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十所知名大學,值得每一位學子在此度過最美的青春年華!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 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余名院士從這裡走出, 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 恰如清華園工字殿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 曆春夏秋冬、萬千變幻, 都非凡境;窗中雲影, 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 洵是仙居”。

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 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 成立於1911年, 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 清芬挺秀, 華夏增輝。 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清華人將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發揚"愛國奉獻, 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行勝於言"的校風以及"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 為使清華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簡稱“武大”, 是一所位於湖北武漢市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其辦學源頭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 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 武漢大學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遊覽地,

學校坐擁珞珈山, 環繞東湖水, 占地面積5187畝, 建築面積262萬平方米。 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 巍峨壯觀, 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 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 武大櫻花約在每年三月中下旬開始開放。

回眸過去, 篳路藍縷, 勵精圖治, 玉汝于成。 珞珈山上風雲際會, 周恩來、董必武、陳潭秋、羅榮桓曾在這裡指點江山;辜鴻銘、竺可楨、李四光、聞一多、郁達夫、葉聖陶、李達等曾在這裡激揚文字。 一百多年來, 武漢大學彙集了中華民族近現代史上眾多的精彩華章, 形成了優良的革命傳統, 積澱了厚重的人文底蘊, 培育了“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學精神。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 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 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 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 被譽為“南方之強”。 校園依山傍海、風光秀麗, 已成為公認的環境最優美的中國大學校園之一。 目前, 廈門大學正昂首闊步朝著“世界知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邁進。

廈門大學一邊是南普陀寺, 一邊是海濱與胡裡山炮台, 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 廈門大學校園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 有“談情說愛在廈大”之說。 廈門大學的舊建築多為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 清水牆、琉璃頂極富特色,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築風格結合),尤其是建南大禮堂和上弦場相當宏偉。

北京大學

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許多學者專家,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創造了大批重大科學成果,影響和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北大校園本部又稱燕園,包括淑春園、勺園、朗潤園、鏡春園、鳴鶴園、蔚秀園、暢春園、承澤園等,在明清兩代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數百年來,其基本格局與神韻依然存在。校園北與圓明園毗鄰、西與頤和園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歷史遺產,營建了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麗特色。這裡不僅有亭臺樓閣等古典建築,而且山環水抱,湖泊相連,堤島穿插,風景宜人;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四季常青,鳥語花香,園林景色步移景異。美麗的湖光塔影伴隨著大師的背影,這正是燕園中最美的圖畫。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中山大學的美是獨特清淡的,廣寒宮、中央草坪,每一處盡顯端莊大方的幽雅。

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Shenzhen University),簡稱“深大”,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3688號,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視特區大學建設。北京大學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大學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學校辦學層次由學士、碩士到博士教育。深圳大學是深圳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大學,也是深圳規模最大的一所本科院校。

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Yunnan University),簡稱雲大(YNU),原名私立東陸大學,始建於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雲南大學,是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雲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1949年徑稱“雲南大學”,沿用至今。由復旦大學對口支援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地處享“春城”之美譽的雲南省會——昆明,擁有校本部和呈貢兩個校區,並舉辦了滇池和旅遊文化兩個獨立學院,占地面積4551.84畝,其中校本部535.84畝,呈貢校區4016畝,公用校舍建築面積81.4萬餘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近4億元。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Sichuan University),簡稱“川大”,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的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築面積254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四川大學承文翁之教,聚群賢英才。百餘年來,學校先後彙聚了歷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李劼人、美學家朱光潛、物理學家吳大猷、植物學家方文培、衛生學家陳志潛、數學家柯召等大師。歷史上,吳玉章、張瀾曾執掌校務,共和國開國元勳朱德、共和國主席楊尚昆、文壇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學。兩院院士中,有50餘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評選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畫”首批認定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之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東吳大學堂,1900年創辦),開西式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華,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

從民國時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國時代的開拓創新;從師範教育的文脈堅守,到綜合性大學的戰略轉型與回歸;從多校併入的跨越發展,到爭創一流的重塑輝煌,蘇州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後,將學校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的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到本世紀中葉或更長一段時間,立足海洋強國建設,大力推進改革創新,通過強化建設和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全面跨越,力爭使學校躋身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清水牆、琉璃頂極富特色,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築風格結合),尤其是建南大禮堂和上弦場相當宏偉。

北京大學

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許多學者專家,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創造了大批重大科學成果,影響和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北大校園本部又稱燕園,包括淑春園、勺園、朗潤園、鏡春園、鳴鶴園、蔚秀園、暢春園、承澤園等,在明清兩代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數百年來,其基本格局與神韻依然存在。校園北與圓明園毗鄰、西與頤和園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歷史遺產,營建了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麗特色。這裡不僅有亭臺樓閣等古典建築,而且山環水抱,湖泊相連,堤島穿插,風景宜人;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四季常青,鳥語花香,園林景色步移景異。美麗的湖光塔影伴隨著大師的背影,這正是燕園中最美的圖畫。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中山大學的美是獨特清淡的,廣寒宮、中央草坪,每一處盡顯端莊大方的幽雅。

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Shenzhen University),簡稱“深大”,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3688號,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視特區大學建設。北京大學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大學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學校辦學層次由學士、碩士到博士教育。深圳大學是深圳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大學,也是深圳規模最大的一所本科院校。

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Yunnan University),簡稱雲大(YNU),原名私立東陸大學,始建於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雲南大學,是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雲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1949年徑稱“雲南大學”,沿用至今。由復旦大學對口支援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地處享“春城”之美譽的雲南省會——昆明,擁有校本部和呈貢兩個校區,並舉辦了滇池和旅遊文化兩個獨立學院,占地面積4551.84畝,其中校本部535.84畝,呈貢校區4016畝,公用校舍建築面積81.4萬餘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近4億元。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Sichuan University),簡稱“川大”,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的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築面積254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四川大學承文翁之教,聚群賢英才。百餘年來,學校先後彙聚了歷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李劼人、美學家朱光潛、物理學家吳大猷、植物學家方文培、衛生學家陳志潛、數學家柯召等大師。歷史上,吳玉章、張瀾曾執掌校務,共和國開國元勳朱德、共和國主席楊尚昆、文壇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學。兩院院士中,有50餘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評選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畫”首批認定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之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東吳大學堂,1900年創辦),開西式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華,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

從民國時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國時代的開拓創新;從師範教育的文脈堅守,到綜合性大學的戰略轉型與回歸;從多校併入的跨越發展,到爭創一流的重塑輝煌,蘇州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後,將學校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的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到本世紀中葉或更長一段時間,立足海洋強國建設,大力推進改革創新,通過強化建設和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全面跨越,力爭使學校躋身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