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三寶彝族鄉大坪村:林下養雞,貧困戶入股能分紅

楊興國在與入股貧困戶觀察雞生長情況

“政策好, 想辦法, 人努力, 就能摘掉貧困帽。 ”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大坪村凱西組54歲的貧困戶張光國一家4口, 以農為生, 去年用自己3畝林地入股搞林下土雞養殖。 今年春節, 張光國第一次領到了入股分紅。

張光國入股的林下土雞養殖場, 就是由凱西組苗族青年楊興國、楊興昌兄弟和張欣榮合資興建的, 通過採取“合作社+基地書記好幾次來我們三寶彝族鄉調研, 認為我們這裡植被覆蓋率高, 生態環境好, 提出了打造‘百里生態廊, 三寶溜達雞’品牌的構想, 我們正抓機遇,

忙著和要入股的村民丈量林地, 爭取讓更多的林農入股我的林下養雞項目中, 增加收入, 早日脫貧致富。 ”

提起楊興國, 在三寶彝族鄉可謂小有名氣, 許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大學生, 在搞林下土雞養殖。

楊興國, 2007年7月貴州民院畢業後, 放棄參加公務員事業人員招聘考試機會, 隻身前往浙江台州打工。 在台州, 他放下大學生的架子, 在一家養殖場從事肉雞養殖。 在這裡, 他只有一個目的:偷師學藝。

2011年, 學藝歸來的楊興國開始在老家斷斷續續搞小規模養雞實驗。

有志者, 事竟成。 有“技”在身的楊興國養雞實驗雖遭自然災害損失過, 但技藝已然成熟。

去年4月初, 不滿足於小打小鬧僅自己致富的楊興國, 在政府幫扶10萬元的支持下,

邀約弟弟楊興昌和鄰居張欣榮合資15萬元, 共投入25萬元, 在首批凱西組15戶林農以林地入股支持下, 當年6月在凱西林場建起了林下土雞養殖。

6個月後, 不出力不出錢、無風險無責擔的首批15戶入股農戶, 坐在家裡就領到了5%的分紅, 並且每畝林地還額外得到了80元的保底租金。

當初死活不願入股的33戶林農, 看到樹在林地長, 林地年底還可分得紅利增加收入, 今年紛紛將林地資源變股金, 入股楊興國的林下土雞養殖場。 目前, 已有48戶入股, 林下養殖場面積達370多畝。

“現在, 政府已投資給我們建起了綜合辦公樓, 養殖場規模也擴大了, 我們在政府的組織下也外出考察回來, 下一步, 我們要多養雞, 養好雞, 打造好‘三寶溜達雞’品牌,

不辜負政府的希望, 更不辜負入股農戶的期望, 讓他們每年穩穩當當地享受固定分紅增加收入, 共同脫貧致富。 ”楊興國並非誓言旦旦, 他已成竹在胸。

作者:特約記者 李拼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