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誓將硬骨頭啃到底!浙江全省打響一場“全面戰爭”

3月22日, 浙江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剿滅劣Ⅴ類水誓師大會, 向全省發出剿滅劣Ⅴ類水決戰決勝的衝鋒號。 會後, 浙江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 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時不我待的豪邁氣魄, 因地制宜迅速打響剿滅劣Ⅴ類水攻堅戰。

省委宣傳部

“六大行動”助力“剿劣”

3月24日, 省委宣傳部召開全省剿滅劣Ⅴ類水宣傳工作視訊會議, 組織全省宣傳文化戰線積極做好剿滅劣Ⅴ類水宣傳工作, 在全省上下迅速興起全面治水、徹底“剿劣”的宣傳熱潮。

浙江宣傳文化戰線將集全戰線之力, 重點開展“萬名記者走進治水現場”大型新聞行動、千名文藝工作者采風巡演行動、“萬名宣講員講治水”宣傳行動、“百名理論工作者赴治水一線”調查行動、千名“最美治水人”尋訪行動、“百萬志願者服務治水”文明行動“六大行動”,

為打好共治共用的全民治水戰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論支撐。

省高院

出臺《意見》提供司法保障

3月22日, 省高院制定了《關於為全面剿滅劣Ⅴ類水行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 共13條。 《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為全省劣Ⅴ類水剿滅行動有序推進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涉水污染環保公益訴訟, 依法支援各地環保聯合會作為公益訴訟主體起訴的案件, 加強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民事侵權行為的追責力度。

同時, 要堅持專業化審判方向, 加強環境資源審判組織建設。 積極爭取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 推進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審判“三合一”審理模式, 吸收環保專業人民陪審員, 進一步提高水環境審判工作專業化水準。 目前, 紹興、湖州等地法院已成立了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庭。

省財政廳

出臺清淤以獎代補政策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決策部署, 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近日, 省財政廳會同省水利廳, 將河湖庫塘清汙(淤)及汙(淤)泥處置納入專項資金的支持範圍, 對採用生態環保方式清理、處置受污染淤泥的市縣實行以獎代補政策, 政策實施期限為2016—2020年。

省治水辦

組建專家團隊一對一問診

截至2016年底, 浙江仍有6個省控、27個市控劣Ⅴ類水質斷面尚未消滅, 此外還有一些水質低下的小河、小溪、小溝、小池塘, 均是難啃的“硬骨頭”。

產生劣Ⅴ類水的根源多樣, 既有截汙納管不到位、產業整治不徹底的原因, 也有河道治理不科學、水系溝通不暢、水生態修復艱難等問題, 治理任務十分艱巨。

33位來自治水領域的專家組成首席技術顧問團, 一對一“牽手”浙江33個省、市控劣Ⅴ類水質斷面的全程技術指導、把脈會診工作。

按照“一條有市控以上劣Ⅴ類水質斷面的河(湖)+一位首席技術顧問+幾位元專家”的運作模式, 每位元首席技術顧問都將發揮專業特長, 組建起自己的工作團隊, 為當地的剿劣工作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目前,

浙江各地已限定時限, 倒排時間, 地毯式排查轄區內劣Ⅴ類水體, 按照專案化推進、清單化管理的要求, “一點一策”編制剿滅劣Ⅴ類水實施方案。

省水利廳

掛圖作戰推進“三大工程”

省水利廳把劣Ⅴ類水剿滅行動作為核心任務來抓, 全力以赴、掛圖作戰, 狠抓河道清淤、生態配水與修復、排污口整治等“三大工程”推進。

科學“清”

加快清淤疏浚

著力消除劣Ⅴ類水體污染病灶

全省“十三五”期間計畫清淤3.5億方, 今年計畫完成8000萬方, 其中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所在河網、水系淤(汙)泥467萬方, 要集中力量重點推進斷面所在幹支流河道、區域水系清淤, 於今年6月底前提前完成清淤任務。

從嚴“截”

加強入河管控

實行排污口“身份證”管理

啟動入河排污口“身份證”式管理,

公開排污口名稱、編號、位置、匯入主要污染源、整治措施和時限、監督電話等資訊。 開展入河排污口識別、登記和審核工作, 建立入河排污口資訊管理系統。 建立水利環保聯動執法機制, 嚴厲查處違法設置排污口和偷排污水行為。

系統“修”

推動河湖綜治

改善河湖溪塘水體淨化能力

加快沿海五大平原擴排工程和百餘條中小流域綜合治理, 基本覆蓋省市重點水質斷面所在水系, 治一條成一條、治一片成一片, 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000公里。 綜合採取生態駁岸建設、植物綠化護坡、水系縱橫溝通、河岸灘塗修復、河面生態浮床等措施, 進一步提升水體自淨能力。

突出“活”

促進活水暢流

加強合理配水提升水質

促進水體流動、增大河湖水體調蓄容量對改善水環境、提升水質至關重要。 研究制定消劣任務較重的上塘河水系、金清水系、溫瑞塘河水系配水方案,採取站泵聯調、上游水庫增加下泄流量、降雨徑流補給等舉措,維持一定的水面率以及河流的合理流量,維護河湖生態健康。研究並啟動一批引配水工程,加強庫庫、庫河、河河、河湖連通聯調,大力推進引水入城、引水入村工程建設。

注重“長”

建立長效機制

深化落實“河長制”

以全面深化河長制為契機,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進一步落實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強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推進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鞏固河道保潔“全覆蓋”成果,保持河流、湖泊、池塘、溝渠等各類水域水體潔淨。

在這場攻堅戰中,只有參與者、沒有旁觀者,浙江社會各界都迅速行動起來,發揮資金、技術、專業等優勢,造就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共同演奏恢宏的治水新樂章,奪取劣Ⅴ類水剿滅戰的徹底勝利。

研究制定消劣任務較重的上塘河水系、金清水系、溫瑞塘河水系配水方案,採取站泵聯調、上游水庫增加下泄流量、降雨徑流補給等舉措,維持一定的水面率以及河流的合理流量,維護河湖生態健康。研究並啟動一批引配水工程,加強庫庫、庫河、河河、河湖連通聯調,大力推進引水入城、引水入村工程建設。

注重“長”

建立長效機制

深化落實“河長制”

以全面深化河長制為契機,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進一步落實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強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推進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鞏固河道保潔“全覆蓋”成果,保持河流、湖泊、池塘、溝渠等各類水域水體潔淨。

在這場攻堅戰中,只有參與者、沒有旁觀者,浙江社會各界都迅速行動起來,發揮資金、技術、專業等優勢,造就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共同演奏恢宏的治水新樂章,奪取劣Ⅴ類水剿滅戰的徹底勝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