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印象甘肅,沙漠綠洲遊記

在我小的時候, 我認為甘肅就是一座沙漠荒野之城;

當我念書的時候, 我認為甘肅就是一座千年古地;

在今天的時候, 我認為甘肅就是充滿了神奇般色彩的絲綢之路歷史古邑。

這一次的青海、甘肅自駕遊之旅, 讓我領略到這西北的特度魅力, 同時感受到“江南才子北方將, 黃土高原埋皇上”的那份濃厚的帝王君權歷史與繁華的絲綢之路的過去。

這一次的甘肅之行選擇了與青海較近的地方的敦煌和張掖, 去品讀那充滿了神奇傳說般的月牙泉、陽關遺址和張掖丹霞山風貌。

這一次, 收穫頗多, 很值得一來。

作為夏都的旅遊相輔相成的甘肅, 是非常值得到此一遊的。

【旅行行程】

第1天:敦煌市-陽關遺址-陽關博物館-月牙泉小鎮:

千年絲綢之路的繁華積澱出來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同時也造就了非同尋常的歷史文化古城。 而作為連接華夏到西域乃至古歐洲其他文明古國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城市的敦煌以其自身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與遺產文化的完美保存至今, 而散發出令人嚮往的敦煌文化。

所以, 從青海來到了甘肅境內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敦煌來進行一次大西北文化之旅的體驗。 這次來到了體驗到不同的歷史文化古跡、佛法博大精深的傳承以及歲月沉澱的氣息。 這一切也許是屬於敦煌特有的氣質與底蘊。

夜晚到達敦煌, 去了敦煌的夜市隨便逛了下, 體驗真正的滄桑的文明古城的氣息。

千年絲綢之路的繁華積澱出來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同時也造就了非同尋常的歷史文化古城。 這裡就是千年古文明歷史文化名城的敦煌。

作為連接華夏到西域乃至古歐洲其他文明古國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城市的敦煌以其自身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與遺產文化的完美保存至今,

而散發出令人嚮往的敦煌文化。

所以, 從青海來到了甘肅境內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敦煌來進行一次大西北文化之旅的體驗。 這次來到了體驗到不同的歷史文化古跡、佛法博大精深的傳承以及歲月沉澱的氣息。

這一切也許是屬於敦煌特有的氣質與底蘊。 我們是夜晚到達敦煌市的, 感覺很不錯, 與想像中的敦煌幾乎是一樣的感覺。

夜晚到達敦煌, 去了敦煌的夜市隨便逛了下, 體驗真正的滄桑的文明古城的氣息。

充滿了歷史文化氣息的敦煌夜市, 你喜歡嗎?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還記得這一首詩詞嗎?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 正是表達了故人即將離開長安城去西北邊疆的悲壯感情。 而這裡的陽關遺址就是位於今天的敦煌市南湖鄉南工村西1公里。 現在就跟隨山野君一起來陽關遺址來走走看看吧。

如果對於唐朝鼎盛時期的歷史文化以及軍事方面有興趣的, 可以來陽關遺址看看這裡的整體佈局, 通過實地的參觀, 或多或少的可以瞭解到一些。 不過呢, 來到甘肅境內特別要注意的是防曬, 尤其這個炎熱的夏季來這裡, 除了防曬工作之外,還有就是準備更多的飲用水。因為陽關遺址都是隔壁與沙漠組合而成的,晴朗的太陽之下的遺址顯得更加的高溫悶熱。全身出發的速率比平常更加高了,而且口幹的頻繁度異常。所以來陽關無比要做好防曬與備用飲用水兩大工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還記得這一首詩詞嗎?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正是表達了故人即將離開長安城去西北邊疆的悲壯感情。

這裡的陽關遺址就是位於今天的敦煌市南湖鄉南工村西1公里。現在就跟隨山野君一起來陽關遺址來走走看看吧。

如果對於唐朝鼎盛時期的歷史文化以及軍事方面有興趣的,可以來陽關遺址看看這裡的整體佈局,通過實地的參觀,或多或少的可以瞭解到一些。

從這裡看得出來幾千年前的敦煌文化了。

來到甘肅境內特別要注意的是防曬,尤其這個炎熱的夏季來這裡,除了防曬工作之外,還有就是準備更多的飲用水。因為陽關遺址都是隔壁與沙漠組合而成的,晴朗的太陽之下的遺址顯得更加的高溫悶熱。

