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家沖愛故鄉驛站:讓愛回到故鄉,讓故鄉更有力量

鄉儂物語

在這裡,

他揮灑汗水, 無怨無悔,

只為將每一個熱愛故鄉的人緊緊聯繫起來,

共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家園。

讓在外的遊子回到故鄉,

不再有慈母手中線, 無衣可縫;

不再有賢妻獨深閨, 淚眼朦朧;

不再有孩提不見父, 咽苦心中!

天還沒亮, 林德政早已偷偷收拾好了行李, 臥室裡, 妻子還在熟睡, 他站在門口, 突然就挪不開腳步了。 片刻之後, 他輕聲輕腳地走出家門, 點燃一支煙。

這是他在張家沖駐點5天之後第一次回家, 並且還是因為回武漢採購建材。 傍晚時分出發, 到家已是晚上10點了, 翌日清晨早早出門到建材市場選完材料, 匆匆返回村裡。

大暑, 天陽下濟, 暑熱鬱蒸, 電鑽轟鳴, 林德政和工友們正在愛故鄉驛站忙得不可開交, 汗如雨下, 身上黏膩滯重, 仿佛附著積塵。 無暇擦汗, 他們的汗水落在田間、落在房前、落在張家沖的每一個角落, 滋潤著這方水土。

傍晚時分, 此時烈日消退, 光線最宜拍照, 林德政手持一台佳能80D, 湊在板栗樹下, 從各個角度, 對著樹上正在生長的板栗拍個不停, 他在記錄農產品的生長過程, 為以後研發出有張家沖特點的文創產品做準備。

林德政, 是湖北愛故鄉工作站負責人、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張家沖愛故鄉驛站站長,

他也是鄉村的建設者, 大學生社團與農村連接的牽線人。 大家習慣稱呼他為:小林老師。

01

將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關係重新梳理

生態文明時代到來之前, 城市和農村是二元對立的形態: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 城市空間、競爭壓力巨大, 農村逐漸凋零。

“城市與鄉村不應該是二元對立, 應該是一個和諧互助的關係。 我們必須探尋一種方式, 將城市和鄉村之間的關係重新梳理。 ”說起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形勢, 林德政豪情萬丈。

“城市對農產品的需求巨大, 農藥、化肥的無底線使用, 已經使我們的食品不再安全, 而農村本身就是生產糧食、瓜果蔬菜的地方, 這裡有大量的拋荒土地和閒置勞動力。

▲張家沖風景

“隨著電商物流的發展, 城市人大可以將每年在餐飲上的花費直接投入特定的農村, 而農村直接為他們提供健康的有機食材, 甚至有時間可以帶著孩子來鄉村體驗鄉居生活, 緩解城市的壓力, 這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張家沖民宿

而林德政要做的, 就是在城市與鄉村之間, 建立一個平等、安全的交流管道, 喚起村民參與家鄉建設的熱情, 促進在地化城鄉資源的有效對接與整合, 這個管道就是愛故鄉工作站。

▲4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主任溫鐵軍和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理事長王偉華為“湖北愛故鄉工作站”揭牌

2017年4月21日,在首屆蒼葭鄉村論壇上,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和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經過前期的多次考察、溝通和討論,決定成立湖北愛故鄉工作站,同時在羅田張家沖成立全省第一個“愛故鄉驛站”。

▲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張孝德和湖北省愛故鄉驛站站長林德政為“張家沖愛故鄉驛站”揭牌

湖北愛故鄉工作站和張家沖愛故鄉驛站的成立,將搭建起一個資訊共用、資源聯動、共同發展的平臺,更好地促進“四位一體”理念和“愛故鄉”理念的傳播,喚起更多人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信心和熱情,努力探索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鄉建模式,深度參與和服務于湖北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正在建設的愛故鄉驛站

