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涼城東40裡有一座千年古城

平涼城東40裡有一座千年古城

邸廣平/文

站在潘原古城遺址, 望著依山而建的古城牆輪廓, 我敬佩古人的精明。 這裡是大蘆河、小蘆河、涇河交匯處,

是回中古道和涇河古道的必經之地, 是雞頭道起點, 它的北邊便是古蕭關。

要說潘原古城, 首先需要瞭解陰槃(pán)縣。 陰槃縣,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114年)置, 屬安定郡, 故治在今陝西長武縣西北。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 陰槃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 其地併入鶉觚(chún gū)縣。 夏勝光元年(428年), 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 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 陰槃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裡鋪鎮曹灣, 郡、縣治於一地, 平原郡領陰槃。 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析鶉觚縣置東陰槃縣。 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槃縣)屬涇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 今平涼轄境改為安定郡, 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 改陰槃縣為潘原縣,

皆隸屬于安定郡。 《寰宇記》卷151渭州潘原縣:“以縣東有潘口谷為名。 ”

潘原城從夏勝光二年(429年)建成, 到唐天寶年間被毀, 大約300年。 這一時期的北魏社會安定, 西域絲綢之路通達, 中西文化經濟交流興盛。 北周五帝(556—581年)時, 區境穩定, 境內人物眾多。

因為北周創始者宇文泰起家於崆峒山下, 許多崆峒人隨其征戰, 成為宇文泰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 史學界稱其為“關隴集團”。 西魏政權實行府兵制, “關隴集團”的人物大都互相攀親結貴, 關係密切, 他們是宇文氏政權中八大柱國, 十二大將軍的當然人選。 這些人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 起著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 隋朝(581—618年)期間, 崆峒區境繼續平靜, 絲綢之路暢通, 境內佛寺道觀林立, 成為商賈集散之地。

據文史工作者、原平涼市博物館館長劉玉林回憶, 1983年春天, 他在四十裡鋪鎮調查時, 在曹灣村廟底下的學校附近發現了幾塊北魏時期的石刻造像塔部件。 後經瞭解, 這批造像是原當地禪佛寺寺院裡的遺物。 在村幹部和當地老人的指引下,

劉玉林找到了禪佛寺遺址。 該遺址在廟底下村西約300米的川道裡, 靠村莊大路南側, 遺址已成為一片莊稼地, 建築物無一保存, 地面可見凹凸不平的痕跡, 約兩畝大小。 經過收集, 文物工作者把那些造像部件運回博物館, 共計30餘件。 經初步整理研究, 造像大體可分早、中、晚三期。 造像內容有一佛二菩薩、釋伽多寶佛並坐、說法、思維菩薩, 還有乘象入胎、樹下誕生、摩頂授計、疊羅漢等佛傳故事。 龕楣上還有昆侖奴、飛天、雙獅供寶、龍等圖案, 內容相當豐富。

另外, 這些部件幾乎沒有一件可以互相套疊。 僅有兩三件從石質和造像風格看, 可能屬同一個造像塔的部件, 但中間缺少連接的部件。 由此推斷, 這些造像至少可能是20多個造像塔上的部件。 大家認為, 收回來的這批造像石不過是原禪佛寺造像中的極少一部分, 大量的還散落民間, 或埋藏於地下。 為此, 劉玉林帶領文物工作者又一次去曹灣調查。 這次調查範圍比前兩次更大, 除川道外, 還在周圍的山上、山溝裡都進行了調查, 並走訪了不少群眾,收穫頗豐,發現了唐代潘原鎮十將驃騎將軍柱國劉自政墓誌銘及隨葬器物,有海獸葡萄鏡一件、瑞獸鏡一件、銀釵四支、鐵卷函兩件、塔式罐兩件、白瓷酒杯一件,同時收回流散的瓷器、陶器及其他文物20多件。一件製作精美的隋代石雕觀音頭像,是在山頂上的一孔小窯洞裡和一塊明代韓王妃的墓誌銘放在一起的。

為了及時收回這件文物,劉玉林他們從幾百米高的山頂上扛著這件20多斤重的石菩薩頭走到山下,又背上兩箱流散的文物蹚水過河到了四十裡鋪。這次收回的文物中,40多件石刻造像塔部件全部是北魏時期的,數量多,代表了早、中、晚各不同時期,十分珍貴。特別是景明四年(503年)、延昌三年和神龜二年有記年的造像,為北魏時期造像的分期斷代提供了標準器。值得一提的是劉自政墓的發現及隨葬器物的收回,為研究唐代潘原鎮的軍政建置及城防設施提供了依據。其中隋代觀音頭像、鐵卷函、海獸葡萄鏡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組定為一級文物,占博物館一級文物的十分之一,瑞獸鏡收入《中國銅境大典》一書。