陽關遺址位於敦煌市南湖鄉南工村西1公里。俗名“古董灘”。面積約550萬平方米。暴露有黃土夯築房屋殘基以及窯址、墓葬。

地表採集有五銖錢幣、鐵農具等。

墓葬分佈于南湖鄉北工村東8公里,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地面封土為3--6座一組不等的排列次序,應為家族墓地。已暴露的墓道,多數東向。地表散見繩紋灰陶片。

陽關,為漢王朝防禦西北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隘,也是絲綢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亞等地的重要門戶,憑水為隘,據川當險,與玉門關南北呼應。

陽關古塞建在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

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

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陽關和玉門關,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名揚中外,情系古今。在離開兩關以後就進入了茫茫戈壁大漠。兩者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是絲綢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軍事重地和途經驛站,通西域和連歐亞的重要門戶,出敦煌後必須走兩個關口的其中一個。

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期,陽關在古代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裡就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

自西漢以來,許多王朝都把這裡作為軍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將士曾在這裡戌守征戰;多少商賈、僧侶、使臣、遊客曾在這裡驗證出關;又有多少文人騷客面對陽關,感歎萬千,寫下不朽詩篇。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

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藉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乾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峰過後,溝岸紛紛塌落,河床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送逐漸被水毀沙埋。

專家考證,陽關故址就在今南湖鄉西面對‘古董灘”的流沙地帶。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達陽關故址:“古董灘”。《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

沙灘上的古董之所以多,相傳唐天子為了和西域于闐國保持友好和睦關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于闐國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帶了好多嫁妝,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這裡殘存部分房屋、農田、管道等遺址,當大風過後,這些遺址清晰可見,引人矚目。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淒涼悲惋,寂寞荒涼。

而今日的陽關,不再是王維筆下“西出陽關無故人”淒涼委婉的代名詞,今天的陽關、已是柳綠花紅、林茂糧豐、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裡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

烽火臺高聳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長廊,漫步在長廊裡,既可欣賞當代名人的詩詞書法,又可憑弔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

陽關博物館,位於敦煌市西側,距離敦煌市區車程約60公里,是一處以古陽關遺址為基礎修建的景區。

門票加景區以用車為70元。

景區內修建了一些仿漢代的城樓建築,還設置了多個展廳,展示了古絲綢之路上的眾多文物。

門口關於陽關遺址博物館的一些簡單介紹。

陽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處,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始建于西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期,漢屬龍勒縣,魏晉設陽關縣,唐屬壽昌縣。系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也是河西長城防線重要據點,與敦煌郡、玉門關互為犄角,遙相呼應,歷史上曾經為促進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發揮過重要作用,故“陽關大道”被喻為康莊光明之路。人們又常於此為西行者送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大詩人王維以一首《渭城曲》的千古絕唱更使陽關聲震四海,名噪天下。

威震西域這樣的牌子即可證明當時的國力與軍事發展到達了一個非常巔峰的時期了。

月牙泉小鎮是敦煌市新興的一座旅遊觀光、休閒與商貿區域。是作為敦煌旅遊的一個市政配套旅遊設施,為完善整個鳴沙山月牙泉以及莫高窟的旅遊配套而服務的。

整個月牙泉小鎮功能區域劃分明顯,主要是分為停車場、自駕遊路線與商務用車超市、特色餐飲服務區、文化旅遊商務區、特色小鎮模型展覽區域以及特色客棧商住區。整個配套設施非常的完善,作為敦煌市旅遊發展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旅遊功能區域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這座月牙泉小鎮距離鳴沙山-月牙泉國際旅遊觀光名勝區僅僅3公里的路程、到佛教翻譯家的誕生地的雷音寺僅僅幾百米之遙,而到莫高窟歷史文化古跡也就十幾公里的車程,交通與區位優勢非常的明顯。作為來敦煌深度游與休閒遊的地方,月牙泉小鎮還是比較值得去看一看了,在這裡可以較為集中的吃到敦煌特色美食、感受敦煌特色的歷史文化以及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息。

