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驚爆!阿裡百億富豪蔡崇信20億買NBA球隊:馬雲背後的男人?

文/財經雜壇(微信公眾號caijingzt)

近日, NBA籃網隊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球隊作價20億美元出售, 買家很可能是來自中國的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


蔡崇信是狂熱的籃球愛好者。 在美國上大學時, 他對於NCAA賽事一直心嚮往之, 2015年, 正是他的積極運作, 幫助NCAA下屬的PAC-12聯盟進入中國市場, 而當時在阿裡巴巴和PAC-12戰略發佈會之後, 蔡崇信親自下場, 和小球員們一起切磋了球技。

20億美元的這一價格區間, 基本上和休斯頓火箭隊的要價差不多, 亦是2014年微軟老闆鮑爾默收購洛杉磯快船隊的價格。 對於蔡崇信來說, 20億美元收購一支位於紐約的北美四大聯盟球隊, 絕對是一筆划算的交易。

問題在於, 這支球隊可能在至少五年時間內戰績難有起色。 這也意味著, 球隊盈利想像空間有限。 如今的NBA, 一支不交奢侈稅的球隊能夠穩定打進季後賽, 意味著基本能夠確保收支平衡,

大城市所帶來的常規賽票房、季後賽晉級的戰績紅利, 則是球隊更多盈利的來源。

無論最後結果如何, 蔡崇信這下火了。

事實上, 蔡崇信在業界就是一個名角。 在阿裡巴巴內容他是僅次於馬雲的角色, 甚至麼有他就沒有阿裡巴巴的今天。 因此,

他被很多人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畢業于耶魯大學, 最初實在Invester AB(北歐地區最大工業控股公司)香港工作, 負責亞洲業務。 1998年, Invester AB計畫參與阿裡巴巴的增資, 於是代表人蔡崇信和當時的馬雲有了“第一次接觸”, 沒想到, 幾次談下來, 投資事宜沒有談成, 蔡崇信自己卻被阿裡巴巴深深的吸引了。

這自然少不了馬雲的個人魅力,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馬雲想創建Alibaba.com這個國際進出口平臺的宏願, 在蔡崇信的心中, 極其看好馬雲的這一戰略, 於是蔡崇信產生了投奔馬雲共創阿裡巴巴的想法。

然而, 蔡崇信的妻子當時正處於懷孕階段, 不想讓老公換工作奔波, 而且現有工作待遇不錯, 但這阻止不了蔡崇信。

1999年, 蔡崇信來到杭州再次找到馬雲, 這一次他還帶著懷孕的妻子克拉拉, 希望她能理解自己願與馬雲共同開拓輝煌未來的夙願, 從而說服她同意自己加入。

也是那次旅行中, 馬雲和蔡崇信泛舟西湖, 在那裡商討了阿裡巴巴未來的遠大計畫, 而馬雲在聽到蔡崇信打算放棄70萬美元年薪工作,

選擇加盟600美元年薪的阿裡巴巴時, 甚是震驚震驚。 據說, 但是馬雲激動的差點沒跳湖。

緊接著, 蔡崇信辭去了他原來的工作, 正式加盟阿裡。 當時的阿裡巴巴還是一家前途茫茫, “錢”景不知在哪的網路公司, 更別說公司內部混亂的制度了。 蔡崇信到了之後, 把阿裡巴巴的員工集合在一起, 在杭州濕熱的夏夜裡, 拿著一塊小白板, 揮汗如雨地從最基本的“股份”、“股東權益”開始教起, 接著又幫創始的“十八羅漢”, 擬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股份合同, 從這一刻開始, 阿裡巴巴這家“公司”, 才有了最粗略的雛形。

緊接而來的最大難關就是“錢”, 也是蔡崇信進入阿裡巴巴之後最艱钜的任務, 尤其2000年前後, 網路泡沫折損了一堆網路公司, 蔡崇信要幫阿裡巴巴在市場上找錢的難度,可想而知。從蔡崇信進入阿裡巴巴起算,阿裡巴巴一共經歷了3次的重要增資,每一次,都讓阿裡巴巴脫胎換骨,有了嶄新的面貌與股東成員,背後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資是2000年,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次,阿裡巴巴要增資2500萬美元。當時正值網路泡沫,網路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裡巴巴的狀況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此時,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當時蔡崇信和馬雲兩人赴軟銀在東京的辦公室談判,投資銀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諳談判出價之道,即使兩人明知當時的阿裡巴巴體質羸弱,根本沒有多少談判籌碼,但一坐上談判桌,馬雲發揮獨有的個人魅力,大談阿裡巴巴美麗前景,一旁的蔡崇信雖然不多話,卻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前兩次的出價,勇敢說“不”。最後兩人“完美搭配”,讓孫正義點頭答應拿出2000萬美元。這一仗,蔡崇信幫阿裡巴巴度過最危險的難關。

軟銀的資金到位後沒多久,美國科技股就因網路泡沫,從高點崩落,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都在這波熊市中滅頂,惟獨資金在手的阿裡巴巴,有驚無險挺過這場世紀風暴。蔡崇信的運籌帷幄,當然得在功勞簿上記一大筆。