隋末,群雄並起,境內被處罰為奴而從事農牧的下人也乘機起事。《資治通鑒》載:“平涼奴賊數萬圍扶風太守竇進,數月不下,賊中食盡,立師利遣其弟行恭,率人米麥,持牛酒,詣奴賊營,奴帥長揖,行恭手斬之。謂其眾曰:“汝輩皆良人,何故事奴為主,使天下謂之奴賊,眾遂降”。

唐初,李淵叛隋建唐,薛舉稱帝於蘭州,並率眾三十萬取道境區,進逼長安。李世民帶兵迎敵,大戰於涇河川,李世民大勝。其後境區成為唐與突厥爭戰的邊境,動盪不安。貞觀元年(627年),駐守境內外的燕郡王羅藝,曾保護過太子建成。李世民即帝位,他怕被打成太子党,便據涇州造反,敗逃至烏氏驛,為部下所殺。西元646年,唐太宗曾西巡瓦亭,觀馬政,並設專管牧馬的馬坊八座,為朝廷經營馬政。今境內尚有以馬坊為名的村社。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反,長安陷落,玄宗倉惶西逃,至馬嵬坡,六軍不進,殺宰相楊國忠,賜楊貴妃死。玄宗入川,太子李亨連夜北馳,至區境收得監牧馬數萬匹,又得500勇士,組成精銳騎隊,操練騎戰,軍威大振。

《唐書》記平涼城:縣舊治陽音川。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廣德以後,沒於吐蕃。貞元七年(791年),涇原節度劉昌築平涼城,移治於此。十九年,以原州移治平涼。元和四年,改置行渭州治焉。

《古今圖書集成·平涼府部》記:“天壇山,在府城北五裡,一名臥虎山,其西為會盟壇”。又說:“會盟壇,在府西北五裡,唐貞元三年築,渾瑊與吐番會盟與此”。這是說,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四月唐與吐蕃在“平涼會盟”。平涼會盟時,德宗命李元諒隨瑊前往,以作援兵。渾瑊令李元諒將兵紮在藩原堡(那時潘原城已被毀)。元光說“竊以為潘原離盟所六七十裡,蕃情多詐,倘若有急,何由知之?請次侍中為營,以防未然”。渾瑊以非詔旨意,沒有採納元光的意見。等渾瑊去盟所時,元光偷偷將兵向西移了20餘裡,埋伏在今柳湖馬坊一帶。劫盟發生後,渾瑊於倉卒間躍上馬背,向東急馳,幸得李元諒接應救援,奇跡般脫險了。從文字可以看出,當時潘原城雖然被戰爭所毀,但仍能駐紮軍隊。

現潘原古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十裡鋪鎮曹灣村和蘆寨村境內,距平涼城區20公里,據發現的劉自政墓誌推測,舊城在涇河北岸,小蘆河東岸,今廟底下自然村的古城址,另有新城在蘆寨村境內。現存于涇河北岸的城址呈現三角形,東西約1500米,北牆沿至山坡牆厚約6米,夯層厚在9——11釐米之間,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和西漢時期的陶片,遺址內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磚瓦瓷片,間有子母磚。

民國30年(1941年),洪水曾沖出石函、石桌、石徑幢等石器。1949年後,曾發現一些造像石方塔,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1973年,在城北中央出土數百斤藏崇甯等宋代銅幣。

潘原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實。各級黨政組織和文物保護單位,要按照《文物法》有關要求,劃定保護範圍進行保護。文史研究工作者要把文字記載的史料、考古發掘的史料和保存在民間的傳說史料,三者並重使用,相互補充佐證,進一步研究潘原古城在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週刊》主編,網路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餘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並走訪了不少群眾,收穫頗豐,發現了唐代潘原鎮十將驃騎將軍柱國劉自政墓誌銘及隨葬器物,有海獸葡萄鏡一件、瑞獸鏡一件、銀釵四支、鐵卷函兩件、塔式罐兩件、白瓷酒杯一件,同時收回流散的瓷器、陶器及其他文物20多件。一件製作精美的隋代石雕觀音頭像,是在山頂上的一孔小窯洞裡和一塊明代韓王妃的墓誌銘放在一起的。

