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黔西南:為中國山地旅遊提供發展樣本

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到今年已成功舉辦到第三年。 每到大會啟幕的夏秋之交, 歷數身邊變化, 黔西南人總是感觸良多,

長期置身其中的人更是如此。

前幾日, 曹靜秋的上海朋友微信給他發來一句話:“暑天無君子”。 接著又發來圖片——外灘觀景台, 眾人裸身躺於路邊納涼, 夏夜的炎熱, 讓向來“講究”的上海人竟也失去了“嚴謹”。 想到黔西南涼爽的山風, 遠方的朋友千里傳來感觸。

嘬一口普安紅茶, 20多度的氣溫裡, 曹靜秋莞爾一笑, 輕鬆回了一條資訊——“暑天無君子, 山地有風度。 ”

站在普通市民的觀察視角, 曹靜秋認為, 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 要說給城市帶來大變化, 其中一條無疑是造就了諸多“君子”——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仁智者近山水, 多有君子之風。 ”

為此, 他舉了一個例子。 今年7月20日夜間, 興義連降暴雨, 降雨致桔山大道一處下水道窨井蓋移位,

一位普通市民在窨井旁義務指揮交通, 引導過往車輛避開漩渦, 大雨中一守就是四五個小時, 直到交警發現才默默離開。

這是君子之風, 更是環境影響人的案例, 近兩年蔚然成風的“黔西南好人現象”就是最好的印證。 “說到底, 一個地方的發展變化, 歸根到底要落腳到人的變化上來, 生活富足、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變化都包含其中。 ”

這用旅遊業界的話總結——山地旅遊是一個關注自然、關注人、服務人、體貼人的社會活動, 山地旅遊大會給黔西南人帶來的, 無疑是群眾獲得感的增強和素質的提升;用官方語彙來表達, 則更為簡潔——百姓富、生態美。

除山地旅遊帶來的“風度”之外, 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溢出效應也日漸顯現。

關注貴州、關注黔西南的各界人士逐步形成一個共識——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的小城, 用上下一心的努力探索, 為中國山地旅遊提供了發展樣本。

而站在長期從事文化、旅遊研究的專家角度, 曹靜秋認為, 這樣本, 細究起來大抵有三個方面的內涵——

其一、全域、全民參與的旅遊與扶貧相結合, 為世界同類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彎道取直繞開工業文明實現利益共用的發展經驗;其二、揚起中國山地旅遊發展的大旗, 推動山地旅遊與文化相結合, 找到傳統文化復興的另一個出口;其三、山地旅遊與山地運動深度融合, 在新型城鎮化大背景下, 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

保護與發展 扶貧路上的彎道取直

2015年春天, 首屆國際山地旅遊大會尚未確定舉辦城市, 黔西南作為熱門候選, 很多市民主動表達了對家鄉辦會的願望與自信。

當時, 興義萬峰林下的布依族婦女郎三妹就自信地對記者說:“不該我家該哪家。 ”到今年, 大會辦了兩屆, 郎三妹靠著在景區附近賣一些民族特色小吃, 家裡的摩托車已經換了小轎車。

貴州是中國山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因生態良好、氣候宜人, 被譽為“公園省”;黔西南則有著全球分佈面積最廣的喀斯特山地, 富集了喀斯特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峽谷、地縫、天坑、高山草原等眾多山地特殊地貌要素。 郎三妹的家, 就在著名的喀斯特峰林——萬峰林下。

遺憾的是, 山地有神秘美麗的一面,

另一面則是貧窮。 世界大多數貧困地區, 也同時是山地。 因此, 如何在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綠水青山的前提下擺脫貧困, 一直是布依族、苗族先民以及歷代黔西南人思考的問題。

所幸, 黔西南獲得國際山地旅遊大會舉辦權,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 黔西南找到了一條通過發展山地旅遊破解發展與保護矛盾的路徑。

從2015年秋天開始, 在萬峰林下連續召開的國際盛會上, 來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等國際旅遊機構以及39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就山地旅遊可持續發展、消費、投資等話題開展了建設性探討。 由貴州省發起, 大會先後發佈《國際山地旅遊貴州宣言》、成立國際山地旅遊聯盟, 在山地資源保護與開發、山地旅遊如何讓利於民眾、建立國際合作機制推動山地旅遊發展等方面形成共識。

