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江一城市名字的由來,因此人殺了辱母流氓,並得到漢和帝的封賞

位於浙江省東部, 有一座古老的、歷史悠久的城市。 她的名字無不給人一種善良和溫順之感, 而正如其名, 生活在這座小城的人們, 以此為美德從古至今。 因此這裡的人和這座小城受人尊敬和嚮往。

慈溪

這座小城便是慈溪, 她傳達給人們的是對孝的傳承和發揚。 慈溪市里有一條小溪, 這條小溪常年不斷地流淌著, 溪水甘甜純淨。 而在漢朝之前這條小溪曾被叫做大隱溪, 因為一個人的事蹟, 這條小溪便改名為慈溪, 此後也被作為了這個城市的名字。

小溪

這個人叫董黔, 生於後漢, 家境貧窮加之幼年時父親去世,

與母親相依為命。 稍微懂事之時, 主動為母親分擔家務。 母親病了之後, 他上山砍柴並以此來補貼家用, 照顧母親無微不至。

因家旁邊的水受到海水的侵襲, 帶有苦澀之味, 生病的母親難以飲咽, 董黔便挑著水桶, 走到二十裡之外的大隱溪取水。

母親喝了這大隱溪的水病情稍有好轉, 可是這取水的路途太遙遠。 於是董黔在這大隱溪旁邊建了一個小草屋, 和母親住了在這小溪旁邊, 讓母親能夠喝到這甘甜的大隱溪水, 此後母親的病情也就此變好, 同母親回了家。

董黔的鄰居, 家境富裕, 鄰居家的兒子叫王寄, 秉性頑劣, 更是對父母不孝順。 有一天這隔壁王家的母親和董黔的母親拉起了家常, 剛好談到自己家孩子孝順的事情上,

王家母親感歎自己兒子不如這董家兒子孝順, 董母自然也是安慰王家母親應該要好好教導兒子王寄。

恰好董母的話被王寄聽到, 王寄忍不了別人對他不孝的說辭, 便將董母打傷並辱駡, 使得董母臥床不起, 不久後去世。 當董黔知道母親被隔壁家頑劣兒子王寄辱駡打傷, 董黔當時忍住沒有動怒, 悉心照料母親, 直到母親安然去世。

安葬好母親之後, 董黔找王寄報仇, 砍下了這王寄的腦袋。

漢和帝

事後, 董黔將自己捆起來, 走到衙門去自首, 坦白這殺人之罪。 官府衙門覺得這董黔雖然殺人但事出有因不敢輕易判罪, 便將這刑事案件呈給了當時的漢朝皇帝漢和帝。 漢和帝知道此事之後, 沒有給董黔治罪,

並封他為郎中為朝廷做事。

董黔沒有接受漢和帝的封詔, 但是漢和帝念他的孝心, 依舊給他俸祿。 此後董黔搬到了大隱溪旁, 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慈溪董黔雕像

因為董黔的對母親敬孝的事蹟, 從此這大隱溪被人們稱作慈溪, 世代視作董黔為孝慈的榜樣, 此後這座小城便也改名為慈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