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在基層做信訪——當好信訪人的“娘家人”

我是車寶音太, 2015年初, 隨著一紙文件, 我從幹了9年的執法工作崗位來到了信訪局, 成為了一名基層信訪工作者。 起初, 我對信訪工作是迷茫的、不瞭解的,

因為隔行如隔山, 以前工作中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在新的崗位上是應用不了的, 必須從頭學習。 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我開始從《信訪條例》和最基礎的制度規定著手學習, 有不懂的就向其他同事諮詢討教, 經過1個月的時間基本掌握了信訪工作的基礎業務知識。

在剛開始的工作中, 面對前來上訪的群眾我會有些膽怯, 對相關政策的掌握與解釋和語言的表達有所欠缺, 造成工作的被動和群眾的誤解。 後來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中我開始逐漸進入角色。

我所在的阿拉善經濟開發區處在阿拉善盟工業經濟發展的前沿, 經濟發展迅猛。 近年來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

很多企業停業減產, 引發了很多拖欠工程款以及工人工資問題, 導致企業員工生活困難開始上訪, 更有甚者還採取了極端的非正常手段向政府施加壓力……。 這需要我們信訪工作者有埋頭苦幹、面對困難不退縮的精神, 面對幾個甚至幾十個來訪群眾, 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的進行政策解釋, 面對有些上訪群眾的無理指責甚至謾駡恐嚇, 耐心的進行勸解, 採用合理有效的辦法進行矛盾化解。

當然多數來訪群眾的訴求還是合理的, 這需要我們有真心説明、勇於擔當、創新思路的工作態度。 2017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 開發區居民石某來到信訪局情緒十分激動, 反映其2015年至2016年在某私人診所就診, 發生糾紛, 要求賠償。 經瞭解, 信訪人與診所負責人已進行多次商討,

但因雙方責任認定不清陷入僵局, 進而產生了對賠償金額的巨大分歧, 現因治療牙齒導致生活難以為繼, 揚言越級上訪或採取極端方式解決。

為此, 局領導李梅英及時啟動“多部門聯合會診”機制, 組織社管、食藥監、公安等部門參加, 共同分析研判, 查找化解問題的關鍵點, 在充分討論分析的基礎上, 確定了解決問題兩步走的思路:一是展開心理疏導, 穩定信訪人情緒, 解決好信訪人目前遇到的生活困難問題。 二是分清雙方責任, 依法推進。 因為信訪人戶籍不在本地, 無法申請生活困難救助金, 信訪幹部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 發起募捐活動, 共籌款2000元, 以此緩解信訪人生活壓力, 達到穩定信訪人情緒,

積極配合處理的目的。

同時, 由責任單位社管局牽頭負責醫療事故鑒定相關工作。 按照盟聯辦“會診”意見, 社管局多次協調盟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及阿拉善盟醫學會, 為信訪人爭取到了2500元醫療事故鑒定費, 並指派專人全程陪同到包頭市醫學會就醫療糾紛進行醫療事故鑒定,

明確了雙方的責任。 為了打消雙方顧慮, 開發區信聯辦根據開發區“協力廠商介入信訪案件化解”機制, 積極協調律師參與此案件調解, 為信訪人進行心理疏導、政策解答, 並組織召開由人民調解委員會等成員單位參與的協調會, 最終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 引入公證處參與, 徹底解決了此糾紛。

當看到上訪群眾問題解決後開心的笑臉和感謝的聲音時, 作為基層信訪工作者, 我們由衷的感到欣慰, 滿滿的成就感撲面而來。

三年來,各類信訪事項在日常工作中不勝枚舉,在領導的支持下,在其他部門和同事的傾力幫助下,我們辦結的信訪事項結案率和滿意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信訪積案得到了終結和化解,同時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群眾和上級的肯定。

我覺得作為基層信訪工作者,面對群眾時,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政府的形象,對待群眾的態度,就是黨和政府對群眾的態度。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謹言慎行,把黨和政府的熱情傳遞給群眾,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到來之際,做好自己基層信訪工作者的本職工作,做好黨和政府信訪工作的“代言人”。

轉載於:《阿拉善開發區信訪局》微信公眾號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把您的觀點看法告訴我們

點擊下方“寫留言”

三年來,各類信訪事項在日常工作中不勝枚舉,在領導的支持下,在其他部門和同事的傾力幫助下,我們辦結的信訪事項結案率和滿意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信訪積案得到了終結和化解,同時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群眾和上級的肯定。

我覺得作為基層信訪工作者,面對群眾時,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政府的形象,對待群眾的態度,就是黨和政府對群眾的態度。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謹言慎行,把黨和政府的熱情傳遞給群眾,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到來之際,做好自己基層信訪工作者的本職工作,做好黨和政府信訪工作的“代言人”。

轉載於:《阿拉善開發區信訪局》微信公眾號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把您的觀點看法告訴我們

點擊下方“寫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