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我想約你,再去四姑娘山(中)

海子溝溝口

四姑娘山之旅的第二站——海子溝, 如果要用四個字來形容, 我想我會用“刻骨銘心”。

在海子溝, 我擁有了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騎馬、第一次在高原上騎馬、第一次在高原上騎了四個小時以上的馬、第一次騎馬經過懸崖邊、第一次騎馬翻山越嶺……只是騎馬,

就可以說出很多個第一次了。

6月10日清晨, 依舊在同一家飯店吃完早餐, 打包好乾糧, 逗完小灰狗之後, 我們就踏上前往海子溝的旅程。

在進入海子溝之前, 要步行一條長長的棧道, 棧道是沿山而上的, 大約有多長, 像我這種對長度高度沒概念的人, 真沒辦法說出個所以然來。

清晨的風, 帶了幾分微涼, 吹散殘留的睡意。 漫步在棧道上, 目之所及處, 都是美景。

遠處的天藍得醉人, 山巒在霞光中, 此起彼伏;近處的房屋, 在明暗交織的光影裡, 色彩鮮豔;棧道兩旁盛開的高山杜鵑, 粉白交錯, 含著露珠, 似秋波盈盈的少女, 嬌豔欲滴。

漫行而至海子溝溝口, 同行的小夥早早等在門口, 人齊後, 大家一起進入海子溝, 正式開始海子溝的徒步之旅。

進入溝口, 小夥伴們立刻被草坪中的馬匹吸引, 紛紛拿起手機相機拍照。 而我跟在人群後, 不緊不慢。

在入溝之前, 我就聽C姐說過, 海子溝是四姑娘山三條溝當中, 最原生態的一條溝, 人們徒步的路, 都是“馬路”。 這個“馬路”不是人們常聽的平坦的道路, 而是“馬走的山路”。

C姐來過海子溝, 這是她第二次入溝, 她依然選擇騎馬前行。 聽說騎馬往返大海子與溝口, 都要六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我默默考慮了一下自己的體力, 缺乏鍛煉的粗胳膊粗腿兒, 要走六七個小時, 分分鐘就打起了退堂鼓。 然後,選擇和C姐一塊兒,騎馬前行。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騎馬,心裡有些緊張,更多的卻是興奮。

C姐心心念念想要騎一匹白馬,為了拍照,但牽馬的少年拒絕了她。按照購票資訊上的標號,那匹白馬,最後歸於我。

在少年的幫助下,我第一次翻身上馬,騎在馬背上,依然小緊張,怕自己太重,壓著白馬怎麼辦?(捂臉)

為我牽馬的少年,姓楊,是一名高二的學生。這匹馬名叫“青馬”,他告訴我,在他們的語境裡,青就是白的意思。青馬是他家養的,平時都是他父母在景區為遊客牽馬。週末或暑假的時候,便是他來。從他十一二歲開始,他就在景區裡當“引路人”了。他還告訴我,這些馬兒年紀大了之後,會放養在上山。

青馬

騎馬小分隊,除了C姐和我,還有一個酷酷的妹子。三人一組,開始順著山勢往上走。

騎在馬背上的我,雙手緊緊抓住馬鞍上的把手,就怕馬兒突然加速,自己沒抓穩,然後掉下去,上演一幕悲劇。第一次騎馬,就要跋山涉水,天真的我,並沒有多想,在心裡暗戳戳地興奮著。

走了一段山路之後,到達相對比較平坦的道路,膽子漸漸變大,我開始掏出手機,一會兒拍拍前面騎馬的C姐,一會兒拍拍沿途盛開的高山杜鵑,甚是愜意。

走走拍拍,我們騎馬小分隊到達鍋莊坪,在此停留,一邊等候步行的小夥伴,一邊欣賞四周的風光。

站在鍋莊坪,隔著一條深溝,對望貓鼻樑,漫山青翠。盤旋的公路,隱沒在重山之中。重山之巔的殘雪,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等到所有小夥伴到來之後,大家聚在一起拍合照。合照完了之後,就各自拍照。我追著青馬,給它拍了很多照片。