此後的2005年,馬雲說服雅虎楊致遠後,蔡崇信再度發揮冷靜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順利合併雅虎中國,並獲得雅虎10億美金融資。

這兩次重要的翻身,不僅讓阿裡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也因合併雅虎中國,坐穩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2017年1月2日,據相關媒體報導, 阿裡巴巴集團日前提交的SEC檔顯示,蔡崇信旗下的Joe和Clara Tsai基金會,及與他有關聯的Parufam Limited、MFG II Ltd.,將依照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0b5-1條修訂條款的預先安排的股票出售計畫進行減持。

上述計畫允許蔡崇信在2017年10月前出售大約650萬股股票。這些股權占蔡崇信實益所有權的8%左右。該計畫已進入實施階段,旨在滿足股票持有人關於慈善承諾和普通財富規劃的目的。按阿裡巴巴201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87.81美元計算,650萬股市值約為5.7億美元。

蔡崇信是繼馬雲之後,“十八羅漢”中又一減持阿裡股份的高層。據悉,當時為了不讓阿裡變成外資,馬雲將阿裡股票分為A類股和B類股,孫正義以及雅虎等境外投資者手中持有的是A類股,一股就是一票投票權,而馬雲及其創始團隊(我們常說的十八羅漢)手中持有的是B類股,一股相當於A類股的十票,這也是為什麼孫正義持有阿裡大部分的股票卻還不如馬雲手中那可憐的一點股份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蔡崇信此舉若是單純來看確實像是在“拋棄”阿裡,但事實上,他和之前減持的馬雲一樣都是在為阿裡以後的發展“鋪路”。

據悉,早在阿裡赴美IPO前,馬雲和蔡崇信一起宣佈將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裡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裡總股本的2%。

(嗨,如果覺得不錯,請關注、轉發、點贊、打賞,任選。【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蔡崇信要幫阿裡巴巴在市場上找錢的難度,可想而知。從蔡崇信進入阿裡巴巴起算,阿裡巴巴一共經歷了3次的重要增資,每一次,都讓阿裡巴巴脫胎換骨,有了嶄新的面貌與股東成員,背後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資是2000年,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次,阿裡巴巴要增資2500萬美元。當時正值網路泡沫,網路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裡巴巴的狀況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此時,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當時蔡崇信和馬雲兩人赴軟銀在東京的辦公室談判,投資銀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諳談判出價之道,即使兩人明知當時的阿裡巴巴體質羸弱,根本沒有多少談判籌碼,但一坐上談判桌,馬雲發揮獨有的個人魅力,大談阿裡巴巴美麗前景,一旁的蔡崇信雖然不多話,卻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前兩次的出價,勇敢說“不”。最後兩人“完美搭配”,讓孫正義點頭答應拿出2000萬美元。這一仗,蔡崇信幫阿裡巴巴度過最危險的難關。

軟銀的資金到位後沒多久,美國科技股就因網路泡沫,從高點崩落,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都在這波熊市中滅頂,惟獨資金在手的阿裡巴巴,有驚無險挺過這場世紀風暴。蔡崇信的運籌帷幄,當然得在功勞簿上記一大筆。

此後的2005年,馬雲說服雅虎楊致遠後,蔡崇信再度發揮冷靜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順利合併雅虎中國,並獲得雅虎10億美金融資。

這兩次重要的翻身,不僅讓阿裡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也因合併雅虎中國,坐穩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2017年1月2日,據相關媒體報導, 阿裡巴巴集團日前提交的SEC檔顯示,蔡崇信旗下的Joe和Clara Tsai基金會,及與他有關聯的Parufam Limited、MFG II Ltd.,將依照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0b5-1條修訂條款的預先安排的股票出售計畫進行減持。

上述計畫允許蔡崇信在2017年10月前出售大約650萬股股票。這些股權占蔡崇信實益所有權的8%左右。該計畫已進入實施階段,旨在滿足股票持有人關於慈善承諾和普通財富規劃的目的。按阿裡巴巴201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87.81美元計算,650萬股市值約為5.7億美元。

蔡崇信是繼馬雲之後,“十八羅漢”中又一減持阿裡股份的高層。據悉,當時為了不讓阿裡變成外資,馬雲將阿裡股票分為A類股和B類股,孫正義以及雅虎等境外投資者手中持有的是A類股,一股就是一票投票權,而馬雲及其創始團隊(我們常說的十八羅漢)手中持有的是B類股,一股相當於A類股的十票,這也是為什麼孫正義持有阿裡大部分的股票卻還不如馬雲手中那可憐的一點股份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蔡崇信此舉若是單純來看確實像是在“拋棄”阿裡,但事實上,他和之前減持的馬雲一樣都是在為阿裡以後的發展“鋪路”。

據悉,早在阿裡赴美IPO前,馬雲和蔡崇信一起宣佈將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裡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裡總股本的2%。

(嗨,如果覺得不錯,請關注、轉發、點贊、打賞,任選。【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