯,而在贖罪日戰爭的西奈戰役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贖罪日戰爭(埃及藝術作品)

1973年10月6日,埃及與敘利亞軍隊趁贖罪日以色列舉國閉門不出之際發動突然襲擊,以色列軍猝不及防,在南北兩條戰線均嚴重受挫:

北線敘利亞軍隊突入戈蘭高地,以色列軍的防禦中心黑蒙山要塞陷落;

在南線,埃及軍隊全線度過蘇伊士運河,一天突破由以色列前總參謀長巴列夫精心構築的巴列夫防線,西奈告急!

沙龍一向對靜態防禦的巴列夫防線不以為然,與時任總參謀長巴列夫之間唇槍舌劍,為了這條防線吵得天翻地覆。後被巴列夫以沙龍服役年限已到為由,強制沙龍退伍。

如今沙龍要挽狂瀾於既倒,正在內蓋夫家中過節的沙龍臨危受命,率領預備役裝甲師出征西奈半島。

沙龍抵達前線

在沙龍抵達前線之後,沙龍所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卻不是攻過蘇伊士運河,而是如何救出困在巴列夫防線幾個據點內的以色列守軍。這些守軍在被埃及軍隊包圍之後,仍在頑強抵抗。

沙龍遵循自己“救死扶傷”的原則,制定了兩個作戰計畫。

A計畫:10月7號請求率一百輛坦克進攻,把巴列夫防線被困的部隊救出來。這一計畫因為8日的大反攻計畫而遭到否決。

B計畫:10月8日夜間,當普爾坎據點的守軍突圍後受困沙漠時,沙龍連續派出了手下的一名營長、一名炮兵旅長和一名裝甲旅長率部隊前往救援,付出了多人陣亡的代價,將這支孤軍救了出來。

巴列夫防線

渡蘇伊士運河攻擊埃及軍隊,是沙龍的西奈半島作戰的既定方針,但是以達楊為首的以色列軍高層否決了沙龍的激進方案。

當時西奈前線的以色列軍有8萬余人,對手20萬埃及軍隊擁有750餘輛坦克、370架飛機和地空導彈的掩護。

以色列軍高層根據埃及軍隊進攻的力量與以色列軍反攻失敗的慘痛教訓,希望致力於全線防守,力求穩住陣線,逐步積蓄力量。

此時,沙龍桀驁不馴的特質顯露無疑:

10月8日以色列軍反攻失敗,損失慘重,上級命令全線固守。西奈戰區司令戈南將軍熟知沙龍秉性,特意繞過沙龍,直接向他的阿姆農裝甲旅傳達不許進攻的命令。

贖罪日戰爭西奈戰役

10月9日上午,沙龍藉口“追擊撤退中的敵軍不算進攻”,命令第143裝甲師一裝甲旅出擊。

在西奈戰區司令戈南和總參謀長以利亞撒聞訊後三令五申不許進攻的情況下,沙龍下午又派出沒有出戰的阿姆農裝甲旅援助,進攻靠近蘇伊士運河渡口的兩個據點。

沙龍的反攻動作讓西奈戰區裝甲部隊一天戰損約五十輛坦克,戈南和以利亞撒怒不可遏,要將沙龍就地撤職!

在這種情況下,沙龍仍然命令已經損失慘重的阿姆農旅繼續向大苦湖挺進。

10月9日晚上,沙龍終於等來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消息。阿姆農在向大苦湖挺進的過程中竟然沒遇到任何抵抗。在仔細研究了地圖之後,沙龍意識到自己無意中發現了埃及第二軍和第三軍的結合部,而如果沿著這個結合部繼續前進的話,只要拿下一個佈防不多的被稱為“中國農場”的定居點(真實情況是1967年以前曾有日本農墾專家在此建立示範農場,牆面上的文字實際是日文),通向蘇伊士運河坦克秘密渡口的道路就算打通了。

贖罪日戰爭的蘇制t -55型 坦克

沙龍立刻打電話給自己在總參謀部的朋友,要他幫忙說服總參謀長以利亞撒,讓沙龍師當夜渡河突襲!

要求被拒絕了,但是埃及軍隊的弱點已經暴露在沙龍眼前,他像捕食中的雄獅使出渾身解數,盯死了這個弱點,不願放棄致命一擊的機會。在隨後的時間裡,“渡蘇伊士運河”成了沙龍不斷提出的要求。10月12號夜間,在戈南拒絕了沙龍的新的渡河計畫之後,沙龍吵醒了已經入睡的此時是西奈戰區實際最高長官的巴列夫,後來又打電話給國防部長達揚的女兒,要她說服達揚支持他的計畫.....

不勝其擾的長官們都覺得沙龍已經失去了理性,再次提出了將其就地撤職的建議。

西奈半島坦克戰

10月14日,分處西奈大苦湖兩側的埃及第2、3軍坦克部隊全線進攻,西奈半島上爆發了自斯大林格勒之戰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結果是埃及的進攻部隊被毀坦克多達120餘輛,而沙龍自己只損失約13輛坦克,埃及軍士氣大挫。

坦克戰剛結束,沙龍再次提出渡蘇伊士運河進攻的要求,卻再次被巴列夫拒絕。

美國“大鳥”偵察衛星

當天晚上,暗中支持以色列的美國送上“大鳥”偵察衛星拍攝的照片,再次從技術角度明確埃軍防線漏洞就是“中國農場”。以色列總理在聽取了總參謀長的戰局彙報之後,拍板決定實施沙龍的計畫,渡河作戰終於被付諸實施!

戰局如沙龍預想,“中國農場”被攻佔,但以色列軍因此付出重大的傷亡。沙龍的第243傘兵旅和第14裝甲旅、第600裝甲旅坦克打通了渡河的通道,架起了渡橋,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的以色列坦克切斷了埃及第三軍的後路,打到了據開羅101公里處,“在(蘇伊士運河)對岸結束了戰爭”。

贖罪日戰爭資料照片

沙龍“桀驁不馴”的作戰特徵,讓沙龍與上級的關係總是處於緊張狀態。然而,沙龍“救死扶傷”的作戰特徵,取得了部下對他的絕對擁戴,沙龍的部隊是士氣最旺的部隊。

不遺棄孤軍和傷兵,也成為以色列軍隊約定俗成的慣例。

模擬二戰軍事基地沙盤玩具 美國兵人士兵大兵戰爭對戰場景模型兒童軍事玩具兵人模型模型男孩益智 WML-668-A5 ¥33 購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