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濕氣大,寶寶專屬春季去濕湯!

三月的天氣成日都陰晴不定, 雨水偏多, 搞到地濕, 衫褲鞋襪都濕, 生活中的我們也無可倖免(好似小編咁, 呢幾日就因為濕氣太重同陰晴不定的天氣而感冒了。 ), 輕則酸軟無力、冇曬胃口, 重則皮膚生濕疹、搞到自己癢癢痕痕, 真系痛苦!所以系哩個時候煲一煲寶寶的專屬靚湯, 不僅滋潤, 還能祛濕。

陳皮水鴨湯

材料:玉米50克, 陳皮6克, 去芯蓮子肉30克, 炒薏米30克, 淮山12克, 生薑10克, 水鴨肉250克。

制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污, 斬件。 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 蓮子去芯洗淨, 淮山用水稍浸, 陳皮、生薑用水洗淨, 然後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

加入清水, 先用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煲2小時, 調味即可。

山藥茨實薏米湯

材料:

淮山15克, 芡實15克, 炒薏米15克, 炒扁豆15克, 北芪12克, 白術10克, 豬排骨200克。

做 法:

先用水浸泡山藥, 這樣可以去掉山藥的異味。 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 豬排骨洗淨血污並斬件, 芡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淨, 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 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 調味即可。

功效:

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的作用, 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土茯苓豬骨湯

材料:

土茯苓60克, 豬骨600克, 薑片兩三片, 陳皮適量, 赤小豆20克, 薏米20克

做法:

豬骨洗淨, 和薑片冷水下鍋焯掉血水, 過水洗淨, 備用;土茯苓洗淨(買土茯苓的時候小心有的土茯苓有硫磺味), 備用;薏米,

赤小豆, 陳皮, 蜜棗清水洗淨備用;在砂鍋裡一次放約1.5L清水, 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煲開後轉小火煲約兩個小時左右。

功效:

此湯有安神、利尿、清熱功效。 而且土茯苓為清熱類中藥, 能除濕、解毒、通利關節;赤小豆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膿, 兩者均性平味甘、淡。

補益強壯--鵪鶉去濕湯

補益強壯:鵪鶉去濕湯(8個月以上適用)

材料:鵪鶉1~2只, 薏米、百合各20克, 薑3片, 枸杞4~6粒。

做法:將鵪鶉、薏米、百合、姜、枸杞一同放入沙鍋中, 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薑出鍋前5分鐘放入。

食用:取湯隨時飲用, 或下粥、面、飯裡同食。

眉豆花生煲雞腳

材料:

眉豆50克, 花生50克, 雞腳200克, 豬骨150克, 蜜棗2粒到3粒, 薑2片

做 法:

雞腳, 骨頭汆水待用, 水開加入豬骨, 眉豆, 花生及蜜棗薑片。 煲到一個小時後加雞腳,

再煲一個小時。

功效:

有健脾祛濕、衡水利濕的功效。

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材料:

赤小豆100克, 粉葛750克, 陳皮少量, 鯪魚500克, 生薑3片

做法:

先將赤小豆、陳皮洗淨後備用(陳皮少量就好, 因為放多了湯會有點苦澀);然後將粉葛削皮洗淨切塊;接著將鯪魚清洗乾淨後瀝幹水分, 然後鍋中放油, 慢火煎至微黃;最後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內, 加入2500毫升的清水,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2個小時。

功效:

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 其味道鮮美, 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不過大家喝魚湯的時候要注意小心有魚骨)。

綿茵陳煲鯽魚

材料:

鯽魚1斤二兩;綿茵陳2兩;蜜棗2個

做 法:

先將把蜜棗一開二, 使其更容易出味;將綿茵陳倒入清水裡, 浸泡片刻,再洗乾淨附著喺裡面嘅沙, 重複洗兩至三次;j講劏好嘅鯽魚洗淨, 用刀將腹部內側嘅黑膜(黑膜係鯽魚長期吸入受污染嘅唔乾淨水, 儲存喺體內嘅毒素)刮淨, 由於綿茵陳帶有特殊香氣能蓋住鯽魚嘅魚腥味, 所以可以免去煎魚嘅一步。 將清理乾淨嘅鯽魚放置一邊濾幹水分;根據人數同飲湯量嘅需求, 加入適量嘅清水;將蜜棗、綿茵陳、鯽魚放入鍋裡, 大火煮15分鐘, 煮滾後, 轉文火煲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

綿茵陳鯽魚湯是春季常喝的一款祛濕保健湯水, 尤其可以幫助人地排毒, 愛美的女仔可以首選呢款湯

四花燉瘦肉

材料:

新鮮豬後腿肉200g, 淮山芡實各40g,

桂圓肉3粒, 杞子10粒

做 法:

將豬腿肉剁茸;再把淮山芡實磨成粉、並將其兩個拌勻, 放入燉盅內加入清水、杞子、桂圓肉, 隔水燉足4小時即可。

功效:

湯清無油, 清香清雅, 可健脾益胃, 安撫五臟, 提供免疫力。 適合老人家及小朋友、體虛多病人士長期調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