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手把手教你寫產品分析報告

文/王偉華發佈於1天前閱讀2149評論1喜歡3

閱讀2149

標籤:

產品經理

作為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 就是能對一款產品進行有效深度的分析, 由這樣的需求產生了這樣一種文檔:產品分析報告。 最近作為產品實習生, 接連寫了幾份競品的產品分析報告, 也算是對它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在這裡, 和大家分享一些乾貨。 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學習一下。

產品概況(what)

1、背景

2、產品簡介

3、產品定位

產品概況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引子, 使人們通過這些內容初步瞭解這款產品是是什麼, 而介紹呢, 可以從以上三個角度進行介紹,

產品產生的背景:需求的來源(當前社會balabala, 存在著這樣的一些問題balablalb);

產品簡介:問題解決方案(這款產品具有balabala的功能, 可以解決balabala的問題)

產品定位:誰在用, 產品核心功能(它是一款XXX使用的, 可以幹嘛的產品)

體驗環境(where)

設備:手機型號

系統版本:Androidx.x.x

網路:wifi/3G/4G

app版本:x.x.x

這部分內容很簡單, 就是把你體驗產品時的硬體環境敘述一下, 有理有據, 才能增加說服力與真實性。 當出現bug的時候, 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出現問題的版本及手機。

產品分析(how)

結構圖/流程圖/功能圖

分析的第一步, 當然是要撥開產品華麗的外衣, 展示其內在的骨架了。 這部分可以用Mindmanage, axure等工具將其用簡單的框圖表達清楚。 這裡我放一張自己分析產品的圖, 便於大家理解。

這張圖我畫的非常簡單, 因為本身產品邏輯關係並不複雜。 我臨時畫的當個栗子。

相信大家可以看出, 其實這樣的圖並不難畫, 因為只要你能很好的表達清楚其功能結構, 讓看文檔的人能直觀瞭解每一個功能模組的優先順序, 邏輯關係, 那麼, 它就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通過這樣的圖, 寫作者本身也能通過現象看本質, 瞭解產品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功能實質。

層次分析(戰略/範圍/框架/表現)

現在開始正式分析產品, 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 正如括弧內所寫角度, 當然, 每個產品, 作者都有著自己的分析角度, 這裡只是列舉了幾個供參考。

戰略:偏宏觀定位, 又回到了產品定位的層面, 假如你是這款產品的產品經理, 你如果定義這款產品的戰略層面?可以說一說自己對於他們用戶群, 市場概況, 痛點, 需求等理解。

範圍:這個角度, 可以分析一下它的功能, 最好給出這樣一個直觀的表格

這樣的表格可以非常清晰地顯示出功能以及作用, 好比精確的把骨架拆分成骨頭, 分別進行分析

框架:意為產品上資訊的分佈形式以及功能模組的表現形式。 比如下拉的功能表;各個按鈕的擺放位置;資訊是以圖片表現還是圖文表現;

表現層:這部分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讓你以一個審美者的角度, 感覺整個產品的視覺設計, 比如, 交互:左劃右劃,

下拉, 彈出等動作。 色調:整體採用了黑灰色調;藍白色調, 等等視覺因素, 都可作為表現層進行分析。

總結

基本通過以上幾個角度分析就能得出一個初步的體驗結論。

優點:從以上幾個層面得出你認為做的非常好的方面

缺點:經過你的體驗, 你認為哪些有待改進, 哪些體驗不好。

這樣一份基本的產品分析報告就寫成了, 當你分析的產品越多, 你對每一個角度理解都會越深刻。 這也是產品經理快速提高自己對一款產品理解深度的快捷方法。 希望大家可以通過我這篇簡單介紹瞭解產品分析報告的撰寫。

文 / 王偉華 微信公眾號:夜漫產品

本文轉自 微信公眾號:夜漫產品 作者:王偉華 若有任何來源問題, 請聯繫QQ:2977686517及時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