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小米成第一,Fitbit 還沒死,蘋果或推新品,可穿戴行業沒你想得那麼糟

這兩天, 小米的好消息不斷。 首先是小米手機 Q2 出貨量增長 58%, 闊別三個季度後, 小米又重新殺進全球五強, 排在三星、蘋果、華為、OPPO 之後。 另外一條更重磅的消息是, 小米手環在國內銷量火爆, 力壓 Fitbit 和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廠商。

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 2017 年第二季度, 全球可穿戴設備的總出貨量達到了 2160 萬, 較去年同期增長了 8%, 其中小米拿下了 17.1% 的市場份額, 成為全球第一, 而 Fitbit 和蘋果分別為 15.7% 和 13.0%。

業內從來不缺少唱衰可穿戴設備的聲音, 儘管也有類似 Pebble、Jawbone 這樣的可穿戴大廠推出歷史舞臺, 但可穿戴行業一直都在堅挺著。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 中國低成本健身手環以及美國高端智慧手錶的需求依然強勁, 共同推動著可穿戴市場的增長。

小米在 2017 年 Q2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了 370 萬部, 比 2016 年 Q2 的 300 萬增長 23%。 小米手環在國內廣受歡迎, 得益於其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以及豐富的功能,

比如心率檢測、計步、日程提醒。

蘋果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 280 萬部, 同期增長 56%, 由於蘋果對自家智慧手錶產品上的懈怠, 以及在市場規模更大的健身手環細分領域的缺席, 所以敗給小米。 不過, 有消息稱, 蘋果將於九月發佈 Apple Watch Seriel 3, 該新品除了續航更長之外, 還支援蜂窩網路, 可獨立於 iPhone 接打電話、發送資訊。 屆時, 蘋果新手錶的面世有望帶動銷量重回巔峰。

在 Apple Watch 這樣的高端可穿戴設備, 以及小米手環這類低端產品的擠壓下, Fitbit 的處境似乎有點尷尬。 Fitbit 市場份額比為 16%, 與去年同期排名第一時的 29% 相比, 下滑明顯,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產品定位上的模糊。

不過, 今年的 Fitbit 有意往更加「高端」的方向發力。 Fitbit 的 CEO James Park 透露, 公司期望在聖誕假期前發佈新款智慧手錶,

並稱這將是「業界獨一無二」的手錶。 他表示:「我們正在執行公司過渡計畫, 這增強了我們實現全年業績的信心。 我們相信, 我們的智慧手錶將為人們提供最好的健康和健身體驗, 它將在假日購物季前交付給用戶, 推動下半年公司業績增長。 」

話雖這樣講, 但 Fitbit 依舊要面對來自產品定位、競爭對手、生產以及裁員的壓力, 其股價跟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下跌 63%。 在一定程度上, Fitbit 跟已經倒閉的 Jawbone 有相似之處, Jawbone 在產品的定位和人才上沒有布好局, 用戶需求沒抓穩, 再加上對供應鏈控制力薄弱, 產品更迭速度緩慢, 才導致最終失敗的結果。

不過, 可穿戴領域也遠沒有走到「衰落」的境地。 實際上, 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開始重視用戶需求, 從多方面改善可穿戴產品體驗。 例如, 360 抓住了父母對孩子安全、交流、健康管理的需求, 推出 360 兒童智慧手錶。

另外, 不少傳統企業也涉足可穿戴領域, 可穿戴產品無論從形態上還是功能上都向多元化發展。 時尚品牌 Fossil 推出一款定位于奢侈品的智慧手錶,

而耐克、李甯、安踏等傳統運動品牌也在智能運動鞋上有所嘗試。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 AI 跟可穿戴設備的結合也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出門問問的 Ticwatch 智慧手錶就是人工智慧和智慧手錶結合的典型案例。 Ticwatch 搭載中文智慧手錶作業系統 Ticwear, 可成為智慧家居控制中心, 並支持 NFC 支付。 對於從「純 AI 演算法」起家的出門問問來講, Ticwatch 不僅是一款獨立的可穿戴設備, 而且是 AI 產品化後的智慧終端機。

據 CCSinsight 的資料顯示,到 2019 年,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總額將達到 250 億美元,可見,可穿戴領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潛力。雖然 Pebble、Jawbone 的倒閉,以及 Fitbit 的衰落給曾經火熱的可穿戴市場蒙上了陰影,但可穿戴設備正在以新的方式在困境中生存著。在淘汰期過後,對於現在的可穿戴入局者來說,重要的是如何找准產品和市場的定位,以及用戶的需求,畢竟還是要拿產品來說話。另外,隨著感測器、電池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的落地,可穿戴設備還將被賦予新的意義,擁有更加廣闊的使用場景。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佈,轉載請注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導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據 CCSinsight 的資料顯示,到 2019 年,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總額將達到 250 億美元,可見,可穿戴領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潛力。雖然 Pebble、Jawbone 的倒閉,以及 Fitbit 的衰落給曾經火熱的可穿戴市場蒙上了陰影,但可穿戴設備正在以新的方式在困境中生存著。在淘汰期過後,對於現在的可穿戴入局者來說,重要的是如何找准產品和市場的定位,以及用戶的需求,畢竟還是要拿產品來說話。另外,隨著感測器、電池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的落地,可穿戴設備還將被賦予新的意義,擁有更加廣闊的使用場景。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佈,轉載請注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導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