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鋰電池企業“走出去”更要“走上去”

美國安全檢測實驗室公司(簡稱UL)原CEO諾布朗先生曾經說過:“以前我們的職責是阻止不安全的產品進入市場, 如今我們的職責是説明安全的產品進入市場。

”這不僅是詞語的改變, 更是觀念的變化。

高安全、高品質產品是全球市場所需

對於快速發展中的鋰電產業來講, 鋰電池的安全性很可能直接影響到眾多應用產品的市場命運, 從資料上看影響確實比較嚴重。 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 一把火值5-6億美元的例子已經很多很多。 比如, 2016年三星Galaxy Note 7大範圍的電池起火爆炸事件, 讓其損失近7億美元。 但相比三星電子出現的銷量下滑、利潤下降、市值蒸發等連鎖反應帶來的損失, 品牌信任危機的後果顯得更為嚴重。 對於鋰電企業來說, 產品安全就是生命, 安全問題需警鐘長鳴。

今天, 歷經風雨的國內動力鋰電池產業開始蛻變, 正在實現質和量的雙提升。 有資料顯示,

最近五年間, 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提升了1倍, 已經達到200Wh/Kg以上, 系統的單位成本已經下降到1.4-1.5元/Wh的水準。

另外, 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已超170GWh, 預計到2018年我國鋰電池電芯產值將達到1448億元, 動力電池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同時,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崛起, 以及儲能、無人機、平衡車等細分領域的不斷發掘、成長, 也為我國鋰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發方向和盈利動能。

然而無論是動力電池產品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儲能、梯次利用等領域的應用, 還是國內鋰電池產品“走出去”, “安全性和標準化”始終是業界繞不開的話題。 因此, 如何構建統一的標準體系, 提升產品安全性;又如何適應海外市場的相應標準,

拓展產品銷售市場, 這些問題都需要國內鋰電池企業提前思考和佈局。

紛繁複雜的應用安全問題

說到安全問題, 就不得不提事故概率。 其實我們平常所講的鋰電池事故概率都是指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 如果是在電動汽車上, 包括振動、碰撞等很多情況下, 這個概率會大幅度提高, 鋰電池應用安全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前不久, 美國AAA保險公司表示, 相比同級別汽車, 特斯拉ModelS和ModelX的索賠頻率和賠付成本比較高。 因此, 該公司正考慮提高上述兩款車型的保險費率。 雖然這只是針對特斯拉一家車企, 但它所造成的影響, 是全球範圍的。

美國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 汽車行業成熟而發達, 中國在該行業的很多方面向美國學習,

比如新能源汽車積分制。 如果特斯拉真的被規定“多支付保險費用”, 必然會影響到中國電動汽車的保險費用。

而類似保險費用、事故責任劃分等鋰電池應用安全問題還有許多, 但現實情況是, 發生安全性事故的鋰電池之前都通過了安全性認證。 因此, 我們發現, 嚴格的安全性測試方法和發生安全性事故之間, 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事情。

此外, 國內鋰電池產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 企業不僅要賣產品, 還要賣口碑、賣高端品牌, 具體怎麼實現?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於行業企業的強烈需求和產業健康發展的考慮, UL與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將在UL蘇州實驗室共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強強合作。 期間更有“UL電池全球准入服務介紹”、“電池安全風險與案例分享”等專題研討會, 由UL首席工程師及資深研發專家帶來與標準相關的市場資訊和行業動態。

會議將通過與電池企業、整車企業的深入溝通, 就國內鋰電池進入國際市場的可行性、UL動力電池相關標準、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在安全環保領域存在的問題以及技術瓶頸等進行交流和溝通, 探討鋰電池標準化方向。

UL認證:

UL成立於1894年, 是美國也是目前全球最權威的從事產品安全測試和認證的機構之一。 肩負著“創造一個更安全的世界”的使命, UL專門致力於評估產品、材料及系統的安全性能。 2003年UL正式進駐中國, UL蘇州實驗室是UL在中國內地的第一間實驗室, 也是UL在中國的主要測試中心。UL認證對於中國產品進入美國甚至北美市場至關重要。

據瞭解,在實驗室進行檢測,只是UL認證的一個步驟,要取得UL認證標誌,企業除提供產品的送樣檢測外,還有一系列的認證程式,同時,還需要接受每年4次由UL派出的工程師到生產現場的檢查,以確認工廠所生產產品與送檢產品的一致性。

也是UL在中國的主要測試中心。UL認證對於中國產品進入美國甚至北美市場至關重要。

據瞭解,在實驗室進行檢測,只是UL認證的一個步驟,要取得UL認證標誌,企業除提供產品的送樣檢測外,還有一系列的認證程式,同時,還需要接受每年4次由UL派出的工程師到生產現場的檢查,以確認工廠所生產產品與送檢產品的一致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