同行的小夥伴們,有一位在讀員警學院的學生。體力非常好,在拍照的時候,各種跳躍抓拍。看他起跳拍照,其他小夥們忍不住了,紛紛舉起來,各種跳躍合照。

我也在這之中,跳了兩三次之後,有些喘氣。在高原之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劇烈運動。

當看到最後的照片時,我忍不住捂臉,照片裡的我,要不沒起跳,要不其他小夥伴都落地了,我還在空中,簡直在各種“扯後腿”。

山裡的天氣,說變就變。山的那邊陽光明媚,山的這邊霧靄濛濛,隨時可能大雨傾盆。

我們在鍋莊坪停留的時候,天是淺灰色的,濃重的霧氣,遮蔽著遠方的山林,而那是我們將要去向的地方。

即將下雨的天氣,並沒有打消大家的積極性,小夥伴們都表示,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上馬啟程,繼續旅途。

從鍋莊坪到朝山坪,要經過幾段懸崖旁邊,我坐在馬上,往懸崖下看,忍不住心驚膽戰。青馬走的路,就在臨近懸崖,更增加幾分刺激和驚險。

我努力平復自己的緊張,和少年說話,以此來轉移注意力。

瘦弱的老馬

拍照的時候,這匹馬看著我的眼神,很認真

經過懸崖邊的小路之後,便是向上蔓延的山路,沿途都是草地,不知名的小黃花開得燦爛。草地上的牛羊,有的臥坐,有的漫步,有的吃草,有的飲水……閒適的讓人羡慕。

到達朝山坪之後,大家下馬休息。而徒步的小夥伴,也有幾個已經走上來。大家慢慢前行,甚至超過了我們騎馬小分隊。

朝山坪

相傳四位姑娘為了抵擋洪水化成山峰的日子是農曆的五月初四,人們為了紀念四位姑娘,在每年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朝山坪舉行隆重的“朝山會",為姑娘們祈禱,也向她們祈求風調雨順、村寨平安。

朝山會舉行期間,人們會盛裝出席,帶著酥油、青稞咂酒、糍粑等食物,來到四姑娘山的朝山坪,舉行盛會。

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錯過了盛會。只留下遠處飄揚的經幡和盛開的杜鵑。

休息一陣之後,繼續前進。這次我選擇步行,跟在青馬後面,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跑得不亦樂乎。

一路走走停停,一會兒騎馬,一會兒步行,在中午十二點半左右,抵達打尖包。打尖包,剛一聽這個名字的時候,總讓我想起古裝劇裡的客棧小二,見有客人上門,便會上前問詢“客官,你是打尖啊,還是住店呢?”顧名思義,打尖包,確實是人們休息補給的地方。

打尖包對面的山景

這裡彙集了許多前來徒步的遊客,天南海北,到處都有。人們在這裡停留,休息,補給,然後繼續上路,或前行,會返回。彼此匆匆相識,再匆匆別離。

在打尖包吃過簡單的午飯之後,有的小夥伴繼續前行,有的在此停留。由於下雨的關係,大部分的小夥伴,都選擇到此為止。

追隨前行小夥伴的腳步,我們騎馬小分隊繼續跟上。小夥伴的速度很快,我們騎馬追了有半個多小時,才看到他們的背影。

越往溝裡行走,植被越豐富。樹上的松蘿越加茂密,總讓我想到盤絲洞的蛛絲,然後一個個古怪的想法,在腦袋裡天馬行空:如果突然出現一隻大蜘蛛,幻化成人的模樣,勾引往來的遊客……

追上小夥伴之後,繼續前行了半個小時,大概下午一點四十分左右,到達了老牛院子。

老牛院子是牧民放羊牛羊的地方,有低矮的石屋,石屋上了鎖,沒有人在裡面。石屋旁邊,也是用石塊壘成的院子,被圈起來的地方,野草豐茂。

院子外面的地方,有一條溪流,在山間經過,蔓延至遠方。

溪流的對岸,開滿紫色的鮮花,一片接著一片,很是壯觀。可惜天公不作美,霧氣朦朧,如果有陽光,一定會更美好。

院子的圍欄上,不時跑過幾隻小松鼠,小小的,胖胖的,速度奇怪,哧溜溜的,眨眼便不見。

由於時間和天氣的原因,我們決定到此而返。停留一陣,便沿路返回。沿途風光依舊如來時般,近處的朦朧,遠處的蔚藍……

下午五點左右,出了海子溝,迎接我們的,是陽光燦爛。這一天的行程,至此結束。

儘管,這次的徒步之旅,未能看到海子溝的大海子和花海子,甚至更多的景色,但人生便是如此,總有遺憾,卻也給人希望。所以,我還想再去海子溝,徒步與騎馬,露營與星空,花海與草甸……我為此而滿懷期待,下一次的四姑娘山之旅。

