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疆棉花告訴你:1毫米作用有多大?

很難想像1毫米是衡量棉花等纖維品質的關鍵指標。 就是這1毫米, 不僅會影響棉花的採收方式、加工流程, 而且還會給每噸棉花帶來近幾百元不等的價格差異;也是這1毫米, 不僅是棉花種植戶、棉花加工企業格外關注的品質指標, 還是棉紡企業必須考慮的原料品質因素。

“以前種植的棉花品種有很多種, 種什麼品種, 完全憑經驗。 現在, 哪些品種的棉花品質更好, 哪些品種的棉花品質不夠好, 通過公證檢驗資料都能很清楚地看出來。 ”棉農閆益生指著他手裡上千畝尚未結出棉桃的棉花地跟記者說,

“正是有了這些詳細的檢驗資料, 品質不夠好的棉花品種被逐漸淘汰, 而那些品質表現更為優異的棉花品種則被保留下來”。

如何對棉花的品級進行檢驗?溫度:20℃±2;濕度:65%±3, 走進纖檢系統設立在新疆幾十個實驗室中的任何一間, 溫度和濕度指標都控制在這個範圍之內。

每一包從倉庫現場抽樣封裝的棉花樣品都會被送往公檢實驗室, 在這裡完成顏色級、軋工品質、長度、斷裂比強度和馬克隆值等品質檢驗。

棉花對環境的溫濕度非常敏感, 一旦設置在每個房間上方的溫濕度探頭檢測到該房間的溫度和濕度超過允差範圍, 系統將自動停止接受該區域的大容量快速檢驗儀(HVI)檢驗結果, 保證樣品始終在符合要求的溫濕度環境中進行檢驗。

此前, 對棉花的檢驗是按比例進行抽檢, “眼看、手扯”是檢驗師依據感官給出一個很粗略的棉花品級結論的主要方式。

“這種簡單粗略的品級指標無法體現出每包棉花內在的具體品質, 也無法滿足客戶對棉花品質詳細瞭解的需要。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副局長鄧鑫介紹, 自從國家實行棉花逐包儀器化品質檢驗, 每包棉花的長度、強力、馬值等詳細的品質指標都能做到一目了然。

鄧鑫說, “棉花銷售時, 這些質量數據成了交易雙方討價還價的重要依據。 最重要的是, 這些質量數據都來自國家實驗室,

完全的協力廠商資料, 公平公正透明, 買賣雙方都非常認可, 很少再出現交易糾紛。 ”

回想2015年, 那年新疆的天氣對棉花種植來說, 不利因素一個接著一個。 春天來得晚, 棉花播種比往常晚了十幾天;6月棉花生長期, 氣溫又達不到, 導致棉花纖維的成熟度不夠, 纖維長度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棉花的長度普遍在27毫米以下, 28毫米以上的只占不到20%, 總體長度比往年短了1毫米!

據瞭解, 按當時的價格, 長度相差1毫米的棉花售價每噸相差近200元。 也就是說, 如果按照原來的加工方式繼續下去, 一家企業當年或將承受幾百萬元的經濟損失。

因此, 長度是棉花的重要品質指標, 長度短就意味著棉花品質差, 品質差自然就賣不出好價錢。

在透明公正的資料面前, 棉農們就會自行優化加工流程, 確保棉花品質。

公證檢驗資料顯示, 調整加工流程後, 加工出來的棉花長度可以大大提高, 28毫米以上的棉花可達到75%, 比之前送檢的樣品提高了55個百分點。

新疆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少明說, “多虧有了公證檢驗資料, 讓我們及時調整了加工流程, 更新了配棉手段, 避免了盲目加工,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加工環節對纖維長度、短纖維率等指標的損傷, 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棉花的加工品質。 ”

為了提高棉花的加工品質, 新疆纖檢機構充分利用公檢大資料, 及時指導棉花加工企業的生產。 實踐證明, 對棉花提質增效是行之有效的。 每個棉花年度結束後, 纖檢部門還對公檢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撰寫棉花品質分析報告,為當地棉花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依據。(邢鄭)

(責編:韓成璽(實習)、李龍)

纖檢部門還對公檢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撰寫棉花品質分析報告,為當地棉花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依據。(邢鄭)

(責編:韓成璽(實習)、李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