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資訊|心肌梗死後的心肌水腫為動態事件

“ 為觀察心肌梗死後心肌所發生的水腫是否為動態事件, 西班牙醫務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 他們採用心臟磁共振成像(CMR)對患者心肌梗死後的心肌變化進行觀察, 以便能更好地量化心肌風險和設定搶救時間。 (Circulation2017年7月線上版)。

這項前瞻性研究納入了1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16例對照組患者。 STEMI患者均成功接受了血管成形術。 期間, 全部患者接受了共94次CMR檢查。 STEMI患者在再灌注後3h、1d、4d、7d和40d接受了CMR檢查, 對照組則只進行了1次CMR檢查。 在所有時間點上, 研究人員分別採用T2圖像對心肌的T2弛豫期、T2加權反轉恢復成像對心肌水腫的程度進行評估。

結果顯示, 在再灌注早期至24h, T2弛豫期顯著下降, 然後開始升高, 直至第4日。 在達到平臺期後, 在第7日又開始下降。 相應地, 水腫程度也隨著檢測的時間發生變化。

以上研究結果提示, 心肌梗死後的心臟水腫程度呈現雙峰模式, 影響著CMR對心肌風險的判斷。

因此, 需要建立一個標準化的CMR時間, 以便能描述心肌風險和量化心肌挽救時機。 心肌梗死後的4~7d, 作為標準化的時間窗, 可能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筱龍摘譯)

【摘自:中華醫學資訊導報2017年第14期】

中華醫學資訊導報

《中華醫學資訊導報》創刊於1986年, 為中華醫學會機關報。 本報以“傳播醫學資訊, 引領臨床實踐”為辦刊宗旨, 積極打造“中國醫學學術發佈首選平臺”。

歡迎訂閱資訊導報

郵發代號:2-683;

訂閱單價:半月刊, 4.8元/期, 115.2元/年。

諮詢電話:010-85158530

投稿郵箱:cma_cmn@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