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室效應”PK “厄爾尼諾” 天氣點燃全球糧食生產熱情

冬去春來, 農產品(000061,股吧)生產復蘇, 與之而來的天氣基本面也開始引領北半球糧食生產節奏。 在經歷了厄爾尼諾此等大氣候的碾軋之後, 天氣之於農產品生產更加刺激人的神經敏感度, 貿易戰升溫、美元加息、原油復蘇……

關於糧食和農產品的漲跌永遠不是孤立的事件, 但所有相關因素終沒有天氣這一因素對農產品的影響更為直接和犀利。 而一季度的全球天氣也未讓觀察者失望, 氣溫的強勢回歸提前喚醒睡眠中的冬季作物, 北半球幾個主要農產區提前進入到春回大地的歡快場景, 看似生機勃勃,

但各產區的天氣又各有隱憂, 反常、多變基本概括了北半球一季度天氣狀況。

氣溫的強勢回歸與冬季農作物生產狀況

如果用心體會, 相信有人能夠感受到近3、4年來我國北方地區一季度氣溫水準的發展特點, 那就是回暖時間早, 氣溫回升迅猛。

以河南中北部地方為例, 2月份通常有幾日氣溫能夠快速回升至15℃以上, 而到了3月份, 氣溫能一度可達到20℃, 個別年份的3月中, 還出現過最高氣溫升至25℃甚至更高的個案。 時間倒退十幾年, 北方, 諸如河南這樣緯度的麥區, 2、3月份一般還是處在氣溫逐漸回暖, 積雪逐漸消融的時段, 變化之大有時令人咋舌。

2015年、2016年, 有機構將天氣變化歸結到了不斷演變且時而活躍厄爾尼諾現象上,

但目前, 一季度的氣溫非正常回升歸納為“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升溫”似乎更加妥當。

氣溫過早回升, 高溫天氣過早體現, 伴隨而來的無疑是氣象乾旱的發作, 不過鑒於我國多數冬小麥產區的灌溉作業習慣, 氣象乾旱並不能導致大規模的小麥受旱, 但與之相應的, 是過早的推動了小麥的生長發育。

仍以河南中北部地方(本人老家)為例, 2014年2、3月份, 小麥的分蘖現象就已經較大範圍的開始體現, 而到了3月底、4月初, 個別地區小麥已經開始孕穗。 過快的長勢加劇了小麥生產後期的風險,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到了5月中下旬, 大規模的病蟲害、揚花期降雨、收穫前降雨等頻繁發生(有心人可以翻翻過去幾年的新聞和資料), 而往往這樣的農業天氣總是給來之不易的小麥生產良好前景帶來急刹車,

而最終作用到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水準。 這也就是所謂的小麥不少, 好麥子不多, 終是天氣使然。

暖冬或者早春, 通常還有可能伴隨“倒春寒”出現。 2013年4月上旬, 自華北到黃淮出現了一次不低於24小時的寒潮現象, 並伴隨雨雪和冰雹天氣。 雖然當時似乎沒有造成小麥的大規模倒伏、凍傷或者黴爛, 但在收穫前, 河南、河北一些地區卻發現不少小麥麥穗頭部空癟, 導致穗粒數減少, 並最終在產量水準上回饋了出來。

所以說, 氣溫過早回升, 對於農業生產來說, 可能未必是好事, 因為後續總似乎有一波風險在暗暗等待。

2017年, 北半球全球氣溫回升, 終於不在中國一家身上反映了。

總結2、3月份的全球氣溫狀況, 歐洲、美國爭先恐後的讓自己溫暖起來了。 相關氣象人士、組織, 也都發現了一不尋常的現象, 而總結來看, 春天的到來起碼較常年提前了15天, 美國則提前的更多。 冬季穀物, 尤其是麥類作物, 已經結束了休眠, 開始新的生命征程。

2017年2月份全球氣溫水準距平圖

據氣象機構統計, 2017年2月份, 全球氣溫水準成為歷史上有記錄以來第二最熱, 較為諷刺的是, 有記錄統計以來, 最熱的年份剛剛過去不久, 就是2016年, 只不過2016年北半球氣溫回升沒有2017年這樣急不可耐。