時任省委書記陳敏爾在出席大會時,對黔西南和貴州全省發展山地旅遊明確提出了七條意見。

“七條意見”把貴州人秉持的“大生態”理念,以及在此理念下推進全域山地旅遊實現“彎道取直”的發展經驗進行了生動闡述——一要把山地旅遊作為貴州旅遊業的基本定位;二要把“多彩貴州·山地公園”作為貴州山地旅遊業的基本品牌;三要把全域旅遊、全民參與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方針;四要把自然景觀旅遊與民族鄉村旅遊作為山地旅遊的基本業態;五要把外拓市場、內優服務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抓手;六要把旅遊體制創新和大資料應用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引擎;七要把辦好國際山地旅遊大會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平臺,努力將貴州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遊目的地。

決策層高度重視發展山地旅遊,社會各界的“郎三妹們”則在旅遊產業中各顯其能,共用發展紅利。

就在2015年,在深圳一家自行車企業務工的楊正興返回興義,憑藉手裡的技術,在景區開辦起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租售自行車。“也算是幹起了老本行。”

前年初,納灰河邊的鄢福貴則把自家房屋整理了出來,實物入股,交給幾位北京來的青年改造成炙手可熱的鄉村酒店。

去年底,世界各地萬余遊客來到萬峰林下,共用12000碗“興義羊肉粉”,萬人餐宴人數創下了國內歷史之最,被載入基尼斯紀錄大全。因為國際山地旅遊大會,市民餐桌上的小小羊肉粉,正成為一個惠及、富及數百萬城鄉群眾的大產業。

“以前哪個曉得這大山這麼值錢?”納灰村幹部馮子榮告訴記者,依託旅遊這棵‘搖錢樹’,大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不僅鄉村美了,農民也富了。

一個個具體的故事背後,匯成的是一串宏觀的資料——2016年,全州旅遊收入達226.21億元,同比增長61.4%,共接待遊客2866.4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0.2%。

傳承與復興 文化回歸了本位

北京女孩楊笛第一次聽到布依八音是在黔西南的旅行當中;第一次知道並認識布依銅鼓,也是在布依族聚居的貞豐三岔河畔。

“初次聽到那樣的器樂,再看大家臉上的表情,會發現那不完全是表演,就是他們延續了很多代人的生活。”很顯然,大多數人和楊笛一樣,沒有貴州山地的旅遊體驗,就不易知道銅鼓、蘆笙、木葉、骨琴以及山裡人動聽的歌;沒有旅遊,城裡人難以知道農耕、石磨,甚至早已忘卻了故鄉;沒有山地旅遊,估計鮮有人知道黔西南。

文化理應是生活的、流動的,而非束之高閣。在日漸強烈的復興傳統文化的呼聲中,黔西南人默默從山地旅遊的幽徑切入,意外打開了一個實踐的通途。

2016年末,初冬溫暖的陽光裡,南盤江畔冊亨縣丫他鎮板萬村,從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的當地青年何標點燃了村裡土窯洞的爐火,開始燒制陶瓷。這一爐火,重新燃起板萬村、乃至整個黔西南中斷了30年的陶瓷文化之脈。

爐火很旺,映紅了年輕人的臉龐,寥寥青煙裡,人們紛紛鼓掌、歡慶。但很少有人知道,時間往前推移即便半年,這個擁有數百間精美吊腳樓的百年布依村莊,也幾乎湮滅在風雨中。僻處深山,和諸多傳統村落一樣,板萬村有著必然廢棄的命運。原因有很多,比如幾場暴雨引發的山洪,或者意外火災,更重要且悲觀的是,在打工潮中,村裡幾乎人丁盡散。

板萬古村落的命運迎來轉機,始于傳統村落保護意識的覺醒,真正可期待的復興,則要歸功於黔西南快速發展的山地旅遊。

2014年11月,板萬村被列入由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聯合發佈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一階段,恰逢貴州全域山地旅遊之風正勁吹,村莊保護、文化復興,保護和發展鄉村民俗文化成為當地的重要工作之一。

負責板萬村民居改造修復專案的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呂品晶認為:“村莊的復興,不單是民居建築風貌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布依文化,文化則需要留住人。”

遠離城鎮的傳統村落如何留得住人?

