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擰緊青少年愛滋病傳播的“水龍頭”

新華社聯合國3月24日電 專訪:擰緊青少年愛滋病傳播的“水龍頭”——訪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主任張銀俊

新華社記者顧震球

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主任張銀俊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 青少年是中國感染愛滋病數量上升最快的一個群體, 而其中90%以上的青少年愛滋病通過性傳播。 愛滋病入侵校園、感染者年齡越來越小已經成為令人擔憂的事實, 也是愛滋病防治工作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

張銀俊此次應邀來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1屆會議。

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她的主要做法是在幼稚園、小學、中學和大學援建“青愛小屋”, 開展愛滋病防治教育, 這一做法被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駐華代表處官員形象地比喻為“在上游擰緊水龍頭”。

張銀俊說, 她是以一位母親的身份投入到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工作中的, 通過向學校援建“青愛小屋”, 加強愛滋病防治教育, 讓青少年及其家長不再談“艾”色變, 從源頭上擰緊愛滋病病毒傳播的“水龍頭”, 有效遏制愛滋病在青少年群體中的蔓延趨勢, 為實現聯合國在2030年消滅愛滋病疫情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銀俊說, 她在2006年發起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教育工程, 剛起步時遇到很大的阻力, 因為社會上談“艾”色變、談性色變。

不過, 在她與團隊的努力下, 有一所學校的校長終於決定嘗試在學校設立“青愛小屋”, 並開設有關防治愛滋病的課程。 隨著時間推移, 張銀俊團隊如今在中國二十幾個省市區的各類學校設立了1000多所“青愛小屋”, 直接受益者達到1000多萬人。

張銀俊說, 有效開展青少年愛滋病防治工作的核心是做好性教育。 在她看來, 為了教育孩子, 需要先教育家長, 為了教育學生, 需要先教育老師。 為此, 她與團隊辦起了性教育教師種子班, 並資助成都大學設立了“性教育輔修專業”, 專門培養從事學校性教育的專業人才。

十多年來, 各種培訓專案總共培養了5000名性教育專業教師, 性教育通過他們走進越來越多的幼稚園和校園。

接受性教育的孩子瞭解有關知識, 能夠避免接觸感染源, “這在中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張銀俊說, 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視學校性教育, 全國城鄉學校邀請他們講課輔導的也越來越多。 她說:“開展愛滋病防治教育和性教育實際上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扶貧工作, 如果一個家庭有孩子感染上愛滋病或者有女孩墮胎, 那麼這個家庭的負擔會很重。 ”

張銀俊說, 為了聯合國能在2030年實現“零艾滋”的目標, 2015年12月, 張銀俊在北京攜手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駐華代表蘇凱琳共同發起“天下母親, 以愛抗艾”國際公益簽名活動, 孩子和年輕母父成為簽名活動的主力軍。

“許多人原來對愛滋病諱莫如深或有莫名的恐懼感, 但在參加簽名活動後,

開始對愛滋病有所瞭解, 進而自覺宣傳愛滋病的知識, 教導青少年如何遠離愛滋病感染源。 這項活動還在深入進行中, ”張銀俊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