林德政作為愛故鄉驛站站長,已經在張家沖駐紮了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頂著驕陽烈日,無怨無悔,迎難而上,與西廂房的設計師、工程師,以及村民們共同打造著屬於愛故鄉驛站的工作室,該工作室已進入最後裝修階段,預計七月底完工,年底正式投入運營。

▲林德政(左)正與工程師溝通施工方案

02

做農村工作關鍵在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農村工作很難做,村民不知道你來幹嘛,不理解你的工作,這是最大的困難。”林德政一來張家沖,就要了一棟民宿,村民以為他是來掠奪村內資源的,村民對他的信任度不夠,工作很難做。

“在農村做工作關鍵在於調整自己的心態,我能理解他們,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多月下來,林德政憑著熱情友好的性格,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逐漸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村民打成一片。同時,他以身作則,逐漸改變村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林德政組織村民給支教學生送菜

他一直都在探索如何能將村民留在村裡,“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獨自到城市打工,但是生活所迫,目前留在村裡很難掙到錢。”說這話的時候,林德政這個來自北方的漢子並沒有意識到他也在背井離鄉,並且還不是為了掙錢。

“村民的需求簡單粗暴,就是能掙錢。如果能讓村民在家裡就可以掙到錢,他們就會留在家裡。在幫他們掙錢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去轉變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明白只有聯合起來,在今後競爭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才能把錢賺得更好更穩。”

▲張家沖成立合作社後開設田園餐廳,生意十分火爆

林德政目前在做的,一是愛故鄉驛站的建造,為愛故鄉驛站可持續發展造血;二是張家沖本土文創產品的挖掘、記錄和研發;三是對接公益資源到鄉村,為鄉村注入更多活力。

▲張家沖文創產品

他信心滿滿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國內關注農村發展的力量,團結、聯合人民群眾,把農民現有的土特產資源幫他們深挖開發,以我們年輕人的行銷思路去幫助他們推向外部市場,逐漸建立城市與農村消費者之間的對外關係。”

在林德政的設想中,未來,張家沖愛故鄉驛站將集文創產品研發、農民培訓、兒童讀書沙龍、鄉居生活體驗地等功能為一體,在推動知識、文化、資源、人才紮根于本土社區的同時,形成融文化、自然於一體的綜合生態系統,讓城市和鄉村走上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的愛故鄉驛站

03

鄉村需要更多新鮮血液

7月10日-25日,在湖北愛故鄉工作站和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的搭橋引線下,湖北經濟學院新農村社團來到張家衝開展支教活動,林德政和大學生志願者同吃同住,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鄉村需要更多新鮮血液,除了張家沖這一支團隊,湖北愛故鄉工作站組織對接了數支志願者團隊前往鄉村,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學生需要成長空間,鄉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地點。”

▲大學生幫助視力不好的老人穿針

“學生到村裡來難免不適應”,當大學生遇到自身無法克服的困難後,林德政要充當一個第一時間能拿出解決方案的角色。“但這不代表他們(大學生)是來旅遊的,遇到事情,會讓他們自己動手,解決不了了,再來找我。”

▲農家灶對於這些大學生來說可能是個新鮮事物

“孩子是農村的未來,現在及時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給他們的童年一些美好的回憶,對於他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除了大學生,村子裡的小孩子也是他的“重點照顧對象”。“這樣可以避免農村孩子對家鄉的認知出現誤差,幫助他們從小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開始這個孩子很調皮,一次卡在樹上的經歷讓他整個人仿若脫胎換骨

▲4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主任溫鐵軍和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理事長王偉華為“湖北愛故鄉工作站”揭牌

2017年4月21日,在首屆蒼葭鄉村論壇上,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和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經過前期的多次考察、溝通和討論,決定成立湖北愛故鄉工作站,同時在羅田張家沖成立全省第一個“愛故鄉驛站”。

▲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張孝德和湖北省愛故鄉驛站站長林德政為“張家沖愛故鄉驛站”揭牌

