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會設計的爸爸傷不起 - 在日法國人動畫設計師Thomas Romain介紹

作者:lll/Anitama 封面來源:nerdreactor.com

最近一組圖在推特上突然火爆, 標題是親子設計工房, 就是專業設計師的父親把兩個兒子的塗鴉細化設計成了真正的角色, 完成度之高令人咂舌。

這位父親就是在日做動畫的法國人Thomas Romain(在日本動畫上表記為ロマン・トマ), 1977年貝桑松出身, 在巴黎長大, 19歲的時候與《Ōban Star-Racers》的原作者Savin Yeatman-Eiffer相遇, 後在26歲的時候, 因為本作的中日合作製作《Ōban Star-Racers》赴日。 在法國的時候就讀於影視學校Gobelins l’Ecole de l’Image, 從中也學習到了基本的動畫製作技巧。

2004年來到日本之後就逐漸在日本紮根了, 2年後與日本女性結婚, 現在有兩個兒子, 所以也有了上面提到的是親子設計工房。

參與的動畫作品相當繁多, 主要還是美術和設計為主, 設計方面同時精通機械設計和場景美術設計, 比較少見的類型, 參與作品有《超時空要塞Δ》的世界觀設計, 《飛籃扣殺》的原案、美術監督、原案、概念設計, 《space dandy》主要機械設計等等。 同時因為是外國人, 在機械設計方面風格和日本主流完全不同, 從上面的親子設計工房的設計中也能窺見其與眾不同的風格。

原畫部分也以構圖知名, Thomas Romain在推特上經常發一些構圖上的教程。 現屬於satelight。

本身與日本動畫的共性

其實在Thomas Romain小時候, 日本動畫在法國是非常流行的, 因為電視臺本身就少的原因, 日本動畫的收視率經常能很高, 《UFO機器人 古連泰沙》傳說曾達到過100%, 平均收視率則有75%。

Thomas Romain則因為這部片開始畫起了機器人, 同時非常喜歡的日本動畫還有《聖鬥士星矢》、《足球小將》、《北斗神拳》、《七龍珠》等等經典作品。 法國當時因為日本動畫影響力太大, 甚至形成了文化侵略之勢, 所以後來一度頒佈了對應政策來限制日本動畫。 後來在美版的全彩的《AKIRA》影響之下決定開始畫漫畫。 Thomas Romain另外還非常喜歡日本的遊戲, 《最終幻想》系列、《塞爾達》系列、《PERSONA》系列都是系列老粉絲, 只是當年開始玩《最終幻想》的時候, 還沒意識到這遊戲是日本製作的。

Thomas Romain大學讀的是物理專業, 但是相比之下個人是更喜歡畫畫, 他覺得如果繼續學物理肯定是比不上周圍那些真正喜歡科學的學霸的, 於是退學專心開始學習繪畫, 父母也並沒有反對,

並支持他進入了法國傳統藝術學校Gobelins l’Ecole de l’Image學習, 因為老牌所以入學測試非常嚴格, 往往是800人到1000人中挑選25人。 入學之後遇到了《Ōban Star-Racers》的原作者Savin Yeatman-Eiffer, 在介紹之下開始學動畫做動畫, 另一方面Thomas Romain覺得自己一個人畫漫畫估計堅持不下來, 個人能力也有限, 而做動畫是團隊合作, 交流合作摩擦出新的靈感這本身也是樂趣。

進入藝術大學開始學動畫的1998年, 那時也正是日本佳作湧出的時期, 有影響力的作品基本都看過, 也受了這些作品的影響, Thomas Romain直言說過機械設計方面有鳥山明影響, 美術方面有木村真二和森本晃司的影響。 也是那個時候產生了去日本做動畫的想法, 同時也覺得日本的動畫風格更適合他自己, 相對於人物和內容, Romain更喜歡動畫作品的世界觀和氛圍感,

