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家鄉的公路

家鄉的路

盛夏伏日, 心系故鄉公路, 微信圈見侄子發照片視頻, 八百米水泥路已硬化完成, 工程告竣, 甚喜, 賴扶貧之力, 祖輩所居二百餘年之地, 終於可以擺脫雨天行路泥濘之苦, 腳不沾泥, 晴雨暢通。 後六月十四日, 與鄉政府及築路工隊諸人, 探視前後山、吳家溝、梨岔溝、劉家嶺等村, 皆水泥硬化道路通到各家各戶, 群眾歡喜道, 做夢都想不到過去的蚰蜒小路羊腸小徑, 如今會通上這麼好的路, 共產黨對老百姓比親人還親呢。

今日上午, 我從故鄉井家窯, 棄車徒步登山觀路。 我走祖先過去上山的路, 也是我走了幾十年的山路回家, 思緒也隨之回到過去的時代。

過去的時代, 我們李家人先人于清朝乾隆年間由洛寧崛山占荒至四明山,

上山的路不足一尺, 沿坡上下。 到解放前, 我的祖父李正滿經營騾馬運輸生意, 將上山路稍加整修, 無非是壘個堰, 使騾馬方便行走馱運。 村人老人還說, 你爺養個白騾子, 很匪氣, 從大嘴撒歡兒, 竄下十幾丈高懸崖, 落地後竟然毫髮無損, 還站著。

由於不通公路, 下村程天印給兒子修房, 買磚運到山下公路邊, 一毛一塊, 程天印找學生娃往山上搬運, 又加二毛一塊, 運到房底上, 己成三毛一塊。 村民喂豬長大要賣錢, 就要四五個人綁成擔架, 把豬捆起來往山下抬才能出售。 前山王科子找人抬豬下山, 豬沒綁好, 掙脫後摔下懸崖摔死了。 村民買化肥, 賣糧食山貨, 都靠肩扛手提, 十分艱難。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 四明山老家的人決心開山劈嶺修公路。

時任村幹部王隨科, 隊長李天剛, 發動各家各戶, 將井窯至上場村公路分段到戶, 對石工路段, 集體攻堅。 當時, 縣地稅局包村扶貧, 給解決了五千塊炸藥款, 經過一冬一春奮戰, 終於修通了2.5公里3米寬公路, 可通小車、三輪車及摩托車, 極大方便了二十多戶群眾的出行。

但這種土路, 一下雨雪就不能通車, 被水一沖, 就遍地石頭。 2005年前後, 縣裡安排從井窯給打了六百米水泥路, 因偷工減料, 品質較差。

2016年, 我力促二期工程上馬, 木桐鄉胡琪書記、魏海峰書記高度重視盡力申報, 七八月份開始擴寬路基, 在上凍前, 將八百米公路擴寬硬化至下村。 今春, 又將三期工程擴寬至東坡, 共計七百余米。 2017年7月23日,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承接盧氏千餘公里交通扶貧專案,

四川南充楊育勝工隊僅用十天時間, 就將最後一段公路保質保量鋪設硬化完成, 結束了故鄉人民祖祖輩輩行路難的歷史。

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獲得感, 是新時期黨的總要求。 四明山故鄉人民,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 獲得了這麼優質的通行條件, 就連窯場的王金法一家, 智力稍有障礙, 但與我一見面, 第一句話就是路打得好!

商洛市 洛南縣 · 63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