為了及時收回這件文物,劉玉林他們從幾百米高的山頂上扛著這件20多斤重的石菩薩頭走到山下,又背上兩箱流散的文物蹚水過河到了四十裡鋪。這次收回的文物中,40多件石刻造像塔部件全部是北魏時期的,數量多,代表了早、中、晚各不同時期,十分珍貴。特別是景明四年(503年)、延昌三年和神龜二年有記年的造像,為北魏時期造像的分期斷代提供了標準器。值得一提的是劉自政墓的發現及隨葬器物的收回,為研究唐代潘原鎮的軍政建置及城防設施提供了依據。其中隋代觀音頭像、鐵卷函、海獸葡萄鏡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組定為一級文物,占博物館一級文物的十分之一,瑞獸鏡收入《中國銅境大典》一書。

隋末,群雄並起,境內被處罰為奴而從事農牧的下人也乘機起事。《資治通鑒》載:“平涼奴賊數萬圍扶風太守竇進,數月不下,賊中食盡,立師利遣其弟行恭,率人米麥,持牛酒,詣奴賊營,奴帥長揖,行恭手斬之。謂其眾曰:“汝輩皆良人,何故事奴為主,使天下謂之奴賊,眾遂降”。

唐初,李淵叛隋建唐,薛舉稱帝於蘭州,並率眾三十萬取道境區,進逼長安。李世民帶兵迎敵,大戰於涇河川,李世民大勝。其後境區成為唐與突厥爭戰的邊境,動盪不安。貞觀元年(627年),駐守境內外的燕郡王羅藝,曾保護過太子建成。李世民即帝位,他怕被打成太子党,便據涇州造反,敗逃至烏氏驛,為部下所殺。西元646年,唐太宗曾西巡瓦亭,觀馬政,並設專管牧馬的馬坊八座,為朝廷經營馬政。今境內尚有以馬坊為名的村社。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反,長安陷落,玄宗倉惶西逃,至馬嵬坡,六軍不進,殺宰相楊國忠,賜楊貴妃死。玄宗入川,太子李亨連夜北馳,至區境收得監牧馬數萬匹,又得500勇士,組成精銳騎隊,操練騎戰,軍威大振。

《唐書》記平涼城:縣舊治陽音川。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廣德以後,沒於吐蕃。貞元七年(791年),涇原節度劉昌築平涼城,移治於此。十九年,以原州移治平涼。元和四年,改置行渭州治焉。

《古今圖書集成·平涼府部》記:“天壇山,在府城北五裡,一名臥虎山,其西為會盟壇”。又說:“會盟壇,在府西北五裡,唐貞元三年築,渾瑊與吐番會盟與此”。這是說,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四月唐與吐蕃在“平涼會盟”。平涼會盟時,德宗命李元諒隨瑊前往,以作援兵。渾瑊令李元諒將兵紮在藩原堡(那時潘原城已被毀)。元光說“竊以為潘原離盟所六七十裡,蕃情多詐,倘若有急,何由知之?請次侍中為營,以防未然”。渾瑊以非詔旨意,沒有採納元光的意見。等渾瑊去盟所時,元光偷偷將兵向西移了20餘裡,埋伏在今柳湖馬坊一帶。劫盟發生後,渾瑊於倉卒間躍上馬背,向東急馳,幸得李元諒接應救援,奇跡般脫險了。從文字可以看出,當時潘原城雖然被戰爭所毀,但仍能駐紮軍隊。

現潘原古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十裡鋪鎮曹灣村和蘆寨村境內,距平涼城區20公里,據發現的劉自政墓誌推測,舊城在涇河北岸,小蘆河東岸,今廟底下自然村的古城址,另有新城在蘆寨村境內。現存于涇河北岸的城址呈現三角形,東西約1500米,北牆沿至山坡牆厚約6米,夯層厚在9——11釐米之間,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和西漢時期的陶片,遺址內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磚瓦瓷片,間有子母磚。

民國30年(1941年),洪水曾沖出石函、石桌、石徑幢等石器。1949年後,曾發現一些造像石方塔,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1973年,在城北中央出土數百斤藏崇甯等宋代銅幣。

潘原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實。各級黨政組織和文物保護單位,要按照《文物法》有關要求,劃定保護範圍進行保護。文史研究工作者要把文字記載的史料、考古發掘的史料和保存在民間的傳說史料,三者並重使用,相互補充佐證,進一步研究潘原古城在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週刊》主編,網路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餘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