而日本動畫的美術設計更偏向於詳細描寫整體, 營造世界觀, 而西方卡通對於這方面相對比較簡化。

從19歲開始到26歲, Savin Yeatman-Eiffer和Romain兩人就全身心投入在《Ōban Star-Racers》上, 2004年項目獲得了投資, 而Eiffer偏向於腳本方面的製作, 對於作畫美術並不擅長, 於是讓Romain赴日來統籌畫面上的製作, 本片的監督也是Savin Yeatman-Eiffer和Romain並列的, Romain負責的職位在日本動畫裡大概是人物設計加總美術監督。 在《Ōban Star-Racers》的日法合作動畫並不是沒有, 但是法國主創直接赴日指揮還是第一次。 《Ōban Star-Racers》的製作時間有2年半, 相對普通TV動畫長了整整一倍, 所以也讓Romain慢慢學習慢慢適應日本的製作現場。 因為不擅長畫分鏡, 所以分鏡的活都是交給日本來做, Romain更多做類似印象板的活, 當時因為還不會日語,

所以很多語言表達不了的東西經常用畫畫來交流。

成為專業的日本動畫美術設計

在完成《Ōban Star-Racers》受當時所在的ハルフィルムメーカー(現在的TYOフィルムメーカー)的副社長, 也就是satelight的社長佐藤道明的介紹下做了《星界死者之書》的美術設定, 但是本片的腳本完成遲了, 所以Romain也有一段沒工作的時期, 當時就構思了他的原創企劃《BASQUASH!》(中文名:《飛籃扣殺》), 企劃通過製作人給河森正治看到了, 河森覺得很有趣, 所以就做成了TV動畫, 開始的時候是打算請一家日本動畫美術公司來做本片的美術, 不過製作人也指出這樣高密度的美術, 沒有日本美術公司敢接, 能畫的人估計空不出時間, 於是Romain拉上他的法國朋友自己組建了美術團隊, 所以這作也是Romain第一次做美術監督。

《飛籃扣殺》中的美術設計,這樣的高密度背景美術做起來非常花時間,完全是劇場版級別的,日本公司不敢接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還負責了概念設計和機械設計,基本負責畫面上除了人物的方方面面,這次也是他第一次做機械設計。

Romain設計的機械有著完全不同與日本主流設計的風格,這點看《SPACE DANDY》的機械設計也能感受到,用“簡單粗暴”的手段把人的元素融進到設計之中。

充滿科幻元素的室內設計。

《SPACE DANDY》的工作主要是太空船以及一些機械的設計,所以本片這在方面還是帶著一股西方的味道,OP表記是機械設計(メカニックデザイン)的職位,不過正片中是大雜燴,還有比如大河原邦男(高達)、樋口雄一(伊迪安)等正統日本動畫機器人設計者,也都有客串。

另外Romain還參與過遊戲的製作,負責了《大逆轉裁判》的背景美術。

從上面就能看出Romain的設計力不但強,而且範圍也廣,無論sf機器人還是西方中世紀都不在話下,不太涉及的是人物設計方面,Romain是非常想做一下人物設計,不過直言日本受眾對人物設計比較敏感,自己的風格可能難以被大眾接受,而且日本本身有很多出色的人物設計師,所以覺得不需要自己出手。

另外現在Romain正在參與一個日美合作的企劃——《Canon Busters》,這作中他擔任監督和人物設計,是真正意義上他個人的企劃。

作為法國人眼中的日本動畫業界

大家都應該瞭解幾分日本動畫業界工作量大工資少,同時法國人又給人一種工作悠閒喜歡休息的印象,所以一個法國人進入日本動畫業界會不會水土不服呢?

