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雪峰與馬丁的激昂辯論,投射出當代大學生出路的縮影

最近有這樣一條視頻在網路上火熱流傳, 原因是考研名師張雪峰與知名企業家馬丁之間的一場辯論。 不得不說, 雙方各持己見, 言語激烈, 他們的這場辯論, 更像是當代大學生出路的一個縮影。

作為考研名嘴張雪峰來說, 考研會讓本科生的路更加輕鬆, 起點和平臺都會高, 但是作為企業家的馬丁卻認為大部分本科生已經達到用人單位的標準不需要過多的去修飾學歷, 因為個人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考研, 這個選擇對於大學生來說確實非常艱難, 涉及到前程和未來還有個人的出路, 其實小編我對於他們的觀點都是不太贊同的。

首先:考研是為了什麼?

張老師說的很對, 從一個二本雙非考進“985、211”然後, 會取得各種優勢和資源, 也會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我個人不贊成他的觀點, 我的觀點是“合適”。

高校, 名校、是一個國家的人才和精英的搖籃, 我想說的是在這些名校以外還有相當一大部分人的能力遠遠超出名校當中的。

為什麼?是因為高考就是一場應試考試, 這是教育的弊端, 高考是可以篩選人才, 但是高考沒辦法辨別精英與擅長考試的人。

其次:資源不均

每個學校都有科研經費、教育經費, 這是鼓勵一些學者專家去探索, 去追求科學。 就像是一塊蛋糕, 好的學校拿得多, 一般的學校拿得少, 難道打破頭考入名校去浪費資源一無所獲以後再出來浪費社會資源真的好麼。 高校不斷擴招, 研究生的數量也是驚人的增長, 但是國家真的需要那麼多研究生麼?

人才並不等於高學歷, 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是各行各業的人才和繼承人, 需要軍人、員警、醫生、教師、技術人員、工程師等等等等。 為什麼我們的傳統文化、傳統技藝越來越銷聲匿跡了, 這是一部分人畸形的思想。 大學生當然可以選擇考研、考名校, 但是我想說的是, 這部分人的比例不要太高。 高精尖的東西我們確實需要, 但是為了抬升自己而去浪費教育資源,

那就是一種恥辱。

最後:回報社會

偉大的國家實行了9年義務教育, 這使得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走出貧困, 看得見美好的未來, 大學生和研究生也一樣。 國家每年都會大力在教育上投入。 但是我想說, 回報社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 本科也好,

考研也好, 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而不是為了考研去考研。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很多人會為了名利丟失掉自己最本真的東西, 也有很多人為了自己和家人日以繼夜的努力學習, 每個人都用選擇生活和被社會認可的權利, 只要肯努力。 加油!追夢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