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多款學習APP現“黃段子” 成都家長很崩潰

學生們能借助電子設備或者學習類APP, 固然是一件好事。 不過, 近日, 成都市民吳女士卻特別焦心, 15歲的弟弟小鑫(化名)迷戀上一款名為“學霸君”的APP。 一次不經意的撞見, 吳女士在這款APP中發現不少“黃段子”。

近日, 另一款在學生中使用者不少的APP“作業幫”, 也被家長曝出內含不少“黃段子”。 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 有“黃段子”的學習類APP不止上述兩款, 其中部分尺度之大, 令人震驚。

家長崩潰:15歲娃關著門謊稱刷題 結果在看“黃段子”

成都商報記者到小鑫家時, 他正坐在陽臺。 幾天前, 因為一款“學霸君”的學習類APP, 家裡發生激烈的爭吵。

吳女士介紹, 小鑫是高中生, 最近家人給他買了智慧手機。 “他說可以線上刷題, 買手機時也說了, 手機要多用在學習上, 不能帶去培訓班”。

與家長的口頭協議, 小鑫遵守了, 平日上完培訓班回家後, 就回房裡學習。 最近, 小鑫白天打瞌睡的現象越發嚴重, 引起了家人重視。 吳女士說, “我開始擔心他是刷題太久, 沒休息好, 就想進房間提醒下, 哪曉得發現了大問題”。 原來, 當時小鑫盯著手機螢幕太出神, 吳女士走到身後時, 他都沒緩過神來。 “我看他到手機上全是葷段子, 當時就把他手機收了”。 隨後, 小鑫幾次試圖奪回手機, 在與家人爭吵時, 他將家裡東西打翻。

記者調查:多款學習APP有“黃段子” “作業幫”因此被家長投訴

隨後,

成都商報記者下載了名為“學霸君”的APP。 家長們指責的“黃段子”在“發現”欄目中一個名為“每日”的版塊裡, 該板塊下設多個子菜單。 吳女士提到“有葷段子”的在“每日一冷笑話”版塊。 記者稍微流覽, 在發帖內容中發現問題。 用戶“蘇亦菡”在7日發帖“厲害了”並配圖, 圖中內容為根據“鋤禾日當午”這句古詩改編的“黃段子”。 記者順著其資訊進行查看, 但無法查詢此用戶屬於哪個年齡階段的學生。 記者還在名為“我要當學霸”的APP上, 同樣發現涉及“黃段子”等。 有使用者上傳多張涉黃圖, 記者查閱了跟帖中使用者資訊, 最小的使用者資料顯示為初一學生。

此外, 學習類APP“作業幫”曾被家長投訴出現“黃段子”, 還在網上曬出截圖, 目前此類資訊已被封閉。

本地調查:有家長曾相互推薦 本意是幫助孩子學習

這類學習APP到底多少人在用?記者在一個成都本地的家長群進行諮詢, 多數家長都對上述APP知曉, 至於軟體有“涉黃”問題, 不少家長表示很驚訝。 “涉及未成年人的APP出現葷段子, 相關平臺還是應該作出相關的管理”。 成都市民林先生告訴記者, 自己孩子尚小, 還未涉及到這類APP的使用。 不過, 他提到, 身邊有家長在推薦或使用這類APP。 吳女士也表示, 小鑫使用的這款學習APP, 操作比較簡單, 加上平時小鑫有提到, 班上多數同學都在用, 對於不懂的問題, 在平臺上可以進行求助處理。

成都商報記者也注意到, 上述APP中, “作業幫”在其官網宣稱有超過2億的啟動用戶;而“我要當學霸”中, 僅是子版塊“小學自拍交友”,

則顯示成員10萬。

運營方回復:不良內容已處理 將進一步加強管理

7日下午, 成都商報記者通過APP“學霸君”聯繫上平臺工作人員。 據介紹, 針對此前舉報的“黃段子”內容, 已通知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處理。 對平臺出現的“黃段子”情況, 該工作人員表示, 平臺在相關問題上也有監管。 “監管工作我們在進行, 但無法做到百分百監管, 出了這件事後, 我們在管理上也會繼續加強”。

“作業幫”由於此前家長們的舉報並形成網路熱點後, 記者登錄“作業幫”時發現, 涉及“黃段子”的“同學圈”目前已下架。

“我要當學霸”的平臺上並無相關聯繫電話。 記者在其後臺使用者回饋一欄填寫“涉黃舉報”, 並附上電話, 還通過平臺提供的郵箱地址進行相關回饋,

截至發稿, 未收到回復。

律師說法:平臺具有監管責任 或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

四川凡高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小明進行解答, 他表示, 學習APP平臺多為未成年人使用, 出現“黃段子”, 平臺有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 “發現問題後, 平臺必須及時處理, 否則將受到相應處罰”。

林小明表示, 除了平臺在對不良資訊的監管方面負有相應責任, 從具體情況來看, 若達到入刑標準則還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 具體的量刑要從點擊量、內容形式及數量等方面來衡量。

“既然提供了平臺, 就應該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遮罩, 如果不能做到對資訊的過濾, 顯然, 平臺是有責任的”。 對於學習軟體存在使用者上傳不良資訊一事, 泰合泰律師事務所一位律師也發表了自己看法。

記者:許雯

記者:許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