湖北愛故鄉工作站和張家沖愛故鄉驛站的成立,將搭建起一個資訊共用、資源聯動、共同發展的平臺,更好地促進“四位一體”理念和“愛故鄉”理念的傳播,喚起更多人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信心和熱情,努力探索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鄉建模式,深度參與和服務于湖北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正在建設的愛故鄉驛站

林德政作為愛故鄉驛站站長,已經在張家沖駐紮了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頂著驕陽烈日,無怨無悔,迎難而上,與西廂房的設計師、工程師,以及村民們共同打造著屬於愛故鄉驛站的工作室,該工作室已進入最後裝修階段,預計七月底完工,年底正式投入運營。

▲林德政(左)正與工程師溝通施工方案

02

做農村工作關鍵在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農村工作很難做,村民不知道你來幹嘛,不理解你的工作,這是最大的困難。”林德政一來張家沖,就要了一棟民宿,村民以為他是來掠奪村內資源的,村民對他的信任度不夠,工作很難做。

“在農村做工作關鍵在於調整自己的心態,我能理解他們,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多月下來,林德政憑著熱情友好的性格,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逐漸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村民打成一片。同時,他以身作則,逐漸改變村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林德政組織村民給支教學生送菜

他一直都在探索如何能將村民留在村裡,“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獨自到城市打工,但是生活所迫,目前留在村裡很難掙到錢。”說這話的時候,林德政這個來自北方的漢子並沒有意識到他也在背井離鄉,並且還不是為了掙錢。

“村民的需求簡單粗暴,就是能掙錢。如果能讓村民在家裡就可以掙到錢,他們就會留在家裡。在幫他們掙錢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去轉變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明白只有聯合起來,在今後競爭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才能把錢賺得更好更穩。”

▲張家沖成立合作社後開設田園餐廳,生意十分火爆

林德政目前在做的,一是愛故鄉驛站的建造,為愛故鄉驛站可持續發展造血;二是張家沖本土文創產品的挖掘、記錄和研發;三是對接公益資源到鄉村,為鄉村注入更多活力。

▲張家沖文創產品

他信心滿滿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國內關注農村發展的力量,團結、聯合人民群眾,把農民現有的土特產資源幫他們深挖開發,以我們年輕人的行銷思路去幫助他們推向外部市場,逐漸建立城市與農村消費者之間的對外關係。”

在林德政的設想中,未來,張家沖愛故鄉驛站將集文創產品研發、農民培訓、兒童讀書沙龍、鄉居生活體驗地等功能為一體,在推動知識、文化、資源、人才紮根于本土社區的同時,形成融文化、自然於一體的綜合生態系統,讓城市和鄉村走上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的愛故鄉驛站

03

鄉村需要更多新鮮血液

7月10日-25日,在湖北愛故鄉工作站和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的搭橋引線下,湖北經濟學院新農村社團來到張家衝開展支教活動,林德政和大學生志願者同吃同住,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鄉村需要更多新鮮血液,除了張家沖這一支團隊,湖北愛故鄉工作站組織對接了數支志願者團隊前往鄉村,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學生需要成長空間,鄉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地點。”

▲大學生幫助視力不好的老人穿針

“學生到村裡來難免不適應”,當大學生遇到自身無法克服的困難後,林德政要充當一個第一時間能拿出解決方案的角色。“但這不代表他們(大學生)是來旅遊的,遇到事情,會讓他們自己動手,解決不了了,再來找我。”

▲農家灶對於這些大學生來說可能是個新鮮事物

“孩子是農村的未來,現在及時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給他們的童年一些美好的回憶,對於他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除了大學生,村子裡的小孩子也是他的“重點照顧對象”。“這樣可以避免農村孩子對家鄉的認知出現誤差,幫助他們從小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開始這個孩子很調皮,一次卡在樹上的經歷讓他整個人仿若脫胎換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