美氣象機構驚歎“春天提前一個月到來了”

2月28日, 美國華盛頓櫻桃花已經綻放

記得2014年2、3月份, 當溫暖的驕陽已經拉動我國中部小麥生長發育的時候,

美國人民以及冬季作物還在艱難的抵禦著凜冽的冷空氣。 風水輪流, 2017年, 美國本土大陸也體驗到氣溫提前回升的感覺了, 而且升溫快, 氣溫高。

美機構發佈“火險”高危地圖

只不過氣溫回升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並不全是正面效應。 以美國中南冬小麥產區為例, 氣溫的快速回升造成當地土壤墒情流失過快, 加上一段時期以來, 始終缺乏有效的降水來彌補墒情缺口, 所以堪薩斯、奧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德克薩斯等地小麥一度經受乾燥的考驗, 這也是為什麼USDA下調了小麥單產預期的一個重要原因。

氣溫進一步高企, 加劇了美國南方的乾燥, 在美國西南地區, 3月份以來就頻頻出現“野火”, 曾一度以為美國農戶也在“焚燒秸稈”, 但後期來看,發現高危火險發生地區多位於美國西南範圍,尚不傷及廣大麥區。“野火”可以算作美國高溫天氣下的一個事件和噱頭,側面來看,也能推算出美國的南部有多熱,有多旱。

這算是氣溫過早回升給小麥生產帶來的第一個不利影響。當然後續在3月份中南部平原還是出現了降水,對小麥生產起到了幫助。但“早春”引來的第二個重要的氣象效果——“倒春寒”,在3月份又開始顯現了。對於3月上中旬期間的這次美國寒潮南下降溫,其影響力水準還是不可小覷的。包括傳統的美國中西部地區在內,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降雪、低溫這些可能對冬麥產生實際生產影響的狀況。由於氣溫回升過早,一些地區小麥生長過快,這樣以來,寒潮以及雨雪天氣時,就難以有效的抵禦負面影響,再何況,一些產區也很少出現過如此強勢的寒潮。

肯塔基部分小麥遭受凍害

這次美國倒春寒影響範圍廣泛,諸如伊利諾斯、印第安那、愛荷華這些農業大省不說,包括密西西比河周邊地帶,肯塔基、田納西等地都出現了雨雪和低溫。好在暴雪和最寒冷的地帶集中在美國東北部,並不屬於美國優勢的小麥生產基地。不過隨著寒潮離去,一些農學家通過調查,還是發表了對小麥生產水準的擔憂,比如肯塔基,寒潮造成小麥莖部出現受損。但至少在目前,尚未出現更大範圍的小麥受凍害的報導,後續小麥的生產水準,仍值得繼續觀察。但不管怎樣,受制2017年美麥種植面積預期下調的因素,單產下調,無非是導致實際產量減少一點還是減少兩點的區別。

最幸運的,恐怕要屬於歐洲了。相比之下,歷年來歐洲的冬季的生長歷程似乎最為漫長和寒冷。黑海、俄羅斯這樣的產糧大區每年冬季都會因為寒冷的天氣而造成數以萬計的冬季穀物折損在田間地頭,但這種狀況在2016就有了很大改觀。

從目前歐洲,包括黑海地區強勁的糧食出口情況來看,不難看出2016年歐洲諸國的糧食生產確實獲得了大豐收。除了傳統的埃及、土耳其以及北非一些出口目標外,羅馬尼亞、俄羅斯等國更是把糧食出口目標瞄準了亞洲、東南亞市場。中歐鐵路的搭建,未來似乎更加能夠促進歐亞糧食貿易的展開,只需要十多天就能把貨物發運至我國東部,貿易速度是海運的2倍,當然,要實現大規模糧食貿易的話,還需要考慮到如何降低鐵路運輸的成本問題。

2017年2月份,歐洲地區,尤其是俄羅斯、烏克蘭等地同樣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寒潮現象,但鑒於當時歐洲大地還裹著厚厚的積雪,零下20多度的寒潮沒能給冬季穀物,尤其是麥類作物帶來實質性影響。後期氣溫回升後,有研究人員指出氣溫融化的積雪,在作物表層形成了“冰殼”,可能影響農作物生產。不過據當地的研究機構測試,“冰殼”沒有對小麥造成深遠負面效果,小麥受損比例極低。