月牙泉小鎮是敦煌市新興的一座旅遊觀光、休閒與商貿區域。是作為敦煌旅遊的一個市政配套旅遊設施,為完善整個鳴沙山月牙泉以及莫高窟的旅遊配套而服務的。

整個月牙泉小鎮功能區域劃分明顯,主要是分為停車場、自駕遊路線與商務用車超市、特色餐飲服務區、文化旅遊商務區、特色小鎮模型展覽區域以及特色客棧商住區。

整個配套設施非常的完善,作為敦煌市旅遊發展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旅遊功能區域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這座月牙泉小鎮距離鳴沙山-月牙泉國際旅遊觀光名勝區僅僅3公里的路程、到佛教翻譯家的誕生地的雷音寺僅僅幾百米之遙,而到莫高窟歷史文化古跡也就十幾公里的車程,交通與區位優勢非常的明顯。

作為來敦煌深度游與休閒遊的地方,月牙泉小鎮還是比較值得去看一看了,在這裡可以較為集中的吃到敦煌特色美食、感受敦煌特色的歷史文化以及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息。

作為演出的地方會演出一些關於敦煌歷史文化特色的一些演出,非常值得去觀看的。

第2天: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館:

還記得《西遊記》裡面提到的著名的大雷音寺和小雷音寺嗎?分別是靈山大雷音寺和小西天小雷音寺兩個地點,兩者均位於西牛賀洲。而現實社會裡就有雷音寺,這就是敦煌的雷音寺。敦煌雷音寺最早始建於西晉年間,後來香火斷層而一直被淪為名為解脫庵的尼姑庵,到了明朝時期,由於眾多僧人與佛法東西交流的背景而讓這座千年古刹再次被得到重視,香火再次鼎盛起來了。

敦煌雷音寺坐落于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西南4公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座規模非常龐大、功能非常完善的禪院。這不僅僅是眾多高僧傳經說法的地方,更是中國唐朝時期佛經翻譯學家的集中地。包括了佛經翻譯學第一的高僧大德鳩摩羅什,他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金剛經》原譯本是整個亞洲最為推崇的經本,而且與梵文版本的《金剛經》的意思完全一樣,他曾經發誓道:“倘若翻譯《般若經》有無違背佛祖的原意的話,願我死去的時候舌頭不腐。”果然歷經數千年舌頭寸頭不腐。可見而知,佛法的神奇了!另外一位大師那就是唐朝的僧人也就是《西遊記》的主角的唐僧翻譯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也是整個古梵文版本600卷《大般若經》的精華濃縮。還有很多歷代的翻譯大家和佛學家諸如世親菩薩、無諸菩薩以及很多得道高僧均在這裡寺院出家過或者修行過。

敦煌的雷音寺的區域劃分很詳細,主要分為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文殊殿、華嚴殿、藥師殿、大悲殿以及消災祈福的延壽殿和超度亡魂的往生殿等主要功能區域。

在這裡,山野君不得不說的是這裡有免費結緣的佛經以及佛教普及常識讀本,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讀這些經典肯定收穫頗多。山野君最為建議參閱的就是萬法經典、源自佛教卻遠遠脫離了宗教的束縛的《金剛經》。

雷音寺雖然在門外看很小很一般的寺院,但是內部非常的龐大,除了在維修的區域之外,可遊可逛的地方至少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可想而知雷音寺的規模了。

另外,雷音寺作為千年古刹,又是東西方佛學文化的重要中轉點基地,然而並沒有收門票的現象,完全是免費對外開放的,這一點相比較中國很多所謂的“古刹名寺”而言真心的很難能可貴了,而且這是是真正意義上的佛學傳播基地。

雷音寺是基本上每天對外開放的,除了早晚課以及眾僧休息的時間段之外,幾乎隨時隨刻對外開放的。

除了防曬工作之外,還有就是準備更多的飲用水。因為陽關遺址都是隔壁與沙漠組合而成的,晴朗的太陽之下的遺址顯得更加的高溫悶熱。全身出發的速率比平常更加高了,而且口幹的頻繁度異常。所以來陽關無比要做好防曬與備用飲用水兩大工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還記得這一首詩詞嗎?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正是表達了故人即將離開長安城去西北邊疆的悲壯感情。

