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個與高速列車賽跑的“Running Man”團隊

“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鬥, 特別能奉獻, 這是我們高速中心整個集體的精神面貌。 ”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高速列車中心教工黨支部書記魯寨軍滿懷深情地說, “默默堅守, 不斷學習, 精益工作, 這是優秀共產黨員對党和國家最深沉的承諾。 ”

成立於2010年12月的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高速列車研究中心教工黨支部, 現有黨員16人, 平均年齡37歲, 平均黨齡14年。 通過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建設了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 解決了系列關鍵工程技術難題, 創造了一流的工作業績, 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認可。

支部連續獲中南大學先進黨支部稱號, “兩學一做”學習案例被推薦參加教育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案例展示。 團隊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二等獎2項,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 省部級一等獎9項。 中央電視臺通過《中國高鐵:創新之路》《超級工程2:中國車》《走遍中國:跑出世界最高速》等紀錄片全方位展現團隊研究成果對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團隊制”讓支部集體更加團結

魯寨軍介紹:“我們這是一個特別的支部, 最為特別的一點就是我們延續、發揚了‘團隊制’的優良傳統。 ”多種形式的黨建教育活動促進全體教職員工凝心聚力, 實現集中力量承接大項目、集中經費建設大平臺、集中業績申報大成果、集中資源培養研究生。

通過常態化政治理論學習, 持續化扶貧助學、紅色教育基地專題生活會等特色黨建活動, 夯實了思想基礎, 形成了“顧大局、講奉獻、勇擔當”的支部文化, 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堡壘作用不斷加強。

支部經常組織研討、觀看視頻、支部書記講黨課、新媒體平臺學習等活動, 讓廣大黨員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和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將支部建設和教師團隊建設有機結合, 增強全體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同時讓出國訪問的黨員教師同步參與學習教育, 使包括獲德國終身教師資格、多所國內外大學高薪爭聘的劉輝老師等人均及時回歸中心。

作為支部書記的魯寨軍, 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著一個支部書記的職責,

用自己身先士卒、敢於拼搏、甘於奉獻的精神影響和帶動著身邊的人。

他總是在各種評先評優的時候, 總是先推舉他人;作為研究生導師和本科生的班導師, 他與同學們保持亦師亦友的良好關係, 學生都親切的叫他“魯大師”;他在國慶婚禮次日便趕回學校準備實驗, 在愛人住院待產時仍然堅守在實驗現場, “對工作我可以說毫無保留, 對於家庭我還是心懷愧疚。 要問我家小孩最喜歡誰, 她肯定是回答媽媽。 ”魯寨軍說, “這不僅僅是我的生活剪影, 也是支部成員們的生活常態。 我們團隊中的所有人都有著高強度、高責任心、高風險的工作任務, 都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使命。 ”

與高速列車賽跑的“Running Man”團隊

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高速列車中心已經實現了“大風環境行車安全評估、監測預警與行車指揮技術”和“列車碰撞試驗系統及安全評估技術”等多項創新性技術的研發, 使高速列車研究中心成為了鐵路科研領域享有一定盛譽的團隊。

支部委員杜學軍介紹:“支部黨員對待工作都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他們成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頂樑柱。 ”

高速列車中心團隊成員在野外實驗

該團隊在我國西北地方“亞歐大陸橋”重要通道----蘭新線上解決了“蘭新線‘百里風區’行車安全”這一世界性難題, 為蘭新線高鐵的開通奠定了基礎。 其中, 魯寨軍負責動車組蘭新二線大風實驗, 劉堂紅負責普速客貨車輛蘭新既有線和南疆線大風實驗, 熊小慧負責蘭新二線防風設施試驗, 周偉負責大件貨物運輸和高寒車的實車試驗。 這些項目實施時, 曾面臨著艱苦的外界環境, 有時是在上百里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 有時是在黃沙滿天的夜晚裡進行, 有時凍傷手腳,有時紫外線過敏。但在困難面前,科研團隊沒有退縮、沒有怨言,凝心聚力,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

周偉老師年均出差200天以上,大部分時間是在野外作業或隨車測試。2014年春天,他在蘭新二線百里風區的戈壁灘上,住著臨時工棚、吃著速食麵等速食、頂著15級大風進行作業,持續了30多個日日夜夜。“一次強風沙氣候期間,我們發現工棚異常響動立馬跑出鑽到自備的小汽車裡,眼看著工棚在一分鐘內被掀翻了。沒有水和乾糧,我們躲在車裡足足16個多小時。”周偉說。

今年5月底,由副教授熊小慧帶隊的團隊受邀前往馬來西亞進行列車空氣動力學測試,這是該院首次承擔高速動車組出國科學實驗。“試驗場地沒有電,我們就用汽油發電機提供電能;沒有燈光,我們就用兩輛汽車的遠光燈照明;擔心天氣突然下雨損壞設備,我們就搭起帳篷,並監控氣壓和濕度的變化。”熊小慧回憶說,經過團隊日日夜夜的不懈奮鬥,任務圓滿完成。高速中心科研團隊得到馬來西亞業主方和中車長客工程師的一致讚賞。

在支部成員們的身上,閃光著基層共產黨員敢說敢做、務實求真、團結他人、樂於奉獻的時代精神,模範的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之無愧的正能量、好榜樣。他們將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中心科研優勢及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為學校實施“雙一流”建設,為不斷推進我國“一帶一路”和高鐵“走出去”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有時凍傷手腳,有時紫外線過敏。但在困難面前,科研團隊沒有退縮、沒有怨言,凝心聚力,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

周偉老師年均出差200天以上,大部分時間是在野外作業或隨車測試。2014年春天,他在蘭新二線百里風區的戈壁灘上,住著臨時工棚、吃著速食麵等速食、頂著15級大風進行作業,持續了30多個日日夜夜。“一次強風沙氣候期間,我們發現工棚異常響動立馬跑出鑽到自備的小汽車裡,眼看著工棚在一分鐘內被掀翻了。沒有水和乾糧,我們躲在車裡足足16個多小時。”周偉說。

今年5月底,由副教授熊小慧帶隊的團隊受邀前往馬來西亞進行列車空氣動力學測試,這是該院首次承擔高速動車組出國科學實驗。“試驗場地沒有電,我們就用汽油發電機提供電能;沒有燈光,我們就用兩輛汽車的遠光燈照明;擔心天氣突然下雨損壞設備,我們就搭起帳篷,並監控氣壓和濕度的變化。”熊小慧回憶說,經過團隊日日夜夜的不懈奮鬥,任務圓滿完成。高速中心科研團隊得到馬來西亞業主方和中車長客工程師的一致讚賞。

在支部成員們的身上,閃光著基層共產黨員敢說敢做、務實求真、團結他人、樂於奉獻的時代精神,模範的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之無愧的正能量、好榜樣。他們將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中心科研優勢及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為學校實施“雙一流”建設,為不斷推進我國“一帶一路”和高鐵“走出去”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