參與並主導了板萬村改造的曹靜秋認為,一是原住民必須獲得生產、生活的空間條件和發展環境;二則是村莊必須有吸引外來者的文化魅力。

去過板萬村的人都知道,進板萬,需要驅車穿過河谷中一片茂密甘蔗林,曲徑通幽的跋涉之後,迎來的是世外桃源般的驚豔。如今,板萬村漸漸成為人們瞭解布依族、瞭解布依建築的好去處,也是回歸山野、感受文化、戶外運動的好線路。

而在南盤江另一邊的貞豐縣,從去年上半年開始,者相鎮幾乎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中國土布小鎮”,只因居住在這裡的布依族婦女手中掌握著一門手工織染土布的工藝。

依託者相鎮周邊的三岔河、雙乳峰等自然景觀資源,以及必克、納孔等傳統村落,在政府有意引導組織下,布依婦女不僅開始廣泛生產土布,整個紡紗、織布、染布生產流程也在合理的空間佈局中,逐漸成為遊客青睞的文化旅遊體驗項目。

“參觀了這個土布小鎮,看到了布依族婦女們現場織布的過程,印象非常深刻,這些原生態布料製作的服飾,對城市裡來旅遊的客人吸引力很大。”

今年7月12日,臺灣原住民族生存發展協會理事長孔文吉在考察了“土布小鎮”後,對這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旅遊產業所起到的帶動效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到板萬也好,到土布小鎮也罷,走進村莊、回到小鎮,說到底都是文化旅遊的體驗的一部分。其本質,其實無外乎回歸山林、親近自然、親近山水。因此,在全力實施的全域山地旅遊活動中,無論是農耕文化、建築文化、祭祀文化,還是音樂舞蹈文化,都是讓文化回歸本位的探索。

回過頭來,從官方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到,整個貴州全省明確列入重點建設名單的傳統村落是1000個,黔西南進入這一名單的村莊則超過100個;而對特色小城鎮來說,全省重點建設的省級示範小城鎮又是100個,各市州自行打造的州、市一級示範小城鎮,各地區也大多超過30個。

親近與回歸 重塑了健康生活方式

如果說山地旅遊的要旨是關注自然、關注人、體貼人,黔西南人則較為完整地獲得了這份來自自然的體貼與慰藉。

一方面,黔西南出門即是山,推窗便是景,尤以州府興義“一城三景”為代表的喀斯特景觀,讓這裡的人們走近大山是一種生活的基本常態;另一方面,照全域山地旅遊規劃思路,黔西南每個縣、(市、新區)都已經建成滿足市民和遊客觀光、休閒、鍛煉需求的城市自行車道、健身徒步棧道。

75歲的興義市民黃勝蓮對此感受尤其明顯。前幾年意外摔了一跤,老人從此行動不便。年輕時喜歡運動的她跟本不會想到,此生居然還能有機會再到萬峰林去走走,儘管城區到萬峰林景區也就區區十來公里。

“去前年,孫子一有時間就會開車帶我下來,在納灰河邊散散心。不能走路了,反倒覺得城裡到萬峰林的路比以前更近了。”

遠有萬峰林,近有家門口的濕地公園。從今年起,黃老太太每天都可以在桔山新區中央濕地公園走走,在孫子悉心攙扶下,她偶爾還能杵著拐杖自己慢慢走上一小段路。

“以前也就是在老城區大佛洞附近湊湊熱鬧,看看人家在河邊跳舞,哪想到還能把濕地公園建到家門口。現在濕地公園一建,整個興義城都是一個大景區了。”

老人的陳述,是近年來興義市民對山地旅遊讓生活方式悄悄發生改變的真實感受。在興義,加上城西兩年前已建成投用的棲霞路濕地公園,今年又先後建設完成貫穿城市主城區,水域面積12.64公頃、設計總面積71公桔山新區中央濕地公園,在城區東南面建成總設計面積43.9公頃的馬嶺河峽谷濕地公園,連同南邊的納灰河濕地,基本形成了東、西、南、東南四大濕地系統環抱的城市濕地公園格局。加上趙家渡和萬峰林自行車、徒步棧道系統,基本形成了數百公里、覆蓋全城的城市慢生活運動休閒網路。

因此,“暑天無君子”的現狀,在黔西南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是三伏天下午四五點鐘,各地暑熱難當之際,在興義幾大濕地公園,每日都能見到年輕人沐著山風在騎行、妙齡女子在草地上做瑜伽、老年人迎著夕陽在漫步、三五成群的跑者相約揮汗疾行……

“興義人以前哪有鍛煉的地方,也沒這樣愜意而健康的生活習慣。”而變化就在這三五年,若要論功勞,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顯然居功至偉。用黃勝蓮老人和老伴的話來說,那真是“迎著夕陽走向希望,城市文明空前提升。”

山地旅遊作為一種區域發展思路也好、生活方式也罷,要改變一個地方,往往這裡的人先會發生變化,這裡的人真正體現獲得感,或許,這才是黔西南為中國山地旅遊提供發展樣本的應有之意。

