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東營口岸首次使用“進口牛檢疫資訊追溯平臺”迎單批品種最多種牛入境

8月4日14點, 經過18個小時的緊張有序工作, 3068頭紐西蘭種牛從“BISON EXPRESS”貨輪上完成卸離, 順利抵達東營厚德畜牧隔離養殖公司進口牛指定隔離場。 該批種牛共分五個品種, 其中安格斯1426頭、荷斯坦329頭、海福特38頭、娟姍1173頭、西門塔爾102頭, 是東營口岸進口種牛品種最多的一次。

在貨輪靠泊東營港前, 東營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碼頭和運輸車輛進行了徹底的消毒, 並在船舶靠岸後實施了登輪檢疫。 在貨輪上, 檢驗檢疫人員對相關檢疫證書進行了核查, 查閱了該船的航行日誌, 清點了種牛的數量, 並對該批種牛進行了臨床觀察。 在確認所有證書合格, 種牛健康狀況良好後, 同意將種牛卸離。 該批種牛將在東營厚德畜牧隔離養殖公司進口牛指定隔離場實施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

期間, 東營檢驗檢疫局將對該批種牛逐頭采血, 進行牛副結核病、牛病毒性腹瀉、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等疾病的實驗室檢測, 對檢出陽性結果的牛只進行淘汰。

在此次種牛入境工作中, 東營檢驗檢疫局首次使用了自主研發的“進口牛檢疫資訊追溯平臺”。 該平臺採用先進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GIS地理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等, 通過建立資料管理、資訊採集、薰蒸消毒、隔離檢疫、日常監管、疫情風險控制、遠端視頻監控、資訊統計分析和預警資訊通報等多個子體系, 形成了進境牛全過程檢疫與追溯管理系統。 從卸牛開始, 該系統通過掃描牛耳牌自動讀取牛的資訊。 運輸過程中, 該系統通過車載GPS對運牛車輛即時定位,

即時監控車輛運行狀態, 確保種牛順利入場。 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從卸牛、運輸到隔離檢疫的全過程無紙化監管, 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 同時, 在日常工作中檢驗檢疫人員可隨時對需要上傳的場景進行拍攝, 通過手機App即時上傳到後臺, 實現“即拍即傳”。 接下來, 東營檢驗檢疫局將進一步擴展平臺的功能, 一是和檢驗檢疫部門的進境動物檢疫管理系統、E-ciq系統進行無縫對接, 實現資料互聯互通;二是上線App的消費者版本, 消費者可以通過App查看該批進口牛的各項資料, 並可通過即時監控系統觀看廠區內種牛的生活情況;三是在未來開展肉牛進口業務後, 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全鏈條追溯,
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 就能獲取牛肉產品的全部資訊。

自2014年東營港首次進口種牛以來, 東營檢驗檢疫局已經累計幫扶企業進口種牛4批, 15000餘頭, 這些進口的優良種牛通過與國內種牛配種, 可有效改良中國現有牛種群遺傳性狀、豐富牛種基因資源, 促進國內畜牧產業發展。 (動植物檢驗檢疫科, 辦公室, 孫玉挺, 文孝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