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計人員如何做職業規劃:25歲和30歲的職業目標是不一樣的

讀書的時候, 有一個專門的課程, 叫做職業規劃。 大概內容就是教你如何確定以後的就業方向, 並做一個三到五年的規劃。 面試工作崗位的時候, 面試官也會問你入職之後對自己的職業有什麼樣的規劃。 可見, 職業規劃在職業生涯中, 有一定的重要性。 而作為一個會計人員, 又該怎樣做好這個職業規劃呢?

很多人都會說, 會計還能有什麼樣的職業規劃, 要不就是一輩子小會計, 要不就是從會計到財務主管再到財務總監。 其實不是的, 不同年齡階層的職業目標和職業規劃, 是不一樣的。

初入職場的25歲

剛畢業, 剛就業, 哪怕之前是個學霸, 成績有多麼地耀眼, 在職場上只是個新人。 因此, 在20來歲剛踏入職場的時候, 最重要的就是沉澱自己, 在會計行業裡站穩腳跟。 會計最注重的就是實操經驗的積累, 新手有一個很大缺陷就是經驗不足, 這個時候應該保持學習狀態, 將所學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中, 努力積攢經驗, 積累人脈。 剛入職一般工作任務也不重, 時間除了留給新人去適應工作之外, 其它時間可以用來將可以考到手的證書拿下, 讓自己變得更加豐滿。

因此, 25歲時的職業目標, 就是在現階段適應新工作, 不斷充實自己, 豐富經驗和人脈, 快速讓自己與社會與行業融合。 計畫用5~7年的時間, 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會計,

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會計。

獨當一面的30歲

三十而立, 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 已經漸漸適應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也適應了社會生活。 因此, 在這個年齡階層, 需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確定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 也許當初的CFO夢還在, 也許已經被生活磨去了銳角, 在會計崗位工作了幾年之後, 也會開始迷茫。 每年都有新人加入這個行業, 如果自己還是老樣子, 很快就會被新人給比下去。 人會變, 心態會變, 職業目標也應該相應改變。 認清自己, 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因此, 30歲時的職業目標, 就是明確自己的最終目標, 選擇一個方向努力。 求穩定, 可以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 用3~5年的時間, 成為一個優秀的專項會計;求發展, 可以選擇跳槽到更高的崗位,

或是會計, 或是審計。

小有成就的40歲

不管是求穩定還是求發展, 年到四十, 也就基本定型了。 年輕的時候不顧一切地拼搏, 為的就是可以給生活一份保障、給家人一份安心。 到了一定年紀, 就最好不要隨隨便便換工作, 因為要考慮到家庭的責任, 此時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已經到了管理層, 那就學學如何提拔一代新人, 提升自己的思維境界;如果還在一線奮鬥, 也不用氣餒, 繼續增強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業務能力, 上司才會倚重。 如果自己有興趣, 還可以憑藉自己豐富的經驗, 成為財會顧問或者講師。

因此, 40歲的職業目標, 就是穩中求進。 在維持自己穩定工作的前提下, 尋求進步的空間,

心態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要輕易轉行, 畢竟十幾二十年的經驗來之不易 。

職業規劃並不是一經做出就不可更改的, 特別是在會計行業, 政策不斷變化, 行業不斷發展, 以前定好的目標隨時有可能被打亂。 每個人生階段所遇到的事情都是不可預料的, 也都不會是一樣的, 每個時期的心態也不盡相同, 適時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才能在會計行業中遊刃有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