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迪拜:散發惡臭的黃金鄉,黑袍和比基尼共存

她是陳文茜, 被李敖稱為“臺灣最聰明的女人”, 於是吳曉波將她拉進“大頭幫”。 她說, 加入“大頭幫”是為了完成她最後的願望——加入幫派。

文/申屠

說到迪拜, 人們的第一印象差不多都是“土豪”, 法拉利用來當警車, 自動販賣機裡賣的是金條, 就連收破爛的, 都能月入幾萬。 而迪拜之所以出手這麼闊綽, 是因為這裡有取之不盡的石油, 躺著就能掙錢。

但事實上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 7 個成員國中, 迪拜並不是最富的一個, 它的 GDP 中也只有 2% 來自石油, 但它卻成為“奢華的”代名詞, 享譽世界, 這要歸功於迪拜王室阿勒馬克圖姆家族, 尤其是現任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名字很長的謝赫酋長

1833 年, 阿勒馬克圖姆家族帶著一支大約 800 人的部落, 到迪拜海灣定居, 從此有了迪拜。 但當時這裡只是個貧窮的小漁村, 直到 1966 年, 迪拜發現了石油。

這是迪拜歷史上的第一個轉折, 石油瞬間帶來巨富, 大家開始肆意揮霍, 於是很快地迪拜又出現了歷史上第二個轉折:大家發現石油快沒了。 但也正是因為石油資源的匱乏, 讓阿勒馬克圖姆家族能夠放開手腳, 大膽革新去尋找出路。

迪拜的石油資源只占整個阿聯酋的 5%——比起老大哥阿布達比的 90% 不過九牛一毛,

老酋長謝赫·拉什德——也是現任謝赫酋長的父親, 就開始擔心:我的祖輩們都騎駱駝, 我有石油開上了賓士, 我的兒子大概也還可以開路虎, 但是如果繼續吃老本, 我兒子的兒子, 又只能騎駱駝了。

坐著梅賽德斯,

卻開始憂患未來

所以老酋長用石油換來的錢去打造一個不需要靠石油的迪拜。 他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港傑貝·阿裡港以及現代化的國際機場, 逐步將迪拜打造成連接東西方的貿易中心——一個“中東的香港”, 這是迪拜得以崛起的地基。 而到了謝赫酋長這裡, 則更進一步。

謝赫酋長跟他父親一樣, 有著強烈的危機感, 所以他十分強調速度。 他有一句口頭禪:“I want it now

因多金帥氣走紅網路的兒子哈曼丹(中)

但是與此同時, 他也常穿長袍, 每天晨禱, 伊斯蘭教允許一夫多妻, 所以他娶了兩個妻子, 而且第一任妻子是他表妹, 因為近親結婚在阿拉伯國家很普遍。

他和兩個妻子還有大大小小的情人生了 25 個孩子, 組建了世界上“顏值最高的皇室”,

這些一千零一夜式的面龐, 為迪拜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烙印上了獨一無二的異域風情。

有人曾經問謝赫酋長:你既穿長袍, 又具有國際視野, 那麼你認為自己究竟是個傳統的阿拉伯人, 還是現代意義上的改革者?他的回答是“兩者都是”。 我努力“在西方觀念和伊斯蘭價值觀中尋找最佳平衡點”。

身處這個時代

有些事你一定要瞭解, 因為你逃不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