截止3月下旬,歐洲大地幾乎萬物回春,有利降水也在頻頻發生,糧食機構IGC對歐洲作物生產給出了優良的評估,在4月份之前,歐洲大地還將保持溫和的氣溫狀況,當然這一切,都會進一步推動小麥,以及相關冬季穀物出現更好的生產前景。

厄爾尼諾捲土重來?溫室效應和厄爾尼諾誰威力更大? 相信不少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近兩個月,關於厄爾尼諾模型的指標又開始活躍了。事實如上圖所示,關於厄爾尼諾最具代表性的NION34模型,在2月26日,以及3月12日的模型中顯示,其2017年下半年乃至2018年初,厄爾尼諾事件或再次有望發生,而且3月上旬的預測結果,顯然比2月份底的預期更加具備效能,趨勢也更加明顯。如果按照3月份的概率如期發展,那麼我們有望在5月份再次接觸到“厄爾尼諾事件”,而在8月份以後,正式進入較為強勢的“厄爾尼諾現象”。

溫室效應的元兇,全球二氧化碳增長水準2016創新高

說起厄爾尼諾,可能多少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但從個人角度來看,當前尚不至於對厄爾尼諾產生如此大的關注。

一來當前的指標這只是模型的推導,一旦洋流水溫變化,模型還有轉換的可能,2014、2015年也出現過類似的趨勢模型,但後期轉弱;厄爾尼諾真正發生作用,是在2015-2016年的發展中才真正形成。

二來,即便厄爾尼諾發生,強度不同,影響的效果也不相同。2016年屬於較為強勢的厄爾尼諾現象,除了東南亞地區的棕櫚,其它地區對農業的影響力也不過一般。穀物類、油脂油料類的總體產、供、需和庫存仍比較充盈。如果考慮非洲等一些國家因厄爾尼諾的引發的農業狀況,倒是仍值得探討,不過這些地區一般最大的關注者基本歸屬於FAO這樣的組織,我們的級別似乎還不過。所以即便出現一般強度,或者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實際影響力未必足以撼動農產品當前階段的大趨勢。

再者,即便再來一次強厄爾尼諾現象,那麼東南亞、阿根廷這些地區又進入關注者眼球,但如果南美大豆面積再持續增加一點,歐洲再溫暖一點,農產品產量提升仍然有較強的優勢。所以,厄爾尼諾當前還是猜想階段,且讓我們繼續觀察它的動向吧。

考慮到當前北半球的氣溫狀況,個人感覺“溫室效應”似乎比“厄爾尼諾”更有看點。連續來看,這是自2016年全球最熱年份以來,或許繼任成為的全球最熱年份的一年。

而目前不止一個氣象學家將當前的全球非正常氣溫水準歸結為溫室效應,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溫室效應促進了歐洲穀物生產良好的前景,但同時又加大了美國地區小麥生產減產預期,國內倒是不溫不火,但是誰能保證在小麥關鍵期是否再出現損及產量、品質的不利降雨呢?

所以,這恐怕比厄爾尼諾引發的威脅預期更加直接。而且溫室效應帶來的炎熱狀況有可能還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全球範圍繼續發酵,對農業生產究竟能帶來多少幫助,多少不利,真是有待對比,也相當有看點。就在本篇撰寫過程中,本人還留意到一則新聞:西伯利亞的亞瑪律半島和格達半島地表陸續冒出數千“地下氣坑”,專家稱可能是由於當地永久凍土解凍之後產生大量甲烷氣體造成的。

寒冷的西伯利亞凍土解凍了,呵呵,全球變暖的一個體現麼?