溫馨小提示:

海子溝簡介:海子溝是四姑娘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子溝全長19.2千米,面積126.48平方千米,溝內有花海子、浮海、藍海等十多個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見底。

行程如下:長坪村至鍋莊坪約3千米,鍋莊坪至老牛園子8千米,老牛園子至大海子2千米,大海子至花海子2千米,花海子至雙海子8千米。

沿途景點:朝山坪、打尖包、老牛院子、大海子、花海子、夫妻海等。

門票:現執行旺季價格(04月01日~11月30日):60.00元/人

特別聲明:圖文皆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侵權必究。

然後,選擇和C姐一塊兒,騎馬前行。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騎馬,心裡有些緊張,更多的卻是興奮。

C姐心心念念想要騎一匹白馬,為了拍照,但牽馬的少年拒絕了她。按照購票資訊上的標號,那匹白馬,最後歸於我。

在少年的幫助下,我第一次翻身上馬,騎在馬背上,依然小緊張,怕自己太重,壓著白馬怎麼辦?(捂臉)

為我牽馬的少年,姓楊,是一名高二的學生。這匹馬名叫“青馬”,他告訴我,在他們的語境裡,青就是白的意思。青馬是他家養的,平時都是他父母在景區為遊客牽馬。週末或暑假的時候,便是他來。從他十一二歲開始,他就在景區裡當“引路人”了。他還告訴我,這些馬兒年紀大了之後,會放養在上山。

青馬

騎馬小分隊,除了C姐和我,還有一個酷酷的妹子。三人一組,開始順著山勢往上走。

騎在馬背上的我,雙手緊緊抓住馬鞍上的把手,就怕馬兒突然加速,自己沒抓穩,然後掉下去,上演一幕悲劇。第一次騎馬,就要跋山涉水,天真的我,並沒有多想,在心裡暗戳戳地興奮著。

走了一段山路之後,到達相對比較平坦的道路,膽子漸漸變大,我開始掏出手機,一會兒拍拍前面騎馬的C姐,一會兒拍拍沿途盛開的高山杜鵑,甚是愜意。

走走拍拍,我們騎馬小分隊到達鍋莊坪,在此停留,一邊等候步行的小夥伴,一邊欣賞四周的風光。

站在鍋莊坪,隔著一條深溝,對望貓鼻樑,漫山青翠。盤旋的公路,隱沒在重山之中。重山之巔的殘雪,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等到所有小夥伴到來之後,大家聚在一起拍合照。合照完了之後,就各自拍照。我追著青馬,給它拍了很多照片。

同行的小夥伴們,有一位在讀員警學院的學生。體力非常好,在拍照的時候,各種跳躍抓拍。看他起跳拍照,其他小夥們忍不住了,紛紛舉起來,各種跳躍合照。

我也在這之中,跳了兩三次之後,有些喘氣。在高原之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劇烈運動。

當看到最後的照片時,我忍不住捂臉,照片裡的我,要不沒起跳,要不其他小夥伴都落地了,我還在空中,簡直在各種“扯後腿”。

山裡的天氣,說變就變。山的那邊陽光明媚,山的這邊霧靄濛濛,隨時可能大雨傾盆。

我們在鍋莊坪停留的時候,天是淺灰色的,濃重的霧氣,遮蔽著遠方的山林,而那是我們將要去向的地方。

即將下雨的天氣,並沒有打消大家的積極性,小夥伴們都表示,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上馬啟程,繼續旅途。