這裡的陽關遺址就是位於今天的敦煌市南湖鄉南工村西1公里。現在就跟隨山野君一起來陽關遺址來走走看看吧。

如果對於唐朝鼎盛時期的歷史文化以及軍事方面有興趣的,可以來陽關遺址看看這裡的整體佈局,通過實地的參觀,或多或少的可以瞭解到一些。

從這裡看得出來幾千年前的敦煌文化了。

來到甘肅境內特別要注意的是防曬,尤其這個炎熱的夏季來這裡,除了防曬工作之外,還有就是準備更多的飲用水。因為陽關遺址都是隔壁與沙漠組合而成的,晴朗的太陽之下的遺址顯得更加的高溫悶熱。

陽關遺址位於敦煌市南湖鄉南工村西1公里。俗名“古董灘”。面積約550萬平方米。暴露有黃土夯築房屋殘基以及窯址、墓葬。

地表採集有五銖錢幣、鐵農具等。

墓葬分佈于南湖鄉北工村東8公里,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地面封土為3--6座一組不等的排列次序,應為家族墓地。已暴露的墓道,多數東向。地表散見繩紋灰陶片。

陽關,為漢王朝防禦西北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隘,也是絲綢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亞等地的重要門戶,憑水為隘,據川當險,與玉門關南北呼應。

陽關古塞建在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

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

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陽關和玉門關,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名揚中外,情系古今。在離開兩關以後就進入了茫茫戈壁大漠。兩者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是絲綢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軍事重地和途經驛站,通西域和連歐亞的重要門戶,出敦煌後必須走兩個關口的其中一個。

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期,陽關在古代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裡就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

自西漢以來,許多王朝都把這裡作為軍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將士曾在這裡戌守征戰;多少商賈、僧侶、使臣、遊客曾在這裡驗證出關;又有多少文人騷客面對陽關,感歎萬千,寫下不朽詩篇。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

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藉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乾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峰過後,溝岸紛紛塌落,河床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送逐漸被水毀沙埋。

專家考證,陽關故址就在今南湖鄉西面對‘古董灘”的流沙地帶。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達陽關故址:“古董灘”。《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

沙灘上的古董之所以多,相傳唐天子為了和西域于闐國保持友好和睦關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于闐國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帶了好多嫁妝,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這裡殘存部分房屋、農田、管道等遺址,當大風過後,這些遺址清晰可見,引人矚目。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淒涼悲惋,寂寞荒涼。

而今日的陽關,不再是王維筆下“西出陽關無故人”淒涼委婉的代名詞,今天的陽關、已是柳綠花紅、林茂糧豐、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裡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

烽火臺高聳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長廊,漫步在長廊裡,既可欣賞當代名人的詩詞書法,又可憑弔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

陽關博物館,位於敦煌市西側,距離敦煌市區車程約60公里,是一處以古陽關遺址為基礎修建的景區。

門票加景區以用車為70元。

景區內修建了一些仿漢代的城樓建築,還設置了多個展廳,展示了古絲綢之路上的眾多文物。

門口關於陽關遺址博物館的一些簡單介紹。

陽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處,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始建于西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期,漢屬龍勒縣,魏晉設陽關縣,唐屬壽昌縣。系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也是河西長城防線重要據點,與敦煌郡、玉門關互為犄角,遙相呼應,歷史上曾經為促進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發揮過重要作用,故“陽關大道”被喻為康莊光明之路。人們又常於此為西行者送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大詩人王維以一首《渭城曲》的千古絕唱更使陽關聲震四海,名噪天下。

威震西域這樣的牌子即可證明當時的國力與軍事發展到達了一個非常巔峰的時期了。

月牙泉小鎮是敦煌市新興的一座旅遊觀光、休閒與商貿區域。是作為敦煌旅遊的一個市政配套旅遊設施,為完善整個鳴沙山月牙泉以及莫高窟的旅遊配套而服務的。

整個月牙泉小鎮功能區域劃分明顯,主要是分為停車場、自駕遊路線與商務用車超市、特色餐飲服務區、文化旅遊商務區、特色小鎮模型展覽區域以及特色客棧商住區。整個配套設施非常的完善,作為敦煌市旅遊發展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旅遊功能區域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這座月牙泉小鎮距離鳴沙山-月牙泉國際旅遊觀光名勝區僅僅3公里的路程、到佛教翻譯家的誕生地的雷音寺僅僅幾百米之遙,而到莫高窟歷史文化古跡也就十幾公里的車程,交通與區位優勢非常的明顯。作為來敦煌深度游與休閒遊的地方,月牙泉小鎮還是比較值得去看一看了,在這裡可以較為集中的吃到敦煌特色美食、感受敦煌特色的歷史文化以及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息。

