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龍海九湖把資源集中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把黨支部建在扶貧第一線

“在鎮裡、村裡的幫助下, 我住上新房, 當上股東, 還有分紅了。 ”說起扶貧攻堅帶來的變化, 家住九湖鎮蔡阪村任秀華十分高興。 九湖鎮出資2萬元為任大媽一家修繕住房, 還為她家配套5000元產業發展資金, 入股花卉種植。 任大媽成功脫掉了“貧困帽”。

2016年, 該鎮精准脫貧9戶18人, 全鎮精准扶貧對象均納入五保、低保特困戶對象, 並定期開展醫療救助、走訪慰問, 共投入資金58.7萬元, 修繕破舊房屋88座, 為3戶無房戶新建住所。

而這一切, 都得益於九湖鎮把黨旗樹到了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通過建立了臨時黨支部, 把資源集中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

為加快全鎮脫貧步伐邁出堅實一步。 “把黨支部建在扶貧的第一線, 就是要讓黨員幹部發揮起作用, 真正帶領群眾富口袋、富腦袋。 ”九湖鎮黨委副書記陳民輝對“黨建+扶貧”的模式充滿期望。

作為曾經的市級重點扶貧村, 九湖恒春村位置閉塞偏遠, 出入依靠沿溪堤岸的道路, 較為不便, 花卉產業以零星種植為主, “各自為政”, 不成規模。

為此, 恒春村確定了“基礎建設和產業發展”雙推進的脫貧思路。 一方面, 村黨支部多管道籌集資金84萬元, 硬化拓寬村社道路, 既提升農產品輸出能力, 也盤活沿線約500畝農用地, 並計畫投入50萬元修建鄉村公園, 改善村居環境。 另一方面, 制定了《恒春村農業產業扶貧計畫》, 以黨支部為主陣地,

由黨員帶頭組建花木產業農村合作社, 引導貧困村民抱團致富, 並與龍海農商銀行達成小額貼息貸款協議, 將小額貼息貸款的15萬元集中發放給苗木種植大戶, 每年給予9戶精准扶貧戶每戶保底1200元的盈利分紅, 提供就業機會30多人次, 代銷產品約22萬元。 目前, 恒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0年的8060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13825元, 達到全市平均水準的80%以上;一年村集體性經濟收入超10萬元, 實現整村脫貧。

☉藍騰郭 高傑 鄭建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