時任省委書記陳敏爾在出席大會時,對黔西南和貴州全省發展山地旅遊明確提出了七條意見。

“七條意見”把貴州人秉持的“大生態”理念,以及在此理念下推進全域山地旅遊實現“彎道取直”的發展經驗進行了生動闡述——一要把山地旅遊作為貴州旅遊業的基本定位;二要把“多彩貴州·山地公園”作為貴州山地旅遊業的基本品牌;三要把全域旅遊、全民參與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方針;四要把自然景觀旅遊與民族鄉村旅遊作為山地旅遊的基本業態;五要把外拓市場、內優服務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抓手;六要把旅遊體制創新和大資料應用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引擎;七要把辦好國際山地旅遊大會作為發展山地旅遊的基本平臺,努力將貴州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遊目的地。

決策層高度重視發展山地旅遊,社會各界的“郎三妹們”則在旅遊產業中各顯其能,共用發展紅利。

就在2015年,在深圳一家自行車企業務工的楊正興返回興義,憑藉手裡的技術,在景區開辦起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租售自行車。“也算是幹起了老本行。”

前年初,納灰河邊的鄢福貴則把自家房屋整理了出來,實物入股,交給幾位北京來的青年改造成炙手可熱的鄉村酒店。

去年底,世界各地萬余遊客來到萬峰林下,共用12000碗“興義羊肉粉”,萬人餐宴人數創下了國內歷史之最,被載入基尼斯紀錄大全。因為國際山地旅遊大會,市民餐桌上的小小羊肉粉,正成為一個惠及、富及數百萬城鄉群眾的大產業。

“以前哪個曉得這大山這麼值錢?”納灰村幹部馮子榮告訴記者,依託旅遊這棵‘搖錢樹’,大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不僅鄉村美了,農民也富了。

一個個具體的故事背後,匯成的是一串宏觀的資料——2016年,全州旅遊收入達226.21億元,同比增長61.4%,共接待遊客2866.4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0.2%。

傳承與復興 文化回歸了本位

北京女孩楊笛第一次聽到布依八音是在黔西南的旅行當中;第一次知道並認識布依銅鼓,也是在布依族聚居的貞豐三岔河畔。

“初次聽到那樣的器樂,再看大家臉上的表情,會發現那不完全是表演,就是他們延續了很多代人的生活。”很顯然,大多數人和楊笛一樣,沒有貴州山地的旅遊體驗,就不易知道銅鼓、蘆笙、木葉、骨琴以及山裡人動聽的歌;沒有旅遊,城裡人難以知道農耕、石磨,甚至早已忘卻了故鄉;沒有山地旅遊,估計鮮有人知道黔西南。

文化理應是生活的、流動的,而非束之高閣。在日漸強烈的復興傳統文化的呼聲中,黔西南人默默從山地旅遊的幽徑切入,意外打開了一個實踐的通途。

2016年末,初冬溫暖的陽光裡,南盤江畔冊亨縣丫他鎮板萬村,從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的當地青年何標點燃了村裡土窯洞的爐火,開始燒制陶瓷。這一爐火,重新燃起板萬村、乃至整個黔西南中斷了30年的陶瓷文化之脈。

爐火很旺,映紅了年輕人的臉龐,寥寥青煙裡,人們紛紛鼓掌、歡慶。但很少有人知道,時間往前推移即便半年,這個擁有數百間精美吊腳樓的百年布依村莊,也幾乎湮滅在風雨中。僻處深山,和諸多傳統村落一樣,板萬村有著必然廢棄的命運。原因有很多,比如幾場暴雨引發的山洪,或者意外火災,更重要且悲觀的是,在打工潮中,村裡幾乎人丁盡散。

板萬古村落的命運迎來轉機,始于傳統村落保護意識的覺醒,真正可期待的復興,則要歸功於黔西南快速發展的山地旅遊。

2014年11月,板萬村被列入由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聯合發佈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一階段,恰逢貴州全域山地旅遊之風正勁吹,村莊保護、文化復興,保護和發展鄉村民俗文化成為當地的重要工作之一。

負責板萬村民居改造修復專案的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呂品晶認為:“村莊的復興,不單是民居建築風貌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布依文化,文化則需要留住人。”

遠離城鎮的傳統村落如何留得住人?