Romain一開始到日本,聽說了日本動畫製作人員的工資的時候也是非常的驚訝,對於工作時間方面,Romain所知的法國公司都是晚上7點工作室就沒人了,9點保安開始趕人了,不過Romain在法國人裡面也算工作狂那種,所以也更想有更長的工作時間,所以在工作時長方面Romain沒有什麼意見。

待遇方面Romain認為是動畫工作室的權力太小是主要原因,權力都在投資者的手裡,如果他們不出錢,想提升員工待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另外美國法國的情況是動畫人員基本都是前期,也就是分鏡、腳本、設計等等部分,作畫這樣苦力活都是發給海外製作,本身的作畫人員很少。日本也有承接這樣的活,在總預算確定之下,員工的待遇是沒法上漲的,如果一上漲那麼總預算就不夠用了,片子本身都做不了。Romain對與企劃版權方能賺錢,但是實際動畫製作方賺不了多少錢也是留存著不解。

Romain在ハルフィルムメーカー時,還客串過《撲殺天使2》,不過並不是通過繪畫嗎,而是真人出演,在第一集中出現了他的半個臉,片尾表記:友情出演,算本文的一個彩蛋。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aa28e4222fc4ce25?utm_source=toutiao

《飛籃扣殺》中的美術設計,這樣的高密度背景美術做起來非常花時間,完全是劇場版級別的,日本公司不敢接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還負責了概念設計和機械設計,基本負責畫面上除了人物的方方面面,這次也是他第一次做機械設計。

Romain設計的機械有著完全不同與日本主流設計的風格,這點看《SPACE DANDY》的機械設計也能感受到,用“簡單粗暴”的手段把人的元素融進到設計之中。

充滿科幻元素的室內設計。

《SPACE DANDY》的工作主要是太空船以及一些機械的設計,所以本片這在方面還是帶著一股西方的味道,OP表記是機械設計(メカニックデザイン)的職位,不過正片中是大雜燴,還有比如大河原邦男(高達)、樋口雄一(伊迪安)等正統日本動畫機器人設計者,也都有客串。

另外Romain還參與過遊戲的製作,負責了《大逆轉裁判》的背景美術。

從上面就能看出Romain的設計力不但強,而且範圍也廣,無論sf機器人還是西方中世紀都不在話下,不太涉及的是人物設計方面,Romain是非常想做一下人物設計,不過直言日本受眾對人物設計比較敏感,自己的風格可能難以被大眾接受,而且日本本身有很多出色的人物設計師,所以覺得不需要自己出手。

另外現在Romain正在參與一個日美合作的企劃——《Canon Busters》,這作中他擔任監督和人物設計,是真正意義上他個人的企劃。

作為法國人眼中的日本動畫業界

大家都應該瞭解幾分日本動畫業界工作量大工資少,同時法國人又給人一種工作悠閒喜歡休息的印象,所以一個法國人進入日本動畫業界會不會水土不服呢?

Romain一開始到日本,聽說了日本動畫製作人員的工資的時候也是非常的驚訝,對於工作時間方面,Romain所知的法國公司都是晚上7點工作室就沒人了,9點保安開始趕人了,不過Romain在法國人裡面也算工作狂那種,所以也更想有更長的工作時間,所以在工作時長方面Romain沒有什麼意見。

待遇方面Romain認為是動畫工作室的權力太小是主要原因,權力都在投資者的手裡,如果他們不出錢,想提升員工待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另外美國法國的情況是動畫人員基本都是前期,也就是分鏡、腳本、設計等等部分,作畫這樣苦力活都是發給海外製作,本身的作畫人員很少。日本也有承接這樣的活,在總預算確定之下,員工的待遇是沒法上漲的,如果一上漲那麼總預算就不夠用了,片子本身都做不了。Romain對與企劃版權方能賺錢,但是實際動畫製作方賺不了多少錢也是留存著不解。

Romain在ハルフィルムメーカー時,還客串過《撲殺天使2》,不過並不是通過繪畫嗎,而是真人出演,在第一集中出現了他的半個臉,片尾表記:友情出演,算本文的一個彩蛋。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aa28e4222fc4ce25?utm_source=touti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