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甲午戰敗,為何就李鴻章北洋水師,其它三大艦隊其實有苦難言啊

甲午戰爭的失利, 成為了中國歷史的屈辱, 卻也成就了日本的發展壯大。 甲午一直都是中國人民的一道梗, 卡在喉嚨, 咽不下去卻也吐不出來。 小日本的囂張狂妄實則就是從此役而開始的, 每每談起清末中日戰爭, 國人都是咬牙切齒, 口誅伐筆, 這也難怪, 過去一直以宗主國自居的大中華, 竟然會被一個之前一直瞧不起眼的彈丸小國而痛揍, 實在是窩火極了。

根據當時的排名來看, 北洋艦隊排名世界第七, 而日本聯合艦隊排名第11, 這種排名瞬間使得不少人有點飄飄然了, 只能說紙面上的排名很多時候是做不得真的, 要深入瞭解, 方才知道雙方的實力和差距在哪。

眾所周知, 甲午戰爭, 從史料記載來看, 與其說是中日之間的戰爭, 不如說是李鴻章一人和日本整個國家之間的戰爭。 從頭到尾, 自始至終, 其餘三大艦隊就沒有出現在戰場之上,

這也一度被好事者出言譏諷, 不會協調作戰, 資源純粹的浪費。 於是乎, 不少人就認為了, 大清國是很有機會贏的, 只不過是統治者戰略上的失誤罷了, 由此給自己那不平的心找到了一個安心的自我說服的理由!

為什麼這麼說?先來看看中日雙方戰前的一些對比吧!

1886年,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 開始強大, 因為島國資源匱乏, 國內矛盾積聚, 因此戰爭是最好解決問題的做法, 日本統治者將入侵中國的戰爭當成了國運之戰, 自1890年之後, 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和陸軍, 自1893年起, 明治天皇又決定自掏腰包, 從宮廷經費中撥出30萬元, 再從文武百官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作為造船費用, 可以說是上到統治階層, 下到平民百姓, 舉國上下賭此一戰。

戰爭前夕, 日本擁有軍艦32艘, 魚雷艦24艘, 總排水量72000噸, 而且是訓練精良, 艦隊新式。 而北洋艦隊則是艦艇25艘, 官兵4000人 , 裝備陳舊落後, 士氣低落, 缺少經費, 就這種情況PK下, 你說誰能贏不是明面上的事情麼!

我們說回其它艦隊, 除了李鴻章的北洋艦隊之外, 大清還有南洋艦隊、廣東艦隊和福建艦隊, 四大艦隊經過洋務運動, 也是初見成效, 中法戰爭, 就是南洋艦隊和福建艦隊打的, 法國敗亡, 中國勝利, 從此也可見中國艦隊非浪得虛名, 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可是為什麼之前提到, 就算加上這三艦隊,

中國最終也可能終將慘敗呢?

咱們撇開南洋艦隊和北洋艦隊水火不容的對立關係不說, 南洋艦隊其實整體噸位不行, 只不過在左宗棠時期, 因為訓練有素, 精兵強將, 所以戰鬥力很是不弱, 在中法戰爭中, 福建艦隊幾乎被得幾乎全軍覆沒, 元氣大傷,南洋艦隊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戰爭中也深受重創,再加上,多年來,朝廷對於海軍經費的縮減,使得各個艦隊發展停滯不前,後期缺乏訓練,貪污嚴重,軍紀渙散,再加上軍備鬆弛,兵器缺乏,而至於廣東艦隊則是種類繁雜,船小力量弱,面對日本軍艦的大噸位,幾乎是螳臂當車。

四大艦隊並不是不想重整旗鼓,壯大聲威,購置新艦,裝備先進的武器設備,實在也是有苦難言啊。

中國統治者,慈禧太后,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她老人家的60大壽,這可是比海軍國防更加重要的事情,克扣經費,如此的不作為,將個人享樂淩駕于國家建設和人民福祉之上,江山社稷就是一個笑話,這樣還不一敗塗地,就真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大家說說,如此的海軍力量,如此的士氣,統治階層如此的不計後果,這樣的國防能打贏嗎?

元氣大傷,南洋艦隊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戰爭中也深受重創,再加上,多年來,朝廷對於海軍經費的縮減,使得各個艦隊發展停滯不前,後期缺乏訓練,貪污嚴重,軍紀渙散,再加上軍備鬆弛,兵器缺乏,而至於廣東艦隊則是種類繁雜,船小力量弱,面對日本軍艦的大噸位,幾乎是螳臂當車。

四大艦隊並不是不想重整旗鼓,壯大聲威,購置新艦,裝備先進的武器設備,實在也是有苦難言啊。

中國統治者,慈禧太后,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她老人家的60大壽,這可是比海軍國防更加重要的事情,克扣經費,如此的不作為,將個人享樂淩駕于國家建設和人民福祉之上,江山社稷就是一個笑話,這樣還不一敗塗地,就真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大家說說,如此的海軍力量,如此的士氣,統治階層如此的不計後果,這樣的國防能打贏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