從鍋莊坪到朝山坪,要經過幾段懸崖旁邊,我坐在馬上,往懸崖下看,忍不住心驚膽戰。青馬走的路,就在臨近懸崖,更增加幾分刺激和驚險。

我努力平復自己的緊張,和少年說話,以此來轉移注意力。

瘦弱的老馬

拍照的時候,這匹馬看著我的眼神,很認真

經過懸崖邊的小路之後,便是向上蔓延的山路,沿途都是草地,不知名的小黃花開得燦爛。草地上的牛羊,有的臥坐,有的漫步,有的吃草,有的飲水……閒適的讓人羡慕。

到達朝山坪之後,大家下馬休息。而徒步的小夥伴,也有幾個已經走上來。大家慢慢前行,甚至超過了我們騎馬小分隊。

朝山坪

相傳四位姑娘為了抵擋洪水化成山峰的日子是農曆的五月初四,人們為了紀念四位姑娘,在每年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朝山坪舉行隆重的“朝山會",為姑娘們祈禱,也向她們祈求風調雨順、村寨平安。

朝山會舉行期間,人們會盛裝出席,帶著酥油、青稞咂酒、糍粑等食物,來到四姑娘山的朝山坪,舉行盛會。

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錯過了盛會。只留下遠處飄揚的經幡和盛開的杜鵑。

休息一陣之後,繼續前進。這次我選擇步行,跟在青馬後面,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跑得不亦樂乎。

一路走走停停,一會兒騎馬,一會兒步行,在中午十二點半左右,抵達打尖包。打尖包,剛一聽這個名字的時候,總讓我想起古裝劇裡的客棧小二,見有客人上門,便會上前問詢“客官,你是打尖啊,還是住店呢?”顧名思義,打尖包,確實是人們休息補給的地方。

打尖包對面的山景

這裡彙集了許多前來徒步的遊客,天南海北,到處都有。人們在這裡停留,休息,補給,然後繼續上路,或前行,會返回。彼此匆匆相識,再匆匆別離。

在打尖包吃過簡單的午飯之後,有的小夥伴繼續前行,有的在此停留。由於下雨的關係,大部分的小夥伴,都選擇到此為止。

追隨前行小夥伴的腳步,我們騎馬小分隊繼續跟上。小夥伴的速度很快,我們騎馬追了有半個多小時,才看到他們的背影。

越往溝裡行走,植被越豐富。樹上的松蘿越加茂密,總讓我想到盤絲洞的蛛絲,然後一個個古怪的想法,在腦袋裡天馬行空:如果突然出現一隻大蜘蛛,幻化成人的模樣,勾引往來的遊客……

追上小夥伴之後,繼續前行了半個小時,大概下午一點四十分左右,到達了老牛院子。

老牛院子是牧民放羊牛羊的地方,有低矮的石屋,石屋上了鎖,沒有人在裡面。石屋旁邊,也是用石塊壘成的院子,被圈起來的地方,野草豐茂。

院子外面的地方,有一條溪流,在山間經過,蔓延至遠方。

溪流的對岸,開滿紫色的鮮花,一片接著一片,很是壯觀。可惜天公不作美,霧氣朦朧,如果有陽光,一定會更美好。

院子的圍欄上,不時跑過幾隻小松鼠,小小的,胖胖的,速度奇怪,哧溜溜的,眨眼便不見。

由於時間和天氣的原因,我們決定到此而返。停留一陣,便沿路返回。沿途風光依舊如來時般,近處的朦朧,遠處的蔚藍……

下午五點左右,出了海子溝,迎接我們的,是陽光燦爛。這一天的行程,至此結束。

儘管,這次的徒步之旅,未能看到海子溝的大海子和花海子,甚至更多的景色,但人生便是如此,總有遺憾,卻也給人希望。所以,我還想再去海子溝,徒步與騎馬,露營與星空,花海與草甸……我為此而滿懷期待,下一次的四姑娘山之旅。

溫馨小提示:

海子溝簡介:海子溝是四姑娘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子溝全長19.2千米,面積126.48平方千米,溝內有花海子、浮海、藍海等十多個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見底。

行程如下:長坪村至鍋莊坪約3千米,鍋莊坪至老牛園子8千米,老牛園子至大海子2千米,大海子至花海子2千米,花海子至雙海子8千米。

沿途景點:朝山坪、打尖包、老牛院子、大海子、花海子、夫妻海等。

門票:現執行旺季價格(04月01日~11月30日):60.00元/人

特別聲明:圖文皆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