參與並主導了板萬村改造的曹靜秋認為,一是原住民必須獲得生產、生活的空間條件和發展環境;二則是村莊必須有吸引外來者的文化魅力。

去過板萬村的人都知道,進板萬,需要驅車穿過河谷中一片茂密甘蔗林,曲徑通幽的跋涉之後,迎來的是世外桃源般的驚豔。如今,板萬村漸漸成為人們瞭解布依族、瞭解布依建築的好去處,也是回歸山野、感受文化、戶外運動的好線路。

而在南盤江另一邊的貞豐縣,從去年上半年開始,者相鎮幾乎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中國土布小鎮”,只因居住在這裡的布依族婦女手中掌握著一門手工織染土布的工藝。

依託者相鎮周邊的三岔河、雙乳峰等自然景觀資源,以及必克、納孔等傳統村落,在政府有意引導組織下,布依婦女不僅開始廣泛生產土布,整個紡紗、織布、染布生產流程也在合理的空間佈局中,逐漸成為遊客青睞的文化旅遊體驗項目。

“參觀了這個土布小鎮,看到了布依族婦女們現場織布的過程,印象非常深刻,這些原生態布料製作的服飾,對城市裡來旅遊的客人吸引力很大。”

今年7月12日,臺灣原住民族生存發展協會理事長孔文吉在考察了“土布小鎮”後,對這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旅遊產業所起到的帶動效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到板萬也好,到土布小鎮也罷,走進村莊、回到小鎮,說到底都是文化旅遊的體驗的一部分。其本質,其實無外乎回歸山林、親近自然、親近山水。因此,在全力實施的全域山地旅遊活動中,無論是農耕文化、建築文化、祭祀文化,還是音樂舞蹈文化,都是讓文化回歸本位的探索。

回過頭來,從官方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到,整個貴州全省明確列入重點建設名單的傳統村落是1000個,黔西南進入這一名單的村莊則超過100個;而對特色小城鎮來說,全省重點建設的省級示範小城鎮又是100個,各市州自行打造的州、市一級示範小城鎮,各地區也大多超過30個。

親近與回歸 重塑了健康生活方式

如果說山地旅遊的要旨是關注自然、關注人、體貼人,黔西南人則較為完整地獲得了這份來自自然的體貼與慰藉。

一方面,黔西南出門即是山,推窗便是景,尤以州府興義“一城三景”為代表的喀斯特景觀,讓這裡的人們走近大山是一種生活的基本常態;另一方面,照全域山地旅遊規劃思路,黔西南每個縣、(市、新區)都已經建成滿足市民和遊客觀光、休閒、鍛煉需求的城市自行車道、健身徒步棧道。

75歲的興義市民黃勝蓮對此感受尤其明顯。前幾年意外摔了一跤,老人從此行動不便。年輕時喜歡運動的她跟本不會想到,此生居然還能有機會再到萬峰林去走走,儘管城區到萬峰林景區也就區區十來公里。

“去前年,孫子一有時間就會開車帶我下來,在納灰河邊散散心。不能走路了,反倒覺得城裡到萬峰林的路比以前更近了。”

遠有萬峰林,近有家門口的濕地公園。從今年起,黃老太太每天都可以在桔山新區中央濕地公園走走,在孫子悉心攙扶下,她偶爾還能杵著拐杖自己慢慢走上一小段路。

“以前也就是在老城區大佛洞附近湊湊熱鬧,看看人家在河邊跳舞,哪想到還能把濕地公園建到家門口。現在濕地公園一建,整個興義城都是一個大景區了。”

老人的陳述,是近年來興義市民對山地旅遊讓生活方式悄悄發生改變的真實感受。在興義,加上城西兩年前已建成投用的棲霞路濕地公園,今年又先後建設完成貫穿城市主城區,水域面積12.64公頃、設計總面積71公桔山新區中央濕地公園,在城區東南面建成總設計面積43.9公頃的馬嶺河峽谷濕地公園,連同南邊的納灰河濕地,基本形成了東、西、南、東南四大濕地系統環抱的城市濕地公園格局。加上趙家渡和萬峰林自行車、徒步棧道系統,基本形成了數百公里、覆蓋全城的城市慢生活運動休閒網路。

因此,“暑天無君子”的現狀,在黔西南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是三伏天下午四五點鐘,各地暑熱難當之際,在興義幾大濕地公園,每日都能見到年輕人沐著山風在騎行、妙齡女子在草地上做瑜伽、老年人迎著夕陽在漫步、三五成群的跑者相約揮汗疾行……

“興義人以前哪有鍛煉的地方,也沒這樣愜意而健康的生活習慣。”而變化就在這三五年,若要論功勞,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顯然居功至偉。用黃勝蓮老人和老伴的話來說,那真是“迎著夕陽走向希望,城市文明空前提升。”

山地旅遊作為一種區域發展思路也好、生活方式也罷,要改變一個地方,往往這裡的人先會發生變化,這裡的人真正體現獲得感,或許,這才是黔西南為中國山地旅遊提供發展樣本的應有之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