最後還是讓我們回歸到天氣這一基本面吧。美國,當前寒潮對小麥的凍害影響範圍尚未完全釋放,有待觀察,不過鑒於寒潮和雨雪影響的範圍,一些美麥主產區的狀況可能會樂觀一些。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大豆、玉米開始進入播種,但是中西部平原地區的降水預期似乎偏少,此乃關注點之一。歐盟、黑海,天氣良好,穀物產量預期有望進一步提高,也許美國的小麥短缺需要用歐洲的增產來填補了。

有學者預言,2017年美國的氣象狀況,同2012年可能有很大的相似,但如果是全球性的氣候影響,那麼美國也絕不孤獨,讓時間來慢慢體現吧。(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中華糧網,農情遙感專欄,本期作者孫開源。農情遙感,提供全球農氣及熱點資訊,每日提供全球主要農產區當日氣象狀況,用衛星資料反映真實農情。

但後期來看,發現高危火險發生地區多位於美國西南範圍,尚不傷及廣大麥區。“野火”可以算作美國高溫天氣下的一個事件和噱頭,側面來看,也能推算出美國的南部有多熱,有多旱。

這算是氣溫過早回升給小麥生產帶來的第一個不利影響。當然後續在3月份中南部平原還是出現了降水,對小麥生產起到了幫助。但“早春”引來的第二個重要的氣象效果——“倒春寒”,在3月份又開始顯現了。對於3月上中旬期間的這次美國寒潮南下降溫,其影響力水準還是不可小覷的。包括傳統的美國中西部地區在內,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降雪、低溫這些可能對冬麥產生實際生產影響的狀況。由於氣溫回升過早,一些地區小麥生長過快,這樣以來,寒潮以及雨雪天氣時,就難以有效的抵禦負面影響,再何況,一些產區也很少出現過如此強勢的寒潮。

肯塔基部分小麥遭受凍害

這次美國倒春寒影響範圍廣泛,諸如伊利諾斯、印第安那、愛荷華這些農業大省不說,包括密西西比河周邊地帶,肯塔基、田納西等地都出現了雨雪和低溫。好在暴雪和最寒冷的地帶集中在美國東北部,並不屬於美國優勢的小麥生產基地。不過隨著寒潮離去,一些農學家通過調查,還是發表了對小麥生產水準的擔憂,比如肯塔基,寒潮造成小麥莖部出現受損。但至少在目前,尚未出現更大範圍的小麥受凍害的報導,後續小麥的生產水準,仍值得繼續觀察。但不管怎樣,受制2017年美麥種植面積預期下調的因素,單產下調,無非是導致實際產量減少一點還是減少兩點的區別。

最幸運的,恐怕要屬於歐洲了。相比之下,歷年來歐洲的冬季的生長歷程似乎最為漫長和寒冷。黑海、俄羅斯這樣的產糧大區每年冬季都會因為寒冷的天氣而造成數以萬計的冬季穀物折損在田間地頭,但這種狀況在2016就有了很大改觀。

從目前歐洲,包括黑海地區強勁的糧食出口情況來看,不難看出2016年歐洲諸國的糧食生產確實獲得了大豐收。除了傳統的埃及、土耳其以及北非一些出口目標外,羅馬尼亞、俄羅斯等國更是把糧食出口目標瞄準了亞洲、東南亞市場。中歐鐵路的搭建,未來似乎更加能夠促進歐亞糧食貿易的展開,只需要十多天就能把貨物發運至我國東部,貿易速度是海運的2倍,當然,要實現大規模糧食貿易的話,還需要考慮到如何降低鐵路運輸的成本問題。

2017年2月份,歐洲地區,尤其是俄羅斯、烏克蘭等地同樣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寒潮現象,但鑒於當時歐洲大地還裹著厚厚的積雪,零下20多度的寒潮沒能給冬季穀物,尤其是麥類作物帶來實質性影響。後期氣溫回升後,有研究人員指出氣溫融化的積雪,在作物表層形成了“冰殼”,可能影響農作物生產。不過據當地的研究機構測試,“冰殼”沒有對小麥造成深遠負面效果,小麥受損比例極低。

截止3月下旬,歐洲大地幾乎萬物回春,有利降水也在頻頻發生,糧食機構IGC對歐洲作物生產給出了優良的評估,在4月份之前,歐洲大地還將保持溫和的氣溫狀況,當然這一切,都會進一步推動小麥,以及相關冬季穀物出現更好的生產前景。