月牙泉小鎮是敦煌市新興的一座旅遊觀光、休閒與商貿區域。是作為敦煌旅遊的一個市政配套旅遊設施,為完善整個鳴沙山月牙泉以及莫高窟的旅遊配套而服務的。

整個月牙泉小鎮功能區域劃分明顯,主要是分為停車場、自駕遊路線與商務用車超市、特色餐飲服務區、文化旅遊商務區、特色小鎮模型展覽區域以及特色客棧商住區。

整個配套設施非常的完善,作為敦煌市旅遊發展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旅遊功能區域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這座月牙泉小鎮距離鳴沙山-月牙泉國際旅遊觀光名勝區僅僅3公里的路程、到佛教翻譯家的誕生地的雷音寺僅僅幾百米之遙,而到莫高窟歷史文化古跡也就十幾公里的車程,交通與區位優勢非常的明顯。

作為來敦煌深度游與休閒遊的地方,月牙泉小鎮還是比較值得去看一看了,在這裡可以較為集中的吃到敦煌特色美食、感受敦煌特色的歷史文化以及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息。

作為演出的地方會演出一些關於敦煌歷史文化特色的一些演出,非常值得去觀看的。

第2天: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館:

還記得《西遊記》裡面提到的著名的大雷音寺和小雷音寺嗎?分別是靈山大雷音寺和小西天小雷音寺兩個地點,兩者均位於西牛賀洲。而現實社會裡就有雷音寺,這就是敦煌的雷音寺。敦煌雷音寺最早始建於西晉年間,後來香火斷層而一直被淪為名為解脫庵的尼姑庵,到了明朝時期,由於眾多僧人與佛法東西交流的背景而讓這座千年古刹再次被得到重視,香火再次鼎盛起來了。

敦煌雷音寺坐落于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西南4公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座規模非常龐大、功能非常完善的禪院。這不僅僅是眾多高僧傳經說法的地方,更是中國唐朝時期佛經翻譯學家的集中地。包括了佛經翻譯學第一的高僧大德鳩摩羅什,他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金剛經》原譯本是整個亞洲最為推崇的經本,而且與梵文版本的《金剛經》的意思完全一樣,他曾經發誓道:“倘若翻譯《般若經》有無違背佛祖的原意的話,願我死去的時候舌頭不腐。”果然歷經數千年舌頭寸頭不腐。可見而知,佛法的神奇了!另外一位大師那就是唐朝的僧人也就是《西遊記》的主角的唐僧翻譯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也是整個古梵文版本600卷《大般若經》的精華濃縮。還有很多歷代的翻譯大家和佛學家諸如世親菩薩、無諸菩薩以及很多得道高僧均在這裡寺院出家過或者修行過。

敦煌的雷音寺的區域劃分很詳細,主要分為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文殊殿、華嚴殿、藥師殿、大悲殿以及消災祈福的延壽殿和超度亡魂的往生殿等主要功能區域。

在這裡,山野君不得不說的是這裡有免費結緣的佛經以及佛教普及常識讀本,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讀這些經典肯定收穫頗多。山野君最為建議參閱的就是萬法經典、源自佛教卻遠遠脫離了宗教的束縛的《金剛經》。

雷音寺雖然在門外看很小很一般的寺院,但是內部非常的龐大,除了在維修的區域之外,可遊可逛的地方至少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可想而知雷音寺的規模了。

另外,雷音寺作為千年古刹,又是東西方佛學文化的重要中轉點基地,然而並沒有收門票的現象,完全是免費對外開放的,這一點相比較中國很多所謂的“古刹名寺”而言真心的很難能可貴了,而且這是是真正意義上的佛學傳播基地。

雷音寺是基本上每天對外開放的,除了早晚課以及眾僧休息的時間段之外,幾乎隨時隨刻對外開放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