厄爾尼諾捲土重來?溫室效應和厄爾尼諾誰威力更大? 相信不少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近兩個月,關於厄爾尼諾模型的指標又開始活躍了。事實如上圖所示,關於厄爾尼諾最具代表性的NION34模型,在2月26日,以及3月12日的模型中顯示,其2017年下半年乃至2018年初,厄爾尼諾事件或再次有望發生,而且3月上旬的預測結果,顯然比2月份底的預期更加具備效能,趨勢也更加明顯。如果按照3月份的概率如期發展,那麼我們有望在5月份再次接觸到“厄爾尼諾事件”,而在8月份以後,正式進入較為強勢的“厄爾尼諾現象”。

溫室效應的元兇,全球二氧化碳增長水準2016創新高

說起厄爾尼諾,可能多少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但從個人角度來看,當前尚不至於對厄爾尼諾產生如此大的關注。

一來當前的指標這只是模型的推導,一旦洋流水溫變化,模型還有轉換的可能,2014、2015年也出現過類似的趨勢模型,但後期轉弱;厄爾尼諾真正發生作用,是在2015-2016年的發展中才真正形成。

二來,即便厄爾尼諾發生,強度不同,影響的效果也不相同。2016年屬於較為強勢的厄爾尼諾現象,除了東南亞地區的棕櫚,其它地區對農業的影響力也不過一般。穀物類、油脂油料類的總體產、供、需和庫存仍比較充盈。如果考慮非洲等一些國家因厄爾尼諾的引發的農業狀況,倒是仍值得探討,不過這些地區一般最大的關注者基本歸屬於FAO這樣的組織,我們的級別似乎還不過。所以即便出現一般強度,或者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實際影響力未必足以撼動農產品當前階段的大趨勢。

再者,即便再來一次強厄爾尼諾現象,那麼東南亞、阿根廷這些地區又進入關注者眼球,但如果南美大豆面積再持續增加一點,歐洲再溫暖一點,農產品產量提升仍然有較強的優勢。所以,厄爾尼諾當前還是猜想階段,且讓我們繼續觀察它的動向吧。

考慮到當前北半球的氣溫狀況,個人感覺“溫室效應”似乎比“厄爾尼諾”更有看點。連續來看,這是自2016年全球最熱年份以來,或許繼任成為的全球最熱年份的一年。

而目前不止一個氣象學家將當前的全球非正常氣溫水準歸結為溫室效應,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溫室效應促進了歐洲穀物生產良好的前景,但同時又加大了美國地區小麥生產減產預期,國內倒是不溫不火,但是誰能保證在小麥關鍵期是否再出現損及產量、品質的不利降雨呢?

所以,這恐怕比厄爾尼諾引發的威脅預期更加直接。而且溫室效應帶來的炎熱狀況有可能還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全球範圍繼續發酵,對農業生產究竟能帶來多少幫助,多少不利,真是有待對比,也相當有看點。就在本篇撰寫過程中,本人還留意到一則新聞:西伯利亞的亞瑪律半島和格達半島地表陸續冒出數千“地下氣坑”,專家稱可能是由於當地永久凍土解凍之後產生大量甲烷氣體造成的。

寒冷的西伯利亞凍土解凍了,呵呵,全球變暖的一個體現麼?

最後還是讓我們回歸到天氣這一基本面吧。美國,當前寒潮對小麥的凍害影響範圍尚未完全釋放,有待觀察,不過鑒於寒潮和雨雪影響的範圍,一些美麥主產區的狀況可能會樂觀一些。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大豆、玉米開始進入播種,但是中西部平原地區的降水預期似乎偏少,此乃關注點之一。歐盟、黑海,天氣良好,穀物產量預期有望進一步提高,也許美國的小麥短缺需要用歐洲的增產來填補了。

有學者預言,2017年美國的氣象狀況,同2012年可能有很大的相似,但如果是全球性的氣候影響,那麼美國也絕不孤獨,讓時間來慢慢體現吧。(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中華糧網,農情遙感專欄,本期作者孫開源。農情遙感,提供全球農氣及熱點資訊,每日提供全球主要農產區當日氣象狀況,用衛星資料反映真實農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